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洋淀蒸发渗漏与补水量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蓄水资源不足,多次出现干淀.1988年之后为保白洋淀不干淀,各级政府共组织15次白洋淀补水工作.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对白洋淀蒸发、渗漏与补水量进行测算和预测.概述了蒸发、渗漏与补水量计算方法,对指导补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洋淀多年来由于干旱少雨,水位一直维持在干淀水位附近。通过不断引水补淀,白洋淀至今没有出现干涸。白洋淀流域内自然条件改变和人类活动,对白洋淀干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干淀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引岳济淀对白洋淀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华  吕丹彤 《海河水利》2005,(2):24-25,27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对调节区域气候、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连年干旱,白洋淀面临干淀的危险。引岳济淀生态应急补水工程,不但解决了干淀危机,同时改善了淀区水质,使生态环境得到部分恢复。以实际监测资料为依据,分别对引岳前后白洋淀水质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了引岳济淀对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并提出白洋淀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浅湖型湿地。几十年来,由于水源不足,白洋淀干淀现象多次发生。为维系白洋淀脆弱的生态环境,河北省在1997~2003年,先后从上游的西大洋、王快、安各庄水库13次向白洋淀补水,入淀水量5.2亿m3。2004年在本河系无水可引的情况下,组织实施了跨河系补水——引岳济淀,入淀水量1.6亿m3。2006年以后,又先后5次实施引黄补淀应急调水,入淀水量5.08亿m3,为缓解白洋淀水生态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1.引水线路引黄补淀线路从山东聊城黄河位  相似文献   

5.
引黄济淀生态调水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由于降雨偏少,2006年白洋淀再次面临干淀的危险.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调水工程不但解决了干淀危机,同时改善了调水沿线的生态环境.对引黄济淀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洋淀入淀水量逐年减少,造成多次干淀现象。水利部和河北省先后组织多次本流域调水和外流域调水,以缓解白洋淀供水不足的问题。通过对白洋淀供水水源与耗水量分析,为保护和恢复白洋淀生态环境,跨流域调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通水后,将能实现引江水补淀,从根本上解决白洋淀生态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华北明珠"白洋淀上游地区河道下泄水量减少,干淀现象时有发生。其中1983-1988年连续5年干淀,1988年大清河流域降水较多,白洋淀重获生机,后又面临几次干淀威胁,为此,1992-2002年先后11次实施本流域调水补淀,才保淀未干涸。近年,大清河流域再遇连续枯水年,大清河流域降水少,王快等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本流域补水济淀已不现实。因此,寻找  相似文献   

8.
受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影响,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逐步退化。近年来,虽凭借应急调水,多次避免了干淀危机,但长期的资源性缺水,使淀区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实施,为解决白洋淀生态缺水问题带来了机遇。通过在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与水资源调度原则的基础上,对利用南水北调水补充白洋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江水补淀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我省自1997年以来持续干旱。如何确保华北明珠白洋淀不干淀,是摆在水利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几年来,通过科学实施流域内补水和跨流域调水,保证了连年干旱白洋淀不干淀,使白洋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较好发挥,收效良好。1.白洋淀简介白洋淀位于大清河水系中游,系缓  相似文献   

10.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由于降雨偏少,2006年白洋淀再次面临干淀的危险。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调水工程不但缓解了干淀危机,同时改善了淀区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调研初步分析引黄济淀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由于连年干旱,白洋淀流域水源严重匮乏,入淀水量逐年减少。1983~1987年连续5年淀干,1988年重新蓄上水,使沉睡了5年的白洋淀又有了生机,但1992年以来又面临着再次干淀的危机。水是白洋淀兴废的主要因素,有水则兴,无水则废,能否给淀补水,是白洋淀生存兴衰的决定因素。笔者根据1993年汛期雨情、水情和水库蓄水情况,结合淀内水位变化,对白洋淀补水水量做了初步分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但愿各方一致努力,抓住机遇补水,尽量避免再次干淀。  相似文献   

