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透过建筑审视文化--德阳孔庙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庙作为一种重要的古代礼制建筑,拥有一套自己完整的建筑文化观念,其中蕴含的孔子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一孔庙建筑群的特色也正是这些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并隐含许多传统道德观来喻世警人。德阳孔庙是我国西南地区现今保存完整、形制最大的孔庙,具有极高的儒家思想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孔庙建筑的起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闽南传统建筑的分析,介绍了闽式孔庙建筑布局体制,指出孔庙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具体象征,是中国传统思想理念在建筑中的体现,以提高人们对孔庙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对南宁孔庙异地重建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价,论述古建筑群复原必须尊重其历史性与地域性,设计的基础应建立在对复原对象深刻的理解与充分的资料研究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南宁孔庙异地重建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价,论述古建筑群复原必须尊重其历史性与地域性,设计的基础应建立在对复原对象深刻的理解与充分的资料研究上。 相似文献
5.
对比1931年山东省建设厅制定的曲阜孔庙修葺计划与1935年梁思成拟定的《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在文物修复观念上的不同,前者沿用旧式,而后者强调保存或恢复原状并运用新技术.讨论两者在原状处理上的不同.将这种转变放置在城市建设变革的背景下进行解释.对比彼时几种历史建筑修葺方式,引发对何为原状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7.
历史建筑保护与审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建筑具有的价值为审美实践提供前提,文章通过分析历史建筑与审美实践的三个基本环节之间的联系,从审美的角度阐述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些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结合浙江省实践经验,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设计参与主体的审美思维出发,指出政府的经济美学观起着主导作用,专家的设计美学观起着支撑作用,受众的世俗审美观起着影响作用。进而通过这个三个主体间潜在的价值关联,指出精神传承、活态传承、发展传承应当是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设计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以太原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通过对以往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于太原仅存的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了今后保护发展的原则与策略,以提升太原的文化形象,保持其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11.
<正>20世纪中国有三个大规模的文化运动,除了第三次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之外,前两次都在不同方面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一次文化运动即20世纪1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它所提出的科学主义促进了中国人对于现代建筑技术的追求,而在其后期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作用和不利影响,并针对各种影响提出影响规避途径和减缓措施,从而实现城市建设和城市保护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建筑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缩影。不同的建筑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反过来不同的文化也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建筑的设计和建设都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而审美活动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时也会体现出一定的文化特征。这就很明显的说明了不同的文化机制下,对建筑审美活动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本文就主要针对建筑审美和文化机制之间的关系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龙兴寺作为彭州市城区为数不多的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实在令人遗憾和痛心。许多城市规划者在从事城市规划中苦苦寻觅的历史文脉、城市符号......,正在被我们有意无意地丢失。作为一个彭州市民,总希望自己能为弥补这个遗憾做点什么。一、龙兴寺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龙兴寺坐落在彭州市城北,始建于东晋(337年),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志公禅师扩建寺院,武则天天授二年(619年)更名大云寺,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诏号龙兴寺。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寺院占地80多亩,有正殿四重,配殿多座,塑像100余尊,长住僧人10… 相似文献
15.
16.
从审美的角度谈建筑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审美心理、建筑技术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 ,分析了以先锋姿态出现的建筑形式雏形是如何完成其自身发展、成熟终至衰败的进程 ,力求探寻建筑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内在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18.
文化的结构形态决定了内在细节的丰富性;加上人在这其中起到的核心作用,使得所得出的结果并不见得如所看到的那样简单。时间上的积淀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都在影响着这其中无数的变量,所以表现的外延与内含也开始随之起了变化。艺术审美必须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既是以历史为鉴、以美学、哲学为工具,在恰当的意识形态下,完成艺术作品与人之间的共通。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