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84-安12块目前油井高产液、高含水,区块采收率相对较低,油井开采井段长,层多且层薄,大多数油井处于多油层合采状态,油层动用程度差,层间矛盾大,致使油井中的"高渗透、高流压、高产液、高含水"("四高")油层占了主导作用,相对低渗透低含水潜力油层由于长期受其干扰,未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区块内油井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选择注采动态关系明显,层间矛盾大、高产液、高含水的油井,根据油井动态分析和产液剖面测试资料等,对油井各个出油层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确定高压、高产液、高含水的目标控水层段,进行控水生产,减少层间干扰,充分发挥中低含水油层的出油潜力。  相似文献   

2.
进入特高含水期的整装油田油井产油量很低,通过提液措施增大油井产液量是实现油井增产的一种有效措施。为此,需要研究液量规模提高到多大,才能实现提液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在不同液量水平下产油量和成本变化规律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液量下的投入产出变化,进而确定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的产液量。此产液量可以用于指导矿场油井提液生产。  相似文献   

3.
国内油田分层开采和分层注水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而油井测压技术并没有跟上分层开采技术的变化,监测的地层压力仍然是全井的压力,而在多层生产时层间压力必然存在差异,使得全井测压结果利用价值较小。为此,研制了一种油井直读式分层测压技术,该技术通过直读式分层测压仪,实现了井下关层测压,在油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直读在线监测各小层分层压力,在测取目的层压力的同时,不影响其它层的正常生产。该技术为油井分析及方案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依据,同时也减少测试占产,降低作业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萨南油田萨西过渡带区块的实际生产中,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的情况下出现的降低流压后产量不增反而降低的情况,为此本文依据油气层渗流理论及在低于饱和压力下油井的流入动态进行理论分析及公式推导,同时通过对所选萨西过渡带区块进行试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萨西过渡带油井流压与产量的变化关系,确定了萨西过渡带区块油井生产的合理流压。  相似文献   

5.
吴起采油厂生产油井普遍进入高含水期,急需对生产油井动液面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通过对生产油井动液面的实时动态监测原理和动液面监测的技术特点的阐述,进行油井数据实时动态综合分析,根据数据确定油井地层供液能力和抽油泵的最佳沉没度,以及油井的流压、泵挂效率和最佳注水量,制定合理的间抽控制周期和液面智能采油控制模式,实现最佳抽油冲次与最优抽油状态控制,提高油井产液量和采油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流入动态(IPR)是指水平井井底根端流压(pwf)和产量(qo)的关系,水平井开采溶解气驱油藏时,多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其流入动态。本文对由不同数值模拟方法回归得到的流入动态方程进行分析,再考虑饱和油井和不饱和油井的区别,针对不同流入动态方程给出不同的推导方式进行推导,得到适用于不饱和油井的IPR方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油田废弃产液量为标准,以"油田最大产液量=油田最大注水量=油田废弃时的产液量"为优化目标确定出了注水开发油田经济极限含水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油田的相渗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出了油田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无因次采油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计算油田最大注水量和最大产液量并最终得到了含水率与废弃产油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油田实际数据计算出吸水指数,采油指数,地层破裂压力以及采油井最小井底流压就可以精确的优化出油田最终的经济极限含水率,计算方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二类油层是目前化学驱开发的重要层位,油井注剂受效后,产液量下降,产油量上升,含水明显下降。为此,本文制定了不同开发阶段受效油井措施压裂选井原则,并且明确了不同开发阶段受效油井的主要压裂层位及压裂方式。通过对受效油井措施压裂方案优化设计的应用,被压裂A井取得了增液32t/d,增油8.4t/d,含水保持稳定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贝尔油田注水开发一年后,已初见受效迹象,本文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数据,通过对油层吸水情况,油井产液量、产油量、含水、沉没度等动态变化资料的整理,分析了注水受效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对目前油田注水开发的初步认识和建议,为油田下一步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云南化工》2018,(12):126-127
储层各层间存在非均质性。在笼统注水合采过程中,由于各层物性参数的不同将导致地层压力不平衡,导致发生层间干扰现象。层间干扰使得流体渗流状态发生改变,每层的地层压力、注水量、渗流速度、含水率、油水前缘、见水时间等都会发生变化。层与层之间也会由于压力的差异而发生窜流,严重影响着最终采收率。通过分析可能会导致多油层笼统注水合采时发生层间干扰的因素,调整工作制度来降低层间干扰对采收率的影响,从而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油层边底水较为发育,油井普遍含水较高,产液量下降速度较快.要获得较高的产油量,必须放大压差生产,增加产液量,从而导致油藏能量将会发生很大的下降,因此,对于此类油藏必须及时进行注水补充地层能量.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油田开发后期层间差异大、合采层间干扰的问题,通过压裂井油嘴控产及注水井水嘴配注的技术思路,在能量较高层安装配产器,通过生产流压差及选择合适的配产器孔径实现控制高能层的产液量,消除层间差异,实现常规泵举升实现分采目的,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延长了检泵周期,提高了油井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油层边底水较为发育,油井普遍含水较高,产液量下降速度较快。要获得较高的产油量,必须放大压差生产,增加产液量,从而导致油藏能量将会发生很大的下降,因此,对于此类油藏必须及时进行注水补充地层能量。  相似文献   

