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炔基三苯胺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炔基三苯胺为富电子荧光物质,当缺电子硝基化合物与其发生作用时,将引起炔基三苯胺共轭程度和电荷分布的变化,导致荧光随之发生变化。用炔烃和卤化三苯胺为原料,采用sonogashira金属偶联反应,设计与合成了系列炔基取代三苯胺化合物。应用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分子结构、溶剂极性、硝基爆炸物的加入对炔基三苯胺溶液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NT浓度的增加,炔基三苯胺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在浓度为1×10-5mol·L-1的炔基三苯胺溶液中,加入浓度为2.5×10-4mol·L-1的TNT,发生明显的荧光猝灭效应;当TNT的浓度增至1×10-2mol·L-1时,炔基三苯胺荧光几乎完全消失。此外,不同的硝基化合物对炔基三苯胺的荧光猝灭能力不同,与硝基化合物分子的骨架结构以及取代情况有关。因此炔基三苯胺有望成为硝基爆炸物检测的敏感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求可作为爆炸物检测的敏感材料,应用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具有荧光特性的共轭小分子化合物2-(氯甲基)-4苯-基喹啉-3-甲酸乙酯(ECM PQ C)在微量硝基爆炸物存在下的荧光响应性,以及与不同浓度硝基爆炸物作用时的猝灭率。ECM PQ C与缺电子的硝基爆炸物TN T、H N S及HM X接触时,可发生电子转移使体系荧光猝灭,随着加入TN T溶液浓度的增大,ECM PQ C溶液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ECM PQ C有望作为爆炸物检测的敏感材料。通过氯仿、乙醇、丙酮溶剂对ECM PQ C荧光性质的研究表明,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ECM PQ C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显著红移,在乙醇溶液中,ECM PQ C与硝基爆炸物因发生能量转移而生成激基复合物,其荧光光谱在365~450 nm处出现新峰。  相似文献   

3.
美国正在进行多硝基笼状化合物的合成,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把硝基引入了七种碳氢笼状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经合成了12个含多达四个硝基的热安定的多硝基笼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以催化剂、高氯酸盐、硝酸盐和多硝基化合物为组分的复合氧化剂配方.采用质量分数分别为3.15%的催化剂、53.27%的高氯酸盐、36.32%的硝酸盐和7.26%的多硝基化合物配制成的复合氧化剂具有较大的响度.  相似文献   

5.
闫涛  刘玉存 《含能材料》2016,24(11):1030-1033
正取代基是影响唑类含能化合物熔点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甲基、氨基、硝基、氰基和叠氮基等取代基,它们之所以能够对化合物的熔点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取代基能使母体结构的π电子(或p电子)分布发生变化,即取代基共轭效应。分子极性、偶极距和氢键等都会受到取代基共轭效应的影响,所以化合物的密度、熔沸点等物化性质会相应发生变化,同时分子的对称性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偕二硝基基团有高密度和高氧含量的特点,是设计合成新型高能量密度含能化合物的重要结构单元之一.在氮杂环骨架中引入具有平面结构的偕二硝基阴离子利于形成共轭结构,从而有效提高含能化合物的密度、氧平衡以及爆轰性能.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对含肟类或活泼亚甲基前体进行硝化制备偕二硝含能盐的合成方法,发现采用N2O4或N2O5硝化方法普适性好,但存在产率较低,硝化中间体难以分离等不足,而混酸硝化方法通常具有较高的产率且反应条件温和,但构建含活泼亚甲基前体需要采用新的策略.同时对部分性能优良的偕二硝基含能盐的含能特性进行了讨论,希望本综述能为新型偕二硝基类高能钝感含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咪唑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主要介绍了咪唑类含能化合物1,4-二硝基咪唑、2,4-二硝基咪唑、4,5-二硝基咪唑、2,4,5-三硝基咪唑、叠氮咪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咪唑类含能化合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炸药合成的最近进展为高能多硝基碳环笼状化合物的出现。这类化合物以其高密度及高强力能吸引了炸药研究者,它们的能量可能比奥克托今高20—35%。目前已经把硝基引入了七种碳环笼状化合物;已合成了12个含多达4个硝基的热安  相似文献   

9.
利用三唑类、咪唑类化合物以及乙二胺与二硝基脲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二硝基脲含能离子盐,采用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这些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乙二胺与二硝基脲形成二价盐,其它几种化合物形成二硝基脲的一价盐.热分析结果显示,二硝基脲成盐有效提高了其热稳定性,从热重曲线可以看出,乙二胺二硝基脲...  相似文献   

