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酿酒机械厂(简称川酿机)是为发展我国酿酒工业,于一九七五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制造酿酒设备的专业厂,厂址设在成都附近的资阳县。四川酿酒机械厂主要为酿酒厂、糖厂、食品厂提供酒精生产成套设备、白酒生产设备以及有关的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2.
前言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又是第一个实行酒类专卖的国家,从甲骨文时代起,古笈(包括经、史、子、集、诗词、民谣、笔记等等)中关于酿酒的记载非常之多。从这些古典著作,可以知道历代统治阶级对于酿酒的重视,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对于酒的爱好,以及酿酒和饮酒的风俗习惯。这些古笈是我国酿酒史的宝贵遗产,可惜的是,有些已经失传,如汉代的“氾胜之书”,唐代的“焦革酒经”。但从秦汉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遗留下来的酿酒古籍,还是不计其数,世界闻名的如: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第66号公告,公告批准设立"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透露,"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旨在贯彻《国家科学奖励条例》,奖励在我国酿酒行业生产技术、设计装备、信息化管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研成果推广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从而  相似文献   

4.
事件·新闻     
《新食品》2012,(10):34-34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召开 4月25日上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召开,知名酿酒企业悉数到场。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安宁处长,正式宣布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更名为中国酒业协会。  相似文献   

5.
傅金泉 《酿酒科技》2010,(8):98-101,104
回顾了我国酿酒用水的历史记载,对绍兴酒、茅台酒、汾酒、西凤酒酿酒用水水质分析进行了总结综述。对我国酿酒行业生产用水研究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壮大,对酿酒葡萄规模化、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酿酒葡萄栽培降本提质是提高国产葡萄酒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君顶酒庄有限公司酿酒葡萄园全年核心管理项目和标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酿酒葡萄园全年管理用工量及人工费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酿酒葡萄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刊今年第4期发表了李大和同志的《酿酒歌》 ,引起读者关注 ,来信、来电质询 ,现作说明如下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了陈立新同志的《酿酒歌》 ,该《酿酒歌》对浓香型曲酒的生产工艺做了精辟的总结 ,有独到见解 ,值得一读。李大和同志对从制曲原料到产酒的整个生产过程做了总结 ,以七言诗方式写出《酿酒歌》 ,并以“酒字”表现出来 ,别具一格。其中引用了陈立新同志《酿酒歌》中的部分诗句 ,李大和同志特致电本刊编辑部向陈立新同志表示感谢。李大和同志《酿酒歌》因表现形式不同(见本刊第4期封面) ,未加注引用符号 ,特向陈立新同志致歉。…  相似文献   

