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4,(11)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高速公路新建项目中长大公路隧道不断增多,隧道工程建设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也越来越多,通风模式也开始由以往单一的依靠自然通风、射流通风等传统模式逐步向自然通风、射流通风、轴流通风共用的综合通风方向发展,轴流通风开始逐步成为长大公路隧道通风的主要通风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根据轴流风机在高速公路长大、特长隧道中的实际应用,阐述轴流通风模式及轴流风机对于长大、特长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的重要意义及在实际应用中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广州某220kV长距离电力隧道通风系统设计,从设计方案、负荷计算、运行模式等方面对长距离电力隧道通风设计进行论述,并针对电力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隧道不同通风方式特点及确定原则,并利用流体力学射流理论,分析了射流通风的流动模式,给出了纵向式全射流通风工程设计实用计算公式。最后结合设计实例就隧道通风设计谈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4.
以某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UTLT)为例,结合我国隧道通风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该种隧道形式多进口多出口的具体特点,对UTLT这种隧道形式采取分段考虑的方法,并选取不同的行车速度,不同的车型比例和不同的预测交通量3个变量,研究3个变量对隧道需风量计算的影响。进而对该UTLT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的方式下的压力模式进行计算,并对射流风机进行选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力隧道敷设大截面高压电缆输送电力是城市发展的趋势,电力隧道是电网的重要设施,隧道内的通风设计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介绍了电力电缆隧道工程通风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机械通风方案、通风口设计、通风量的确定、通风工作井的布置等.以广州某地下电缆隧道工程的通风设计为实例,进一步探讨电缆隧道隧道通风设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通风系统对保障公路隧道内有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行车环境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文章介绍了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发展概况、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组成及我国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规范,阐述了国内外公路隧道常用的自然通风方式、纵向通风方式、横向式通风方式、半横向式通风方式、混合式通风方式及其特点,对公路隧道的通风控制方法(包括直接控制法、间接控制法、程序控制法、组合控制法和基于模糊控制的现代控制方法)和通风节能方案、节能控制方式、节能计算以及通风设备的选型和布置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公路隧道通风系统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节能化。  相似文献   

7.
长大公路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琛 《山西建筑》2009,35(11):317-318
针对国内公路长大隧道施工中施工通风的必要性,结合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通风,对施工通风的风量、风压计算及改善隧道施工通风的技术途径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且在隧道现场施工通风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特长铁路隧道通风系统运营费用,优化防灾通风方案,本文根据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理论,分析了隧道防灾通风气流组织情况,计算了隧道火灾引起的附加阻力,采用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程序MVNS2.0对某隧道进、出口及斜井射流风机在不同组合模式下的防灾通风进行了风网解算。结果表明,利用风网解算软件对特长铁路隧道通风系统进行多方案分析,可以提高通风系统计算效率,合理确定风机组合方式,减少通风系统装机功率。  相似文献   

9.
双层道路隧道与一般单管单层的道路隧道相比,通风系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介绍了双层隧道通风设计的基本情况,并具体介绍了上海复兴东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外滩隧道及军工路隧道等4条双层隧道通风设计的典型实例。最后归纳了双层道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原长大隧道需要设置辅助施工坑道时,由于其特殊的高原环境及曲折的通风线路,大幅折减了通风设备功率,从而给施工通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成兰铁路松潘隧道工程,通过理论研究与施工现场相结合,探讨分析了高原铁路隧道斜井施工常规压入式通风技术与抽排式竖井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模式和效果,总结出了该种通风模式的优越性、经济性,提高了隧道施工作业环境,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长沙地区中庭自然通风建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地调查了长沙3处中庭建筑,并根据风压与热压原理,对其实际通风与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长沙等北亚热带城市,只要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正确运用控制策略,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通风。  相似文献   

12.
首先解释了自然通风和强化室内通风。接着介绍了强化室内通风的主要结构形式,包括太阳能强化室内通风(太阳能通风墙、太阳能烟囱、太阳墙、太阳能通风屋顶、太阳能蓄能通风)、多元通风和通过改良设计强化室内通风,并对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最后指出目前强化室内通风在研究应用的一些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eat transfer during night-time ventil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ight-time ventilation is seen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energy efficient cooling of buildings. However, uncertainties in the prediction of thermal comfort restrain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from applying this technique. One parameter essentially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night-time ventilation is the heat transfer at the internal room surfaces. Increased convection is expected due to high air flow rat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cold air jet flowing along the ceiling, but the magnitude of these effects is hard to predi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ability, heat transfer during night-time ventilation in case of mixing and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a full scale test room.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low air flow rates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is more efficient than mixing ventilation. For higher air flow rates the air jet flowing along the ceil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mixing ventilation becomes more efficient. A design chart to estimate the performance of night-time cooling during an early stage of building design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城市隧道自然通风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是隧道总体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通风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到通风卫生效果、设备投入、运营成本等因素.某城市隧道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在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同时,可以削减隧道建设运营成本.文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评估了三种机械通风方式,重点对比分析了自然通风和全射流纵向通风经济性能,最后得出采用自然通风总投资可以节约30%左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为公路隧道通风工程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介绍了安慧变电站的通风系统设计,对各个电气设备间的排热通风和事故通风系统以及通风控制做了细致描述。介绍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火灾后的排烟系统设计提出自己的观点。该变电站已安全运行两年多,并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重大事件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王新宇  柴永艳 《山西建筑》2011,37(8):124-125
介绍了工业厂房通风的主要形式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并对三种通风形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工业厂房通风的设计,必须结合实际进行综合考虑,正确选择通风方式,达到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公共建筑在过渡季节采用通风可带来可观的节能效果。过渡季节通风量难以计算导致工程设计无法有效应用该项技术。在现有公共建筑通风节能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报批稿)提供的室内设计负荷指标,提出了重庆市公共建筑通风季节设计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并针对重庆市典型建筑给出了通风季节设计通风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董美宁  刘怡 《重庆建筑》2009,8(6):10-12
建筑的通风问题是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妥善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通过对阆中古城传统建筑典型通风模式的归纳分析.总结出该地区几种典型自然通风模式的通风特点;并进一步指出合理组织自然通风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国惠 《山西建筑》2004,30(19):129-130
介绍了无风管诱导型通风系统的组成、原理及优点,对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和防排烟设计进行了阐述,指出采用无风管诱导型通风系统,综合效益和通风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付维纲 《建筑科学》2012,28(8):83-88
本文将通风模型与热力模型相结合,运用CFD软件Airpak和多区域网络法模拟工具ContamW对昆明南站高架候车层进行了自然通风优化设计,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自然通风效果,获得了较优的自然通风方案。同时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T对昆明南站自然通风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客站自然通风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