10.
七、多硝基立体笼状化合物多硝基立体笼状化合物也是一大类可能出现高能炸药的合成目标。由于它们是一类新化合物以及它们在结构上的特殊性,所以另列一节。立体笼状化合物的特点是密度高并含有张力能,这两种特点都能对提高能量做出贡献。多硝基立体笼状化合物不仅具有高的能量密度,而且它们的起爆感度低。据计算这类化合物中的某些成员的爆轰输出比奥克托今高20%~35%。立体笼状化合物包括四面体烷、三棱柱烷、立方烷、一高立方烷、二高立方烷、二高五棱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由模糊聚类分析和Excel相结合的火炮射击精度分析方法。以某炮连9门火炮为研究对象,以其试验射击中的炸点偏差为样本指标,按照模糊聚类分析步骤,首先采用打分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标准处理,然后利用Excel工作表分别求出了样本数据的模糊相似矩阵和模糊等价矩阵,最后对这9门火炮进行了动态聚类。结果表明:射击精度较高的为2、4和9号炮,次之为5号和6号炮,再次之为1号和7号炮,较差的为3号炮和8号炮。这样就可以根据作战任务性质的不同,对火炮进行适当编组,提高其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熔体快淬后脆化粉碎的方法制备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磁粉,经模压成型制备出磁粉芯,研究粉体粒度对磁导率和品质因数Q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磁粉芯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粉体粒度对磁粉芯性能呈现规律性的影响,粉体粒度加大,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μe增加,Q值的峰值减小;理论模型的推导结果也证实粉体粒度与磁粉芯磁导率之间的关系;采用调整粉体粒度的方法,是制备不同使用性能要求磁粉芯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冷变形后微观组织和性能随低温退火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温退火后微观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位错组态由高密度位错缠结向位错胞、位错网格结构变化。450℃退火析出第二相,σ_(0.002)、σ_b、HV较变形态有明显提高,由此提出了1Cr18Ni9Ti钢在不同退火温度范围内的不同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合金熔炼、组织分析和拉伸试验,研究Mg-9Gd-Sm-0.5Zr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合金的组织由α-Mg基体、Mg5Gd和Mg41Sm5相组成,晶界上有许多颗粒状相和短棒状相,晶内分布少数尺度比较大的鱼骨状和块状析出相。与其它系镁合金不同的是,Mg-9Gd-Sm-0.5Zr合金抗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
用燃速测试法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法研究了含1,4,5,8-四硝基-1,4,5,8-四氮杂萘烷(TNAD)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烧性能和热行为。结果表明,用等质量的TNAD替代黑索今(RDX),在9~22 MPa范围内推进剂燃速均明显增加,且增幅均大于9%,在9~15 MPa,燃速平均提高约3 mm·s-1。燃速压强指数在9~15 MPa从0.26降至0.18,但在17~22 MPa范围内,燃速压强指数从0.10略有升高,为0.14。PDSC分析认为,双基组分(硝化棉NC/硝化甘油NG)与TNAD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使二者分解速率加快,放热量增加,利于提高推进剂燃速。  相似文献   

16.
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硝酸为抑制剂、载玻片为基底在常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讨论了不同添加剂、水及无水乙醇的用量对制备TiO2薄膜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纳米TiO2薄膜的配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纳米TiO2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TiO2薄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粒径为9 nm,晶型为锐钛型;TiO2薄膜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半导体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不同形貌、不同大小的纳米ZnO粉体,以偶氮染料甲基橙(MO,Methyl Orange)作为光催化试验研究的对象,考察不同ZnO粉体、溶液的不同pH值、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和ZnO粉体投加量等因素对光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种ZnO粉体的光催化性能都很强,纳米ZnO粉体适用于染料废水的光催化氧化;四种样品对MO溶液的脱色率的顺序为,锤状(20 nm)>椭球状(20 nm)>锤状(50 nm~100 nm)>棒状(直径10 nm,长径比10~30);溶液在酸性和pH>9的碱性环境中都较容易降解,pH在9左右是ZnO的等电点,对溶液的脱色率最低;试验确定甲基橙的最佳初始质量浓度为15 mg/L,每升甲基橙溶液最佳ZnO粉体的投加量为1 g。  相似文献   

18.
在测定CO2-乙醇系统膨胀度和气液平衡计算的基础上,以乙醇为溶剂测试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抗溶剂法(gas anti-solvent,GAS)重结晶高氯酸铵(AP)过程中压力、温度、溶液初始浓度及升压速率、静置时间等对产品晶粒大小、晶形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GAS细化过程中,AP颗粒的平均粒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5℃时,平均粒度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在31℃和40℃时,影响趋势相反。升压速率越大,越易得到粒度均匀的小颗粒AP。终点压力越大,平均粒度越小,但终点压力大于9MPa后,影响不再明显。终点压力为6MPa时,静置时间延长,粒度明显增大,且分布较宽;但终点压力达到9MPa时,粒度变化变小,晶形略有改变。综合分析表明,升压操作引起的液相湍动强度和溶剂本身的物化性质是影响样品粒径、晶型的关键性因素。最后,在温度25℃,终点压力9MPa,升压速率35kg.h-1,初始浓度1.0g.(100mL)-1时,得到60nm多面体形状的AP微细颗粒,其边缘不规则,晶体有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19.
9-乙炔基-9-羟基蒽酮结构和荧光性能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和单激发组态(CIS)方法计算了9-乙炔基-9-羟基蒽酮(EHAO)的激发能(3.4 eV)和发射能(2.7 eV).通过前线轨道分析,描述了CH3OH和TNT对9-乙炔基-9-羟基蒽酮荧光光谱的不同影响机理.结果表明,CH3OH与9-乙炔基-9-羟基蒽酮作用后,第一激发态跃迁仍然是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化学反应法,以Al2O3、SiO2及ZnO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金属铝粉末,在Q235钢上制备Al2O3基陶瓷涂层,研究Al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和磨损形貌进行分析,并对涂层热震性、致密性、耐磨性及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600℃固化后,涂层中有MgAl2O4、AlPO4、MgO.SiO2等新相产生。当Al添加量为9%时,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和致密性最好,热震次数可达50次以上。当Al含量为3%时,涂层表现出最为优异的耐磨损性能,耐磨性比基体大为提高。在酸、碱、盐溶液中,涂层的耐蚀性比基体大为提高,并且当Al添加量分别为9%、1%、3%时的涂层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