14.
结合地质特征,剖析生产变化规律,细化各区块开发特征,基于层系、沉积、流动单元详细研究华庆油田X油藏开发特征,总结产量、含水及压力变化规律等。结合油藏油藏工程分析方法,应用动静态资料,分析工区开发现状,包括日产液量、日产油量、累积产液量、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综合含水率等动态指标及变化曲线特征。根据注水压力测试,重点分析研究区内含水率、存水率、耗水率、注采比等开发技术指标,评价水驱开发效果。对区块内油井开展产量分类及评价研究,分析产量递减变化规律,确定影响产量递减的主控因素,提出对应的调整措施。总结研究区压力变化及其平面分布特征,分析局部压力不均衡原因,找出治理措施。根据动态监测资料,结合注水特征,确定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纵向上高含水层数增加,潜力层与高含水层交错分布,层间矛盾加剧。目前堵水技术还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需要,潜力油层无法有效动用,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效果,因此研发了分层采油井产液量调控技术,该技术能够满足6个层段[1]以上细分产量控制。通过从油、套管环形空间下入井下测调仪,来调节各级可调配产器内的配产阀开度实现分层产液量控制,对每个层建立合理的流压,以减小层间差异,提高层内动用程度,降低单井含水,缓解层间矛盾,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该技术已在大庆油田应用43口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区块内高产液、高含水油井的井史分析、动态分析,产液剖面测试资料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找出高产液、高含水油井的主要出水层段,根据出水层段的性质不同,采取"堵-控-提"一体化技术,即采取堵水提液、控水提液的技术,减缓层间矛盾,扩大生产压差,充分挖掘中、低含水油层的剩余油潜力,提高油井各个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控水增油"目的,实现油井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7.
王进旗  袁媛  华龙  郑庆龙 《当代化工》2015,(3):465-466,476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和开采,油井的数量逐步上升,产出液的含水率也不断升高,因此准确的测量各个产层的流量和含水率对于确定油井出水、出油层位,计算原油产量,预测油井的开发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油田对生产测井的要求研制的同轴相位含水率计应用于油田测试工作,可以根据该仪器在某一产液量给出的不同响应值求得相应的含水率。通过在模拟井筒内对仪器进行反复的测量与校正从理论上分析了仪器对油水混合介质的反映规律。研制的仪器不但提高了测量精度,还实现了油井含水率以往难实现的连续测量。利用该仪器进行现场测试,并与模拟井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仪器可很好地应用于该地区的油井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7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偏心配产技术,见到了很好的降液增油效果.但从80年初油田开始进入全面转抽阶段以后,由于91.1试、调配通道被抽油泵占据,分层配产技术逐渐减少使用,由分层堵水技术取代.目前,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井层间含水差异小,但层间产液量差异大,单纯的堵水无法根据各层段产液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各层段产液量,很可能导致堵后供液不足或不见效等问题.为解决油田处于高含水且产量递减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的地层挖潜问题,研究了适用于抽油机井的分层配产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油井的流入动态,确定油井的合理井底流压。  相似文献   

20.
东部过渡带应用压裂措施以来,压裂增产油量对油田高产稳产和稳油控水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近几年油井压裂效果逐年变差的实际,对油井含水率、地层压力、油水井注采关系及压裂层段的性质及特点优选不同的压裂方式等几方面影响油层压裂效果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对压裂措施在今后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