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永奇 《中国化工》2010,(11):36-37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公司开发的一类仿生杀虫剂,它的开发被称为是杀虫剂农药的新突破,被誉为杀虫剂历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据专家推测,手性农药将成为21世纪新农药开发的热点,而手性农药杀虫剂主要集中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相似文献   

2.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酶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属轴突毒剂,除直接作用于神经膜钠离子通道外,对生物体内酶有直接抑制作用.综述了拟除虫菊酯对昆虫、水生生物、哺乳动物体内ATP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等生物酶的抑制程度与作用机理,最后对拟除虫菊酯酶抑制失活机理的影响因素与靶标酶的确定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二元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了21种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在此基础上用等毒法测定了二元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缺合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联合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与相加作用,拮抗作用较少发生。量子化学参数分析表明具有相似电子效应的二元混合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而电子效应相差较大的二元混合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氯菊酸和烯醇合成一种新的杀虫剂2-甲基-2戊烯基-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酯,并就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拟除虫菊酯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半抗原合成及酶联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卢希勤  王鸣华 《农药》2007,46(10):653-655,658
酶联免疫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特异灵敏等优点。主要介绍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半抗原的合成方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展望。半抗原的合成入手点主要为菊酯分子的三碳环、中间和芳环部分,连接一个连接臂作为半抗原。目前制得的抗体多数是多克隆抗体,最低检测限最好的能达到0.2μg/L。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检测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拟除虫菊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能生物降解等特性。本文简要评述了拟除虫菊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拟除虫菊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重要合成杀虫剂--拟除虫菊酯,并且分析了其发展与广泛的应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刘尚钟  王敏  陈馥衡 《农药》2004,43(7):289-293
天然除虫菊酯虽然具有理想化学农药的一些特性,但光不稳定性和昂贵的价格限制其大面积使用。随着对天然除虫菊酯结构的研究和醇部分、酸部分及酯键的修饰,该类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类主要的农药消费品。即使目前该类产品的发展较慢,然而科研人员仍在继续合成和筛选包含杂环和氟原子的新化合物、进行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和加强抗性机理的研究。虽然我国对于该类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相对较晚,但目前已具有系统研究开发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能力并已成为生产菊酯类农药的大国之一。同时该类环境相容性较好的农药将在我国高毒农药品种替代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某些含氟非酯类拟除虫菊酯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ush.  MJ 吴佩文 《农药译丛》1992,14(3):16-23,64
  相似文献   

11.
Microbially-mediated detoxification of five synthetic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was achieved by a mixed culture growing anaerobically at 75°C. These pyrethroids were hydrolysed to non-insecticidal products after a period of 4–8 weeks' incubation. Of these five permethrin was the most readily transformed and Fastac the most recalcitrant. The mixed culture consisted of a facultative anaerobe and two other obligate anaerobes including a methanogen. This culture was derived from terrestrial sediments from hot-springs in New Zealand.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microbial biotransformation of these xenobiotics at a temperature of 75°C. © 1997 SCI.  相似文献   

12.
菊酯农药防治水稻螟虫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中言 《现代农药》2004,3(5):24-26,46
分析水稻螟虫的行为特性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水稻植株上的行为趋势,探讨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水稻螟虫的技术要点。认为使用对稻飞虱有特效的农药品种或种植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能有效控制因使用菊酯类农药而引起的稻飞虱的再生猖獗。  相似文献   

13.
近代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近代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及杂环杀虫剂研究进展,指出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农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水性化拟除虫菊酯卫生用悬乳剂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水性化卫生杀虫悬乳剂新配方,生测结果表明其对蚊蝇杀灭效果与对照药剂相当,而击倒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5.
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结构效应分析及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全社会对农药安全问题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新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开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持拟除虫菊酯的高效性与持续攀升的使用量将需要更多地探究其结构-活性效应。综述了不同结构拟除虫菊酯及其异构体的活性/性质差异以及国内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QSAR研究进展,并对拟除虫菊酯QSAR研究进行了展望,可为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用组合化学方法发现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远胜  万伯顺  梁鑫淼 《农药》2003,42(2):15-16
用平行法对拟除虫菊酯美化合物进行了快速合成,通过简单的碱洗、水洗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化合物,在除草活性筛选中发现了一些新的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几种杀菌剂及混剂对葡萄褐斑病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褐斑病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其化学防治具有一定难度。测定了市场上用于防治该病害的10种主要杀菌剂的室内杀菌活性,活性较好的杀菌剂有40%氟硅唑EC、50%咪鲜胺WP、10%苯醚甲环唑WG。通过混剂筛选试验,10%苯醚甲环唑WG∶50%多菌灵WP(质量比4∶1、2∶1、1∶1)、40%氟硅唑EC∶70%代森锰锌WP(质量比4∶1、2∶1)、50%咪鲜胺WP∶70%甲基硫菌灵WP(质量比4∶1、2∶1、1∶1)是较好的杀菌剂组合,对葡萄褐斑病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混合含氟甲苄醇类菊酯的结构与杀虫活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劲梅  滕海霞  邹新琢 《农药》2004,43(3):109-112
报道了混合含氟甲苄醇类菊酯对库蚊和家蝇的生物测试。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测试害虫显示出较高的杀虫活性和较低的抗性比。在抗性品系中,混合含氟甲苄醇类菊酯表现出比单一异构体和氯氰菊酯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筛选对花生蛴螬具有高效、安全的绿色防控药剂,提高花生的产量。[方法]筛选调查11种药剂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估药剂对花生的出苗率、保株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3%阿维菌素·吡虫啉颗粒剂1800~2250 g a.i./hm^2播种前沟施、0.5%毒死蜱颗粒剂2250~2700 g a.i./hm^2和5%毒死蜱颗粒剂2250 g a.i./hm^2播种前撒施,处理后60 d防虫效果80%以上,花生增产23.98%~30.96%;33%吡虫啉·辛硫磷FS 160 g/100kg种子包衣处理保株效果83%,增产12.28%。[结论]毒死蜱单用,吡虫啉与阿维菌素、辛硫磷复配均可有效防治花生蛴螬,对作物安全,保株和增产效果明显,符合绿色防控要求,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方法]主要研究了丙酮、无水乙醇、二甲基亚砜3种有机溶剂及其与缓冲溶液不同比例混配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的影响.[结果]3种有机溶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为二甲基亚砜>丙酮>无水乙醇;并借助专业软件ChemOffice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机理分析.[结论]可为农药残留检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