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Intserv和Diffserv的端到端QoS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首先介绍了集成服务模型(Intserv)和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的原理及特点,以及MPLS技术同这两种模型的结合方法。并针对集成服务模型和区分服务模型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对两者相结合的端到端QoS。最后对QoS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Internet区分服务模型及其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分服务模型是IETF提出的用于在Internet上支持QoS的重要机制。首先识别了区分服务模型提出的背景,然后讨论了区分服务模型的技术特点和研究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区分服务研究和实现的各个方面,并对区分服务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云服务具有不确定性与大规模性,传统QoS的云服务评价模型工作机制灵活性不强,回报率低下等问题,设计改进QoS的云服务评价模型,对传统QoS的云服务评价模型的QoS属性项目进行细化,并利用熵值法为各项QoS属性项目进行比重取值。在改进模型的评价过程中,先针对实时数据进行重点评价,再结合以往数据特征对评价结果做出修正,并将修正结果输入未来预测时间,指导下次QoS云服务评价工作,以提高模型可靠性。同时将传统模型资源整体切入形式改为模块化切入形式,增添网络用户反馈机制与QoS监控机制,使评价服务更加完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QoS的云服务评价模型的服务内容选择性强,更能满足网络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4.
完整的服务质量QoS解决方案是通信网络融合中的重要课题,引入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框架的、具有QoS保证的资源控制架构是解决融合网络QoS问题的重要方法。在介绍基于综合服务与区分服务相结合的IMSQoS服务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IMS网络中的QoS控制结构、资源控制和QoS授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服务质量(QoS)的Web服务最优选择是一个热点问题。高度动态的QoS数据导致QoS模型的不确定性,对可靠的Web服务选择构成巨大的挑战,该文提出动态QoS数据驱动的可靠Web服务选择(DQoS_RSS)。首先利用均值标准差刻画QoS数据的效益和风险,提高QoS描述的准确度;接着建立不确定服务Skyline集,缩小搜索空间,提高选择效率;借鉴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设计2种Web服务选择算法,获得体现用户需求的最优服务。另外,介绍2种QoS模型转换器,以及能够适应QoS动态变化的QoS模型自适应调整机制。最后,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端到端QoS的实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金星  孙建河  吉逸 《数据通信》2002,(3):18-20,24
对IP网的QoS研究导致了两种不同的QoS体系结构的出现:综合服务模型和区分服务模型。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这两种服务模型,分析了他们之间的优缺点和差异,详细讨论了如何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结合两者的优势实现端到端QoS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Web服务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提供QoS保障能力是Web服务在商业应用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应用并没有提供面向QoS的Web服务,而修改已有的实现来满足客户对QoS需求的代价是非常高的.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Web服务的QoS提供器模型,通过提供灵活的QoS处理器(QoS Handler)管理和部署机制,可以使原系统在不改变内部实现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满足其QoS需求的Web服务.QoS提供器存应用服务器平台上进行了原型实现,结果表明它可以有效地为企业系统添加QoS保障.  相似文献   

8.
任颖  郭勇  范戈 《光通信技术》2005,29(10):41-43
比较了两种QoS服务模型,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和综合服务模型(IntServ)。分析了现有EPON中QoS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将Inter-Serv模型应用到无源光接入网中的思想,并给出了ONU内部的QoS调度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在无源光接入网中应用IntServ模型能对高优先级业务提供更好的QoS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对Intserv、Diffserv服务模型以及MPLS提供QoS能力的分析,提出一种结合三的集成服务模型,其边缘网络里采用Intserv,核心网里采用Diffserv Over MPLS。对这个集成模型中主要部件LSR和LER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最后着重分析了在这个集成模型中传输VoIP时实现端到端的QoS技术。  相似文献   

10.
PTN的QoS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PTN体制下有关QoS服务模型选择及层次化QoS技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层次化QoS技术解决案例,以打造精细化的运营网络、提升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保证端到端的QoS机制,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LTE/SAE系统采用了EPS承载进行IP分组包的传输。通过对默认承载、专用承载、聚合资源调度、EPS承载架构等概念进行介绍,设计了满足LTE/SAE系统QoS机制的EPS承载。本方案对EPS承载的具体设计中在保证有效传输IP分组包的基础上缩短了会话建立时延,保证了QoS参数的有效映射。针对未来数据业务具有高速、突发性的特征,这种基于EPS承载传输IP分组包的应用,真正实现了用户的"永远在线",提高了业务的数据速率。  相似文献   