8.
中国黄酒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酒酿造的起源,也就是我国酿酒起源的问题。早在50、60年代,学术界就曾对此问题发表过一些文章:如袁翰青的《酿酒在我国起源和发展》;方心芳的《我国曲蘖酿酒起源与发展》等。这些文章对研究我国酿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酒精生产中,酿酒活性干酵母被广泛的应用着,不仅促进了我国酿酒工业技术的进步,还极大的推进着我国酒精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此,文章从酿酒活性干酵母的使用方法出发,对酒精生产中酿酒活性干酵母的作用进行分析,以进一步的提高酒精生产工艺,促进酿酒活性干酵母中酵母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古今论酒曲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用曲酿酒是中国酒酿造的特色。从天然曲蘖发展到人工曲蘖酿酒不晚于商朝,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日本科学家赞美中国酒曲可与中国四大发明相媲美。我国酒曲的发明,古书《尚书》曰:“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我国已故的著名微生物学家方心芳先生认为,曲蘖很有可能是一种粮食发霉与发芽的混合体,后来人们才区别发芽的粮食叫蘖,发霉的粮食叫曲。我国自古用曲酿酒技术,它是以粮食酿酒为主,是世界上东西酿造技术的分水岭,是世界上最早对微生物应用的重大贡献。用曲酿酒,其酒曲中含有多种酿酒微生物,进行糖化与发酵作用的酿酒工艺,其酒有独有风格。粮食原料制曲,制法简单、储存和使用方法方便。酒曲也是我国酿酒菌种重要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酒曲的起源与发展史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用曲酿酒是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这一独特的酿酒技术与西方国家用麦芽、酵母酿酒技术相比要复杂得多,是东方与西方酒文化分水岭,是世界酿酒史上的光辉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12.
赵清溢  陈成  李靖宇 《酿酒》1999,(5):37-37
白酒是世界上六大蒸馏酒之一,是我国的国酒,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酒文化在五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经过几十代酿酒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酿酒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进年来的生料液态酿酒在传统法酿酒技术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为完善现代酿酒技术体系,提升酿酒效率、白酒品质,还应将传统酿造理念融入酿酒体系中,促进现代酿酒工艺的不断改善。因此,本文结合白酒酿造经典理念的相关概念,对现代酿酒技术中渗透白酒酿造理念的必要性展开分析,论述了白酒酿造经典理念在现代酿酒技术中的实用功能、具体应用,借此通过传统酿酒工艺、现代酿酒技术的相互渗透,促进我国白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酿酒》2021,48(5)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大量关于酿酒起源的研究。在史前文化时期的遗址遗存中,出土了大量与酒有关的实物佐证,这些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有力佐证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时至今日,有大量的证据表明,酒最初起源于大自然的创造,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人类逐渐掌握了酿酒的方法和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酿酒业态,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古代规模化酿酒兴起的时期、条件等研究相对缺乏。从农业、手工业、酿酒关键技术发展等角度,浅析我国史前文化时期规模化酿酒兴起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最近,轻工业部高级工程师、酒类专家、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朱梅,对记者谈了我国酒的出口问题。朱梅是1931年留法学酿酒专业较早的中国留学生。解放前在驰名中外的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烟台啤酒厂、青岛啤酒厂负责酿酒技术,解放后又在中国专卖总公司、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主管我国酒的生产,他从事酒的工作和研究已有五十年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们尊敬地称呼这位酿酒老前辈为“朱工”。朱工虽已年愈古稀,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想为中国酒的事业发出最后的光和热时,不幸患了  相似文献   

16.
谢文逸 《酿酒科技》2012,(3):96-102
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酿酒生产实践中,把我国古代流行的古朴的"气论"和"阴阳学说"应用在我国古代酿酒理论上,用以解释原料变酒的现象,进而形成了我国古代古朴的酿酒理论。直到近代,由于西方现代科学微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发现了酵母才是真正的酿酒师,从而产生出了现代的科学酿酒理论。加上近代以来西方现代科学的传入和我国科学的发展及其广大酿酒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酿酒研究和生产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酿酒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对于该专业的学习要重视专业知识与动手实践的结合,只有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操作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酿酒专业人员,才能更好的为我国酿酒工程的发展贡献力量。酿酒工程涉及到的专业十分广泛,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完善酿酒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需根据我国的行业需求,建立学校学  相似文献   

18.
《酿酒》2006,33(6):6-6
近日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获悉,为适应我国酿酒工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人事部即将与协会为我国酿酒行业推出酿酒师职称。据介绍,与此前进行的职业技能鉴定而进行的酿造工、品酒师的工作性质、职责不同,酿酒师的工作体现在酿酒的核心技术层面,其能力对产品个性的形成以及产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即将推出的酿酒师职称将与工程师一样,进行严格的评定与申报,酿酒师职称分为酿酒师和高级酿酒师两种,要取得酿酒师的条件首先要具有品酒师资格。国际上对经过专业学习、从事酿酒生产、具有较高酿酒技术的人,由行业协会授予酿酒师的称号。随…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碳浸渍法及其在红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概述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增加,近年来,我国的葡萄酿酒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象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传统葡萄酒酿酒国家的酿酒技术和工艺得以传入我国,而且象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新兴的葡萄酒国家的酿酒技术也引入我国。二氧化碳浸渍法酿造红葡萄酒技术就是由法国人发明的一项很有特色的酿酒技术,以下本人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该方法酿酒的特点作一下简单的介绍。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 (OIV)1996年英法双语版《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实用工艺法规》中的定义,二氧化碳浸渍法…  相似文献   

20.
江西吉安民间酿酒工艺保留着中国古代酿酒传统工艺的特征,挖掘与整理这些工艺、技术、文化,对丰富我国传统工艺科技史的研究内容和对现代酿酒工艺的借鉴与改进,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