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以Ce^4+引发竹原纤维与丙烯酸甲酯(MA)发生接枝共聚的研究,研究中用ATR、XRD表征不同接枝率纤维的微观结构,并测试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纤维接枝后结晶度的变化情况,及结晶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接枝MA后纤维的结晶度、晶粒度、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7595mol/L,硝酸铈铵浓度0.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10,接枝时间2h。接枝淀粉皂化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1mol/L,皂化时间1h。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过硫酸钾——硫脲(KPS-TU)为引发体系、研究了丙烯酸乙酯与亚麻纤维的非均相接枝共聚反应。[KPS]为0.015mol/L,[TU]为0.002mol/L,[EA]为0.2159mol/L,[H~+]为0.01mol/L,60℃,反应2小时,可得到较高的接枝率,接枝纤维的断裂伸长比纯纤维有所改善,杨氏模量降低,柔顺性提高,对成纱品质和可纺性均有利,但断裂强度低于纯纤维。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增强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单体比例等因素对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作为干强剂的应用条件及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c(Ce^4+)=1.5mmol/L,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2.5h,m(丙烯酰胺):m(壳聚糖)=4:1;作为干强剂的最佳应用pH为7;对于漂白杨木浆,当w(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0.6%,pH=7.0时,裂断长提高了33.1%,耐折度提高了96.7%,撕裂指数提高了36.1%。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马来酸(MA)接枝共聚得到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CAmPAM),研究了单体选择、反应浓度、温度等影响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CS):m(DMC):m(AM):m(MA)=1:5:9:1,反应温度80℃,硝酸钸铵的浓度为0.4mmol/L,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A的用量各0.075%,壳聚糖用乙酸溶解20min,接枝共聚反应4h,pH开始时2.0,结束时3.2,反应单体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6.
苎麻纤维胺化改性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乙醇胺、二甲胺和乙二胺3种胺类化合物对苎麻纤维进行改性,改善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通过考察活性染料对改性苎麻纤维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确定了3种胺类化合物对苎麻改性的工艺条件。三乙醇胺最佳改性工艺:温度80℃,浓度1.2mol/L,时间120min,介质50%乙醇;二甲胺最佳改性工艺:温度60℃,浓度1.2mol/L,时间120min,介质50%乙醇;乙二胺的最佳改性工艺:温度40℃,浓度0.6mol/L,时间90min,介质50%乙醇。结果表明,胺化改性可以显著提高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魔芋精粉与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反应条件对产物粘度的影响。魔芋精粉经接枝共聚反应后,其粘度较改性前显著提高,当[Ce(4+)]=2.0×10(-3)mol/L,丙烯酸丁酯浓度为2.1×10(-1)mol/L,于30℃反应2h,其粘度较魔芋精粉提高99%,用此接技物(浓度为1.0%)对柑桔涂膜保鲜,室温储藏,130天后与对照相比,柑桔的轻耗率分别下降36.2%,烂果率下降89.6%,Vc损失率下降53.5%,呼吸强度下降55.5%,且外观良好,酸甜适口,保鲜效果显著好于未改性魔芋精粉。  相似文献   

8.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 759 5mol/L,硝酸铈铵浓度0. 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 0∶10. 0,接枝时间120min。接枝淀粉皂化的最佳条件为: NaOH浓度1mol/L,皂化时间1h。  相似文献   

9.
刘晓倩  陈玉  周惠敏  闫源  夏鑫 《纺织学报》2021,42(5):109-114
为提高聚吡咯在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纱线表面的粘附牢度,增加纳米纤维纱线表面的亲水性,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纱线表面进行丙烯酸接枝改性处理,再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导电纳米纤维纱线;探讨了等离子体接枝改性的最佳处理次数和接枝时间,研究了吡咯单体浓度、氧化剂用量、掺杂剂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纱线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100 W,接枝时间为4 h,接枝2次时,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纱线的吸水率由未处理时的227.21%提升至350.31%,纱线的质量增加率可达90%;在吡咯浓度为0.6 mol/L,三氯化铁浓度为0.8 mol/L,盐酸浓度为0.6 mol/L,0 ℃条件下反应4 h时,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纱线的电导率提高到4.589 S/cm。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草鱼盐溶蛋白的组成成分,对其凝胶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并采用L9(3^4)正交实验研究了盐溶蛋白凝胶的质构特性.以期为草鱼肉糜制品加工提供一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盐溶蛋白主要由肌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和两条肌球蛋白轻链组成,分子量分别为190、53、30、17kDa。盐溶蛋白凝胶呈粗糙的三维网络结构。各因素对凝胶硬度和弹性的影响顺序为:蛋白浓度〉离子强度〉Ca^2+。盐溶蛋白凝胶硬度的最优组合为蛋白浓度24mg/mL、Ca^2+浓度为0.08mol/L、离子强度为0.6。凝胶弹性的最优组合为蛋白浓度24mg/mL、Ca^2+浓度为0.08mol/L、离子强度为0.5。  相似文献   

