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张纸胶印市场也不断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印刷成本和增加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混合型油墨的出现,正是适应了单张纸胶印市场的发展趋势。混合型油墨实质是在UV胶印油墨的配方中引入传统胶印油墨的组分,在性能方面综合了UV胶印油墨和传统油墨两者的优势。在保留UV胶印油墨快速固化特性的同时,不但解决了在传统油墨上应用UV光油进行联机上光时出现的光泽消退问题,而且在印刷适性方面也比UV胶印油墨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我国新闻出版用纸,按年增长5%测算,1995年需求量将达到145万吨,其中新闻纸56万吨(胶印新闻纸的比例为50%);2000年的需求量将达到185万吨,其中新闻纸71万吨(胶印新闻纸的比例约为70%),胶印书刊纸需求76.8万吨。这些数据表明,新闻出版用纸的发展趋势,是要适应胶版印刷的要求。若纸的表面强度差,由于油墨的粘胶性,则印刷时纸毛粘附到胶印版上,这对印刷机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仅需停机及时进行胶印版的清洁工作,而且纸张损耗大,印刷质量也受到影响。各个纸厂为减少新闻纸印刷时的掉毛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一些…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用户对印刷品质量及品种的多样化要求,印刷出版物及印刷包装产品必须向多样化和高档化方向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印刷厂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印刷设备的同时,也需要更新、更好的印刷材料--印刷油墨.胶印油墨在印刷领域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代表着油墨产品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因此,多年来,大多油墨企业没有停止过对胶印油墨的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改进老产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胶印油墨,在品种增多的同时,产品质量也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如,高档胶印亮光快干油墨、卡纸胶印油墨、新闻纸轮转胶印油墨、冷固型胶印轮转油墨、UV固化胶印油墨等的产量和质量都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4.
人物事件     
《广东印刷》2012,(6):2-4
2011年国内印刷油墨生产情况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印刷油墨生产总量约57.5万吨,消费总重约58万吨(进口油墨消费量约3.26万吨)。其中,消费胶印油墨约占45%,消费凹印油墨约占35%。另外,水性油墨和无苯类的各种绿色环保型油墨消费量约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日本印刷油墨产量和销售量总体呈现持续下滑态势,2014年继续下降,产量仅为35.7万吨,比2013年的36.4万吨下降2.0%;销售量降为41.5万吨,比2013年的42.6万吨下降2.5%;销售额为2998亿日元,比2013年的2995亿日元略增0.1%。2014年日本各类印刷油墨的生产及销售情况如表1所示。胶印油墨和凹印油墨是日本各类印刷油墨中占比最大的两类油墨,产量和销售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万吨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间日本印刷油墨产量和销售量总体上呈现持续下滑态势。2015年第1季度,日本印刷油墨产量为8.47万吨,同比下降2.3%;销售量为9.81万吨,同比减少4.3%;销售额为721亿日元,同比减少1.6%。凹印油墨和胶印油墨是日本各类印刷油墨中占比最大的两类油墨,产量和销售量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油墨。2015年第1季度,日本凹版油墨产量为2.87万吨,同比增长1.6%;销售量为3.7万吨,同比下降2.3%;销售额  相似文献   

7.
日本印刷油墨的产量和消费量都相当大.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近年来,日本环保油墨发展迅速,包括大豆油墨在内的环保型油墨.已经成为日本油墨的主流产品。早在1993年,日本印刷市场就已出现大豆油墨,1999年大豆油墨产量超过3万吨。2003年.大豆油墨产量超过13万吨,占胶印油墨和新闻油墨总量的64%。在新闻油墨中,大豆油墨为2.7万吨,占49.1%。  相似文献   

8.
胶印印刷无论是有水还是无水方式,自然要使用具有流动性的油墨。印刷过程中油墨处于流动的状态,最终印品上油墨当然必须干燥或者固化。  相似文献   

9.
<正>在试验基地开展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同时,公司技术部门以参编标准的各项标准技术要求为基础不断完善和提高公司各类油墨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标准化和数据化,加快了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进程。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是中日合资的大型油墨制造企业,注册资金5450万美元,产品商标为"天狮",主导产品为胶印单张纸油墨、胶印轮转油墨、凹印油墨、柔印油墨、特种油墨、有机颜料及印刷辅助材料等。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是中国产销量最大的油墨制造商之一。2007年4月20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  相似文献   