12.
陈琳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12):93-97
互连网络为数据、音频和视频等应用提供不同的实现服务质量(QoS)的策略,如集成服务模型IntServ、差分服务模型DiffServ和多标签交换协议MPLS等。随着多播应用的出现,上述技术不能有效地为多播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分析上面各种技术在多播应用中的不足,并给出了不同文献提出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分析了异构网络实现满足服务质量的多播策略和遇到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实现多播服务质量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组传送网技术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分组传送网(PTN)/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TP)技术和标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包括端到端的服务质量(QoS)实现机制、网络分层结构、三层(L3)功能的引入和数据平面环回功能等进行了探讨,并基于PTN网络建设维护和开展业务的需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对PTN网络中的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和区分服务两种机制的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业务的端到端的QoS保障机制。基于已有的MPLS-TP标准和草案明确的PTN的分层结构,文章提出了在PTN中引入L3功能的方式。文章还提出了数据平面环回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城域宽带网QoS机制——多业务差异化运营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业务运营已经成为新时期运营商发展的趋势。在城域网领域,随着业务类型的多样化、业务流向,流量不确定性的增加,如何有效地标识用户,业务、提供完善的QoS机制成为多业务发展的关键。针对城域网现存的问题,电信级以太网技术通过多种增强技术(如ERP、QinQ、QoS、电信级网管等)为城域网提供完备的QoS机制和电信级性能。从多业务运营的需求出发,分析现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剖析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在满足城域网优化(特别是QoS提供)方面的特点,并最后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5.
To provide any subscriber from anywhere at anytime with services that have both secured Quality of Service(QoS) and simultaneous expansion of network coverage and communications capacity is a key problem that has to be considered and solved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convergence.Key technologies for a secured QoS and communications capacity analysis under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are important subjects for research.Key technologies for a secured QoS are mainly 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lgorithms covering Call Admission Control(CAC) algorithm,vertical handover algorithm,heterogeneous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and network selection algorithm.The applications of a novel multi-hop in heterogeneous convergence system serve the purposes of network coverage expansion,transmission power reduction,system communication capacity and throughput increase.  相似文献   

16.
结合集成服务、差分服务和MPLS实现端到端QoS保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论述了当前流行的多种Qos(服务质量)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这些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综合这些方案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端到端的QoS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在MPLS(协议标签交换)的基础上结合集成服务、差分服务以及流量工程的思想,在实现端到端QoS保证的同时实现了优化路由和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7.
长周期光纤光栅中基模到辐射模耦合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我们根据耦合模理论和辐射模式理论针对长周期光纤光栅环境折射率高于包层折射率的情况建立了完整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方法求解辐射模耦合方程组,定量的分析了长周期光纤光栅中基模到辐射模的耦合特性,并总结了长周期光纤光栅透射谱特性随环境折射率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推广到短周期布喇格光纤光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多重业务的宽带承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业务的迅速发展和其拥有的多媒体、互动等新特征,使宽带网络难以有效地实现统一承载,并进而成为多重业务发展的障碍。要实现在宽带网络中可运营、可管理、可增值地承载多重业务,需要全面采用新技术。在各种新技术中,高宽带的网络技术使网络资源更丰富;服务质量(QoS)技术实现多重业务的差异化服务,从而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强大的组播技术有效地控制和保障多媒体业务的开展;安全保障技术为多重业务提供高质量、完善的安全运营机制;高可靠性技术为宽带网络承载多重业务提供可靠、不间断地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End-to-end QoS provisioning in mobil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remarkable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bring a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for mobile use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This heterogeneity exists in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ies, networks, user terminals, applications, service providers, and so on. The ability to provide seamless and adaptive quality of service in such a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is key to the success of next-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here has been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QoS research recently. However, the main part of this research has been in the context of individual architectural components, and much less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an overall QoS architecture for the mobile Internet. This article first summarizes the state-of-the-art QoS techniques and standardization activities, then examines in detail important challenges in building a ubiquitous QoS framework over the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proposes a QoS framework integrating a three-plan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a unified terminal cross-layer adaptation platform to provide seamless support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