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生豆奶粉蛋白增溶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市售速溶豆粉(含豆奶粉)主要是8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与设备或仿造国外设备生产,在含糖50%~60%的条件下,难以提高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所以我国速溶豆粉(含豆奶粉)国家行业标准(QB2075-95)规定蔗糖含量为55%~60%,蛋白质含量为15%~18%。按国家行业标准规定,速溶豆粉用作“学生豆奶粉”,蛋白含量指标明显偏低。 阻碍速溶豆粉蛋白质提取率的关键因素是大豆子叶中的非水溶性蛋白残留于豆渣之中,豆渣中约有20%~30%的蛋白质未被提取。无论是传统加工制品还是新技术加工制品,都在技术…  相似文献   

2.
杨静 《中国食品》2021,(5):102-102
速溶豆粉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豆制品,主要是由大豆经过一系列技术加工而成。速溶豆粉食用简单,携带方便,并且不含胆固醇,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本文主要介绍速溶豆粉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旨在帮助大家更加全面的了解速溶豆粉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采用不同配比复合酶对淀粉进行酶解处理。借助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微孔淀粉吸附性的影响。试验得出:复合酶处理淀粉后,在木薯淀粉表面形成微孔,且木薯微孔淀粉的比表面积大于木薯淀粉的比表面积。当复合酶中的α-淀粉酶与糖化酶比例为1∶5时,复配效果最佳。该条件下的最优化工艺为:复合酶用量1.0%、反应温度50℃、pH值5.5、反应时间16h。  相似文献   

4.
研究速溶豆粉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以大豆为原料对速溶豆粉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速溶豆粉溶解度和出粉率为指标,对进料浓度、雾化转速、进风温度和进料流量4个因素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速溶豆粉喷雾干燥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进料浓度16%、雾化转速300 r/s、进风温度180℃、进料流量1.2 L/h,在此条件下溶解度为87.33%,出粉率为47.42%。此条件下喷雾干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木薯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用双酶协同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表明,双酶协同水解处理木薯淀粉后形成微孔,且木薯微孔淀粉的比表面积远远大于木薯淀粉的比表面积。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热稳定性降低,结晶部分所占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水平的要求也逐渐增高。速溶豆粉是由营养含量较高的大豆通过深加工制作而成的,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植物蛋白食品,是人们日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营养食品,特别是早餐。速溶豆粉的食用简单易操作,用热水冲调后即可饮用,且便于携带。所以,现阶段的速溶豆粉生产中,对于它的加工工艺及技术的要求也逐渐被重视,只有良好的速溶技术和工艺才能保证优质的速溶豆粉,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营养价值。本文根据我国目前大豆在速溶豆粉中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盐酸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研究盐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研究(BET)、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微孔淀粉的结构。结果表明:盐酸处理木薯淀粉后形成微孔,且木薯微孔淀粉的比表面积远远大于木薯淀粉的比表面积。盐酸水解木薯淀粉的最优化工艺为:4.0%HC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为8h。  相似文献   

8.
张煜  孙波  接伟光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260-263,267
利用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将其用于豆粉的加工中制成乳酸菌豆粉。以喷雾干燥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豆粉的菌体存活量、含水量、蛋白质分散系数及溶解性为指标,对喷雾干燥过程中的进出口温度、物料浓度及乳酸菌微孔淀粉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的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80℃,浆料固形物含量为15%,乳酸菌微孔淀粉添加量4%。活性乳酸菌豆粉中乳酸菌存活量达到7.76×107cfu/mL,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扫描电镜图片显示,添加微孔淀粉后豆粉的微观结果无太大变化且乳酸菌被包埋在豆粉颗粒及微孔淀粉孔洞内部。  相似文献   

9.
半干法全脂速溶豆粉的加工孟广明哈尔滨市亚泰轻工食品设备厂全脂速溶豆粉是以天然纯大豆为原料,经过科学合理的加工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处理生产的豆类系列产品之一,其最大的优点是不含胆固醇,不含乳糖,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适于“乳糖不耐症”患者。目前,国外主要...  相似文献   

10.
葛根淀粉颗粒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葛根淀粉颗粒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淀粉颗粒的大小、形貌、X—射线衍射图谱、α—淀粉酶的酶水解作用方式等,并与玉米淀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葛根淀粉平均粒度为24.08μm,小于玉米淀粉的38.97μm;葛根淀粉和玉米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接近颗粒中心,但葛根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不明显;葛根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为C型,玉米淀粉为A型,而两者的结晶度分别为18%和37%;葛根淀粉和玉米淀粉对α—淀粉酶的作用极为敏感,但在酶解方式上,葛根淀粉是在淀粉粒表面形成许多微孔并经脐心进入淀粉粒内部,而玉米淀粉则是被层层水解,在淀粉粒表面形成很少的微孔。  相似文献   