12.
李上达  寇建林 《河北水利》2007,(7):36-36,47
1.概述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以东45km,安新县城附近,总面积366km2.四周主要以堤为界,南至千里堤,北至新安北堤,东至清河口,西至四门堤.淀底高程一般在5.5~6.5 m(大沽高程,下同)之间,纵横沟壕将全淀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淀泊143个,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淀99个.白洋淀内有纯水村39个、约10万人,有半水村89个、约12万人.白洋淀曾是水丰苇绿、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有"华北明珠"之美誉.近年由于华北地区连年干旱,白洋淀已多次干淀,还创下了1983~1988连续5年干淀的罕见记录.由于污染加剧,白洋淀水质逐步恶化,水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相似文献   

13.
1.白洋淀周边小型闸涵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机构现状 经历了1983~1988年上半年持续干淀之后.1988年下半年白洋淀重新蓄水.为保证不干淀.1989年河北省政府成立了省白洋淀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称省领导小组).加强白洋淀的各项管理工作。将淀周边30座小型闸涵收归省属.建立了三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白洋淀干淀原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白洋淀干淀的原因及其影响,建议采取统一管理水库、淀泊;加大工农业节水力度;设立白洋淀补水专项资金等措施,让白洋淀这颗“华北明珠“永放异彩。  相似文献   

15.
王磊  刘增富 《河北水利》2009,(3):25-25,27
水利部、河北省于2006~2007年度和2008年度两次实施了“引黄补淀”应急调水工程。两次引黄补淀历时分别102d和148d,为白洋淀补水1.001亿m^3和1.57亿m^3。1.补淀线路和重点调控工程“引黄补淀”应急生态调水线路为山东、河北两段。河北段引水线路总长291.56km,沿线有多座节制性工程,保障补淀成功的关键性工程是徐沙闸和田村闸。  相似文献   

16.
浅谈白洋淀汛后蓄水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蓄水资源天然不足,入淀径流年际变化大,多次出现干淀。根据淀内水生生物的需求、淀边工农业用水的需求及淀周边工程现状等因素综合考虑,白洋淀的汛后蓄水位以8.9-9.0m为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根据淀内水生生物的需求并考虑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白洋淀的汛后蓄水位以8.6-8.7m为宜。  相似文献   

17.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洋淀作为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锐减,随着最近几十年连续出现干淀现象及大量污水进入白洋淀,白洋淀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05年,河北省启动一项历时10年、总投资达80亿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计划,以恢复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文章从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的角度来分析白洋淀的现状并提出治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白洋淀湿地水文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白洋淀湿地1956~2000年的降雨、蒸发、入淀水量、出淀水量和水位数据,研究了降雨与蒸发的变化规律、入淀水量与流域降雨量的关系、水位变化趋势等,分析了白洋淀湿地的水文变化情势,阐明了湿地水资源退化的内因是上游入淀径流减少,提出为了维持湿地的生态平衡,缓解干淀危机,必须进行人工调水。  相似文献   

19.
郭杰 《河北水利》2011,(11):29-29
“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在河北平原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83年到1988年.白洋淀曾连续5年干淀。使淀内水生态系统遭受了毁灭性破坏。近10年来.全省降雨量也持续偏少.致使太行山区、白洋淀上游的大中型水库蓄水不足.白洋淀补水无源。实施多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一引黄补淀工程解决了白洋淀...  相似文献   

20.
刘国强  张英骏  冯书仓  史洪飞 《河北水利》2011,(11):39+44-39,44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承接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九河来水.是海河流域重要的蓄滞洪区。进入21世纪后.白洋淀长期干淀.旅游业和淀内人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000~2003年,河北省政府组织从上游安各庄水库、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为白洋淀先后补水10次.入淀水量合计达4.088亿m3.2004年春.从南运河水系的岳城水库为白洋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