10.
陈志国 《印刷工业》2009,(11):49-51
一、印刷市场的新发展——环保节能,提高生产效率随着我国胶印市场的稳步发展,胶印油墨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胶印油墨在我国油墨市场中所占比例为50%~60%,仍占主导地位.而且这一比例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很大变化。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上海油墨泗联化工有限公司座落在上海市西郊古镇——泗泾,占地6.67万平方米,总资产2亿多元,现有员工500余人,年生产印刷油墨8000吨,印花涂料色浆3000吨,合成树脂3000吨,连结料7000吨,有机颜料3900吨,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配套较齐全的专业性公司之一,是上海市郊百强企业之一。多年来,公司一直运用完备的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泗联牌”印刷油墨和印花涂料色浆,主要产品有:快干亮光胶版油墨、树脂胶版油墨、快干印铁耐蒸油墨、塑料凹印油墨、塑料凸版油墨、胶印轮转油墨、胶版金银墨、誊写油墨、玻璃油墨、印刷油墨辅助  相似文献   

12.
贺换祥 《印刷技术》2011,(17):55-56
单张纸胶印油墨(以下简称胶印油墨)的品质及印刷适性是决定印品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要想用好胶印油墨,对其主要性能的了解十分必要。胶印油墨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每一种性能都要通过很多指标来体现。  相似文献   

13.
129.什么叫油墨的耐碱性?与胶印印刷质量有何关系? 答:油墨对碱性物质的抵抗能力称为油墨的耐碱性.油墨的耐碱性主要取决于所用颜料和连结料的耐碱性.在胶印过程中,油墨耐碱性对胶印印刷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是中日合资的大型油墨制造企业,注册资金5450万美元,产品商标为"天狮"和ToYOINK,主导产品为各类单张纸胶印油墨、书刊胶印轮转油墨、新闻胶印轮转油墨、热固胶印轮转油墨、UV紫外线固化油墨、纸张凹印油墨、塑料凹印油墨、水性油墨、特种油墨、有机颜料及印刷辅助材料等,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近年来,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内外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天津东洋油墨为了满足  相似文献   

15.
包装印刷涉及业务范围广,包装印刷材料必须适应环保要求.UV油墨是现代绿色包装印刷材料之一,包装胶印使用UV油墨印刷在环保、印刷质量、生产效率等多方面均优越于普通胶印油墨,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印刷业务范围,增加市场竞争能力,但印刷过程中必须使用与之相配套的设备、材料和技术.UV技术应用于包装胶印将大力推动胶印技术的发展.我们通过半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此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胶印涉及水墨平衡问题,因此胶印油墨是最复杂的一种油墨。胶印油墨分为单张纸印刷油墨和卷筒纸轮转印刷油墨。单张纸印刷油墨黏性较高,以氧化结膜和渗透吸收干燥为主,适用于较低的印刷速度,承印材料一般为胶版纸和涂布纸。卷筒纸轮转印刷油墨的黏性较低,矿油及溶剂含量高,以渗透吸收或加热挥发干燥为主,适应较高印刷速度,分为冷固型和热固型两种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 笔者从事印刷事业已有卅四个年头,在对胶印油墨的研究,发现从石印——胶印——无水胶印——清水胶印的演变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胶印油墨的发展一直与润版液密切相关。 最早的石印油墨是用纯植物熬煮成稠厚的聚合油作为连结料的,油墨的“油性”是足够强的。  相似文献   

18.
<正> 20世纪70年代初推出的紫外线干燥油墨(以下简称UV油墨)在胶印领域的应用一直在稳定地增长。这种油墨能在金属、塑料及纸板等各种基材上产生鲜明的、高光泽的色彩。以前有段时间UV油墨只用于印刷汽车小册子、公司年报和高级的化妆品包装,现在则几乎每一种印刷方法和每一种市场都在用。据估计,北美的胶印厂1997年消耗了4000吨 UV/EB(电子束)油墨,而  相似文献   

19.
芮晨 《中国印刷》2012,(5):69-72
无水胶印印版由亲油的树脂层和拒油的硅胶层构成,对于无水胶印油墨来说,最重要的性能是抗起脏性、油墨转移性和油墨墨性。经过工艺的不断改进,第三代无水胶印油墨正向环保、低黏度方向发展,印刷品也不再是厚墨膜印刷,而是与普通胶印一样的薄墨膜印刷,其他印刷作业性质和可堆积性等也与普通胶印基本趋同。  相似文献   

20.
<正>油墨的浓度是影响印刷产品效果的最关键问题,可以将产品的大部分功能更好的体现,从而达到产品质量的印刷程度,也能够在保证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印刷产业的发展也呈多样性的形式逐渐发展,而胶印通常来说也是印刷厂的一种重要印刷技术,在不同程度上,胶印的原理往往要比正常印刷的版本要难一些。在正常操作期间,工作人员都会在印刷时往油墨添加一些稀释剂或者黏稠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文字印刷出来,而在油墨中添加试剂的作用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