11.
利用响应面法对家用豆浆机主要制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确定家用豆浆机的最佳制浆工艺参数。选黄豆为原料,在豆浆机湿豆制浆模式下,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考察浸泡时间、浸泡温度、豆水比等因素对制浆过程中吸水率、出浆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选取不同浸泡时间、浸泡温度、豆水比等3因素3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豆浆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多项式回归预测模型,确定了家用豆浆机的最佳制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家用豆浆机最佳制浆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2 h、浸泡温度25℃,豆水比1:9 g/mL,在此条件下制得豆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测定值为14.36%,与响应面预测值14.52%一致。优化后家用豆浆机制浆工艺条件合理、可行,能明显提高豆浆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后续家用豆浆机所制豆浆品质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染料木素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9.28%、提取温度78.94℃、乙醇用量为20.85:1、提取2次、每次2h,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理论含量可达12.03μg/g。  相似文献   

13.
水媒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水为主要溶媒,提取脱脂大豆粉中的大豆异黄酮。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RSM)对影响大豆异黄酮提取的内在关键因素pH,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最佳水平范围做了研究与探讨,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自变量分别为pH 8.74,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70℃时,脱脂大豆粉中异黄酮提取率可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豆粕粉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豆粕粉为研究对象,用稳定系数作为衡量微胶囊包埋效果的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乳化剂的添加量、稳定剂的添加量、均质压力为自变量,稳定系数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对以上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稳定剂为β-环糊精,喷雾干燥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0、100℃的条件下,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为24 mg/m L,β-环糊精添加量为16 mg/m L,乳化均质压力55 MPa,此时稳定系数可达95.53%。制得的豆粕粉微胶囊有较好的溶解度,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生浆法生产豆腐的最优参数,该试验基于豆清发酵液点浆凝固大豆蛋白形成凝胶制作豆腐原理,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案,研究豆水比、煮浆温度、煮浆时间和豆清发酵液添加量对豆腐品质特性(得率、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和保水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豆腐得率和蛋白质含量为响应值设置响应面试验,进行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对生浆法制作豆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生浆法中不同豆水比、煮浆温度、煮浆时间和豆清发酵液添加量下豆腐品质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最佳工艺参数为:豆水比1:4(kg:kg),煮浆时间6.0 min,煮浆温度为105 ℃,豆清发酵液添加量26.50%。在此工艺参数下制作豆腐的得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4.09 g/100 g、8.68%,比未优化加工工艺制作的豆腐得率提高33.15 g/100 g,蛋白质含量提高3.29%,表明优化后生浆法工艺条件具有可行性,可制作出高产率、高蛋白的豆腐。  相似文献   

16.
大豆组织蛋白食品具有较好的营养和吸收效果。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食盐、白砂糖和白醋添加量对一种添加蛋白肽的组织蛋白即食膨化食品风味以及质构的影响,并对配方进行了优化。经优化调整后,确定最优配方为食盐添加量5.7%,白砂糖添加量6.7%,白醋添加量3.0%,此条件下产品感官品质最佳,感官评分为86分,适合佐餐食用。所得制品的弹性、咀嚼性、内聚性、胶黏性和硬度分别为:4.47 mm、4.88 mJ、0.78%、1.12 N、1.25 N。  相似文献   

17.
为寻求以豆粕为主要基质产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不同接种量、油脂添加量、发酵时间为自变量,共轭亚油酸产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并做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拟合性好,发酵最优条件为:接种量3.2%,油脂添加量1.93 g·(50 g豆粕)-1,初始pH6.0,在37℃发酵80 h.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中共轭亚油酸产量可达700.32 μg/g.这为生物发酵法生产共轭亚油酸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结构与表面疏水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与表面疏水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在酰胺Ⅰ带位置中各个特征峰相互叠加,采用Gauss峰型进行拟合、解析,判断其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的相对含量,对其含量与表面疏水性数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结构与表面疏水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表面疏水性与α-螺旋含量呈负相关(r=-0.945,P=0.004),与β-折叠(r=0.904,P=0.013)及无规则卷曲(r=0.866,P=0.026)的含量呈正相关,与β-转角线性关系不明显(r=-0.698,P=0.123)。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豆清饮料的发酵工艺。方法以豆清液为主要原料,鼠李糖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克鲁维酵母按1:1:1(V:V:V)接种到豆清液中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初始pH、微生物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豆清饮料品质的影响。并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豆清饮料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适的发酵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pH6.0、接种量5%(V:V)、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22 h,此时感官评分是93.9分。结论产品澄清透明,有淡淡的酒香,有刹口感,回味酸甜。该研究可为豆清液的综合利用以及新型功能性饮料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面粉、豆纤维粉、橙皮糖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豆纤维粉添加量、橙皮糖添加量、糖油质量比(黄油与糖粉的比值)对豆纤维橙味曲奇饼干的感官评分和硬度的影响。按Box-Behnken法设计试验方案,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多元二次非线性回归方程,以感官评分为指标,优化豆纤维橙味曲奇饼干配方,确定豆纤维粉添加量、橙皮糖添加量、糖油质量比。结果表明,豆纤维橙味曲奇饼干的最佳添加量为:豆纤维粉添加量为26%(以面粉与豆纤维粉的总量为基准)、橙皮糖添加量为16%、糖油质量比为2:1。在此条件下的曲奇饼干色泽均匀,硬度、甜度适中,并具有橙皮特有的清香以及豆纤维食品的独特口感,其感官评分为(87.3±1.1)分,与预测值87.7分接近,偏差为0.4%,说明该模型下确定的产品配方对实际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