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刻艺术的提高,关键要有高深广博的艺术修养与文化熏陶,通过对自然生活深刻的观察,收集创作灵感,再把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自然融浑化合,作品才能达到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8.
均陶之美,首在施釉艺术装饰均釉,从明代开始盛行,而从清代乾嘉年间到晚清,乃至当今,都涌现出了不少均陶名艺人。他们在继承和发展中寻找平衡点,赋予传统的均陶艺术以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10.
均陶之美,首在施釉艺术装饰均釉,从明代开始盛行,而从清代乾嘉年间到晚清,乃至当今,都涌现出了不少均陶名艺人。他们在继承和发展中寻找平衡点,赋予传统的均陶艺术以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混凝-微滤法处理阴极电泳漆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化学混凝方法与陶瓷膜微滤技术相结合,对汽车厂阴极电泳漆废水进行了治理。以石灰乳、聚丙烯酰胺(PAM)作絮凝剂,pH值为6.7时,混凝过程对COD去除率的贡献约63%,之后的微滤使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增加到85%。在流速为4.2m/s,跨膜压差0.10MPa,温度30℃时,膜稳定通量约250L/(m.2h)。处理后出水可作为涂装车间循环冲洗水用;对COD<700mg/L的废水,处理后出水可以直接排放。研究表明混凝前处理过程有助于提高膜的渗透速率,降低膜污染,改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陶艺创作环节中极为现实的因素即陶艺创作媒介———材质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陶瓷材料泥、釉、烧成技法等陶瓷语汇,论述了陶艺材质与艺术表现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阐释了材质、情感、表现这三者所赋予当代陶艺的涵义;传达了作者自己对于陶艺创作过程中的某些现象的感受及看法,希翼能与同仁们互相交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赤泥质陶瓷内墙砖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烧结法赤泥、拜尔法赤泥二种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改善坯体成型性能及促进样品烧成的添加剂,分别采用一次烧成和二次烧成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赤泥质陶瓷内墙砖。按国标测定了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及耐急冷急热性,并采用XRD、SEM研究了样品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赤泥质陶瓷内墙砖气孔率达20%~35%,吸水率达10%~22%,体积密度达1.2g/cm3~1.8 g/cm3,抗折强度达20~35MPa。内墙砖晶相组成为CaAl2Si2O8、CaMg(SiO3)2、Fe2O3、SiO2,主晶相晶体呈板条状交织排列,赋予内墙砖的较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振兴景德镇陶瓷必须加强陶瓷材料工程的研究开发,因为它在景德镇陶瓷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加强陶瓷材料的研发需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和民众来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微波烧结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烧结不同于传统烧结,是一种全新的烧结技术。本文介绍了微波烧结的原理及特点,全面综述了微波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微波烧结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微波烧结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硅酸盐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与陶瓷减水剂的解凝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泥浆微粒表面的ζ电位、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以及陶瓷减水剂的解凝机理出发,说明如何根据制浆中所用粘土矿物的类型选择不同类型的减水剂,从而提高减水剂的使用性能。说明了粘土矿物种类与减水剂选择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在生产中合理、正确地选择减水剂以及开发新型减水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陶瓷原料标准化和坯釉料商品化及其在我国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分析国外陶瓷原料标准化、系列化,坯釉料商品化、系列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国内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对国内近年来的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以期促进我国陶瓷原料加工工业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以SiO2(方石英和石英)作为绝缘的高膨胀性基体材料,并以TiC作为导电性粒子,经1150~1350℃烧结3h制得SiO2TiC陶瓷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TiC的质量百分数在20%~32%之间时,其室温电阻率发生急剧变化,变化程度达105~106Ω·cm。其中当SiO2为方石英相时,陶瓷复合材料在240℃左右具有PTC效应,其PTC效应的突跃达102~103Ω·cm;当SiO2为石英相时,陶瓷复合材料在580℃左右具有PTC效应,其PTC效应的突跃达10~102Ω·cm。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服装艺术与陶瓷艺术的不解之缘,服装设计与陶瓷设计互为影响,又互为联系,陶瓷设计师应努力将服装艺术的美融合到陶瓷艺术设计中去,这是艺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