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电力信息化》2010,(7):69-69
近日,华东电网调度通信中心调度业务作业平台(一期)投入试运行。调度业务作业平台的建设,是迎峰度夏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调度中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以调度核心业务流程为主线,以作业为核心,通过对调度核心作业显性和隐性的能力和需求分析,建立和规范作业标准,以信息化手段辅助相关人员进行决策,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绿色电网的概念一经提出,给未来电网向可靠、高效、清洁方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通信技术是实现绿色电网信息业务双向互动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根据绿色电网的发展需求,智能通信网的构建应采用适合电力系统通信特殊性需求的通信方式,以实现不同电力系统业务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换。文章主要分析了绿色电网的发展给通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不同的通信技术应用于绿色电网业务传输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望了未来智能通信网的架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OTN+PT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将转向大颗粒IP业务,业务传输所需的带宽将迅速增长。针对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对光通信网络的新要求,提出在电力通信系统中采用OTN、PTN技术的必要性。文章介绍了当前电力通信传输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OTN和PTN技术相结合的组网模式更适应电力系统通信业务IP化的需求。结合目前电力光纤通信网现状,论述了OTN和PT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以卫星通信为传输平台、以IP通信为基础的电力机动应急通信系统中,传统的程控语音通信已无法满足应用.而电话软交换技术将语音、视频及数据等多种业务进行融合,不但满足IP通信传输的要求,还可以通过与无线对讲系统的集成,使机动应急语音通信具备IP可达和无线化.为电力机动应急通信提供了多手段通信互连、具备通信互操作性和应用的指挥平台,提高了应急指挥效率.  相似文献   

5.
集成通信是建设智能电网最为基础的技术,它不仅是其他关键技术的基础,而且是智能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研究国内外集成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归纳总结了一些已进入商业化应用或是正处于研究发展当中的集成通信新技术。分析了我国现有电力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以下一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建设开放标准、高速双向的全集成通信网络。在建设满足我国现在和未来发展需求的智能电网前提下,应用集成通信技术和其他技术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文中从电网公司、消费者以及电网运行本身的角度总结了应用集成通信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以推动数字化电网和信息化企业建设为目标,启动了信息化SG186工程。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基础,国家电网公司对核心业务领域的信息技术坚持自主研发路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大量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实践工作,建立了自主的信息化研发体系,在一体化平台、业务应用系统、信息通信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关键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大量自主创新成果,并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对推动行业信息技术进步、促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航 《电力系统通信》2011,32(12):19-22
文章基于通信系统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配用电通信系统建设的复杂性,研究分析了典型配用电业务的需求以及多种新通信技术,提出了应用异构通信网络的融合实现综合业务承载的解决方案,详细说明了综合业务承载网络架构设计和一体化通信平台设计.通过试点项目,建设了覆盖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范畴的配用电通信综合业务承载网络范例.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8.
95598呼叫中心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智能呼叫分配技术(ICD)以及数据库技术为一体的网络化综合业务服务平台。文章描述了利用IP电话技术。结合广西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设备集中的方式构建95598呼叫中心平台。对平台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全方位的容灾设计,确保平台的稳定可靠,满足为用电客户提供7X24h热线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电力公司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以价值链管理为核心,以管理需求为前提,以标准化建设为先导,全面实施ERP项目,建设企业级一体化应用平台,促进财务业务与其他核心业务的横向融合、纵向集约,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财务管理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从而推动电网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电力物联网作为贯通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对外客户服务的数据流与业务流的融合平台,其实施方案需考虑发电业务、输电业务、变电业务、配电业务、用电业务、经营管理等多维业务场景需求,支撑电力系统常规业务的运营及新兴业务的发展。当前电力物联网建设是以电网企业为主导,且电网侧已经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实现了关键节点数据连接,初步建成电力物联网。其总体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共四层。应用层是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外在表现。"网上国网"平台是应用层中对内业务的主要平台,本文简要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和研究电器测量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基础上,以面向对象的方法作为建模方法,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一种应用于电器测量中的新型测控开发平台,为电器测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开发平台能满足大多数低压电器测量系统的应用要求,由于其良好的通用性,在多个项目应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网测试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从物理量测试到协议符合度测试,从功能测试到性能测试,从射频一致性测试到协议一致性测试,测试平台的搭建成为了整个测试系统构建工作中的关键。结合近年来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趋势,在理论推导及数据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支持无线传感网络协议测试验证的平台,综合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协议测试平台的整体构建,以及核心模块关键技术的设计思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产品研发测试验证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余乐  张茜 《电气技术》2011,(6):38-40,55
针对牵引供电系统微机保护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问题分析图(PAD图)的图形化保护设计新思想。以Delphi7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基于PAD图的牵引供电系统保护图形化平台。在该平台上成功的实现了根据牵引供电系统保护方案定制对应的PAD图,然后从元件库中调用保护模块在保护平台上搭建图形程序,编译得到可执行程序,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电网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和信息系统运维技术水平,文章从基础设施、平台环境、开发测试服务及制度规范4个方面提出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IT综合开发测试平台研究,设计了集系统开发、测试、培训、试验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技术服务平台,研究成果在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得到应用,提高了公司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服务水平,解决了电网信息化建设和运维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开发质量,缩短开发周期,提出了继电保护装置开发平台的软件系统架构和设计,并介绍了系统开发的动机、目标。通过该开发平台,实现了平台和应用的分离。实践证明,使用这套开发平台,缩短了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上层应用功能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是构建火电厂厂级信息监控系统(SIS)的重点。为提高其功能模型的开发、使用及维护效率,提出了基于一体化模型开发平台(IMMS)的SIS功能模型软件的开发方法。介绍了基于IMMS的SIS软件系统结构、模型开发平台的功能、模块化SIS功能模型的开发过程和方法。应用表明,基于IMMS的SIS软件开发周期短、系统开放性好、运行稳定、易于使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17.
崔青汝  牛海明 《中国电力》2017,50(1):116-120
提出了一体化平台的概念,通过分析目前火电厂3种模式仿真机的优缺点,给出了一种基于一体化平台架构下的新型仿真机。新型仿真机以DCS平台为开发核心,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和模件化方式,使该仿真机成为平台的一个子域,可以实现运行人员培训、热控人员培训、实时仿真以及经济性分析等功能。实际投运后所取得的效果显示,基于一体化平台架构下的全激励仿真模式的仿真机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刘杰 《发电设备》2012,26(5):385-388
针对提高火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设计效率、增强产品管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问题,提出以PDM系统为平台建立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以流程管理为保障、以实现产品开发全过程管理为目的的项目管理模型,实现协同设计开发工作的管理平台,实现产品管理的过程控制,达到技术资料的有效归档,最终提升火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方炯 《华东电力》2005,33(8):67-69
SIS系统是近年来在电厂信息化过程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为此推出的Optim ax P lantconnect平台应用于发电企业。详细阐述了SIS平台上应用软件的开发模式和相关原则,结合在P lantconnect上的开发经验,介绍了基于P lantcannect平台的具体模式的开发方式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提出“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平台是通过推进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逐步形成以潼关为中心,以渭南、三门峡、运城为“三角”的黄河中下游内三角经济区和以潼关为中心,以西安、郑州、太原为“三角”的黄河中下游外三角经济区;结合当前中西部经济发展实际,指出了构建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平台的难点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