11.
海岛型纤维--新一代超细纤维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燕 《丝绸》2004,(2):41-42
就海岛纤维的生产技术、目前主要品种及染整加工技术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圣麻纤维的服用舒适性,对圣麻纤维的强伸性能、摩擦因数、吸湿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sag/涤纶50/50 18.5 tex纱的有关性能,与涤纶/棉50/50 18.5 tex纱进行了对比.圣麻与涤混纺纱染色后断裂强力下降,伸长率增加,影响织物的手感及服用性能;吸湿的瞬间快速性,说明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吸湿功能;圣麻涤纶混纺纱的急弹性回复率、缓弹性回复率均略小于涤棉混纺纱,说明圣麻纤维的弹性比棉纤维略差,其织物抗皱性能亦比棉纤维织物略差.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亚麻纤维、莱赛尔纤维、竹炭粘胶纤维的不同特性,对其混纺纱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技术探讨,并做性能测试,开发出具有吸湿快干、防紫外等功能的夏季服装面料用纱。  相似文献   

14.
薛蓉 《棉纺织技术》2007,35(3):160-162
为了提高PTT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成纱质量,针对PTT纤维的特点,采用棉包混棉和棉条混棉的二步混棉法与棉纤维进行混和,同时,正确确定PTT纤维与棉纤维在棉包混棉时的投放比例,加强对抓棉机生产过程的监控,加强对并条重量的控制,并合理配置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适当降低各部的速度,可确保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5.
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介绍了牛奶纤维的特性.针对牛奶纤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用牛奶纤维和撕断的精梳棉条进行棉包混和;在开清棉工序适当加重棉卷的定量;梳棉工序为减少棉条断头,生条定量偏重控制;粗纱的捻系数偏大掌握,使用橡胶假捻器,提高加捻效率,采用较小的粗纱张力;为了与较大的粗纱捻系数相配合,细纱后区工艺采用大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前区采用小隔距,可适应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Fiber     
Jessica Hemmings 《Textile》2016,14(3):404-407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有机导电纤维的性能特征.有机导电纤维与棉混纺纱,采用棉条混和,在纺纱过程中,由于有机导电纤维的含量很低,为避免并合道数过多,造成棉条过熟过烂现象,采用一并时棉条不通过牵伸区的并合工艺;采用四道并合其混纺比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Tencel纤维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的生产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为开发Tencel纤维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对纺纱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了设计和优选。根据两种原料纤维长度和细度较为接近、都不合杂质的特点,选择了在清棉工序进行混和的纺纱方案。通过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预处理、优化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合理控制车间温湿度,成功开发出了适合于加工高档服饰的混纺纱线。  相似文献   

19.
再生竹纤维Tencel纤维混纺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利用新型原料再生竹纤维与Tencel纤维开发了竹/Tencel 50/50 14.7 tex混纺纱,产品具备了两种原料的特点,服用性能好.介绍了再生竹纤维与Tencel纤维的性能特点、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探讨Sunlite/木棉55/45 14.6 tex针织用纱的纺纱工艺要点。通过分析Sunlite纤维及木棉纤维的特点,制定了纺纱工艺流程,研究了工艺设计原则,优化并实施了纤维材料预处理、开松、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系列工艺措施,解决了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控制了条干均匀度、粗节、细节及棉结,顺利研制出功能性保暖休闲针织面料用纱,并对所开发纱线进行了成纱质量指标和抗菌、保暖、透气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Sunlite/木棉纱成纱质量达到使用要求,所研制的混纺纱抗菌、保暖、透气等性能良好,达到了功能性保暖休闲针织面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