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产纤溶酶的菌株根霉 12 # 为出发菌株 ,对其进行紫外线 氯化锂复合诱变 ,筛选到74株制霉素抗性突变株。所有抗性突变株经进一步固态发酵筛选 ,获得了 4株稳定高产纤溶酶的正突变株 ,其纤溶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 3 2 9%、2 1 5 %、2 2 3 %和 18 0 %。以其中的 1株为菌种 ,研究了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试验、均匀设计方法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加水量、无机盐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实验范围内根霉 12 # 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 :m (麸皮 )∶m (豆粕 )=1∶2 ,初始 pH5 0 ,加水量 0 75mL/g物料 ,MnSO4·H2 O和 (NH4) 2 SO4加量分别为 0 2 5 %和1 42 % (对物料 )。优化条件下的固态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 744 5 7U/g物料。  相似文献   

2.
青霉菌Y3固态发酵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了一株高产木聚糖酶及纤维素酶的青霉菌 (Penicilliumemersonii)Y3 菌株 ,研究了其在固体培养基中的发酵条件。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 :起始pH值为 4 .6 ,发酵温度为 2 9℃ ,每 1g固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 1ml孢子悬液 (孢子悬液的浓度为 2 .5× 10 7个 (孢子 ) /ml) ,玉米芯与麦麸比为 7∶3,尿素为氮源 ,发酵 3d。木聚糖酶活力可达 4 2 36U/g ,纤维素酶活力可达 1895U/g。粗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5 0℃ ,pH值为 5 .0 ,热稳定性在 5 0℃以下。  相似文献   

3.
在对菌株Mys-5发酵条件优化中,采用单一因子试验法,探讨不同营养元素对发酵的影响,从而确定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培养基组成为:CMC—Na20g,(NH4)2SO42g,CaCl20.3g,MgSO4·7H2O0.3g,K2HPO4 2g,FeSO4 0.005g,MnSo4 0.002g,ZnCl2 0.002g,CoCl2 0.002g,加900mL水,另配10%的Na2CO3,分开灭菌后与上述培养基成分按1:9的比例混合均匀,使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9.5—10。Mn2+、Zn2+、Co2+能较大地激活酶的活性,Cu2+、Ag+明显地抑制了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COD去除率为指标 ,筛选出可降解橡碗单宁的微生物菌株 ,其COD去除率为5 9%。通过对该菌株产鞣花酸的单因素优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株产鞣花酸的最适条件为 :培养温度 30℃ ,培养时间 4d ,2 5 0mL锥形瓶中的装瓶量为 15 0mL ,发酵培养基 (NaNO32 0 g/L ,K2 HPO4 1 0 g/L ,MgSO4 0 5 g/L ,FeSO4 0 0 1g/L ,橡碗单宁 5 g/L ,葡萄糖 30g/L)中单宁浓度为 5 g/L ,pH值 5 0。在此最适条件下鞣花酸产率可达 7 7%。经鉴定 ,该菌株属于半子囊菌纲 ,内胞霉目 ,内胞霉科 ,内胞霉属。  相似文献   

5.
菌株 Y960 1及 Y980 1是从 4株供试的同化淀粉酵母中挑选出的两株同化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株。在 3 0℃ ,p H5.5条件下 ,采用 2 %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摇瓶 2 4 h,酵母数每 ml分别达到 1 .5× 1 0 8个和 9× 1 0 7个 ;采用井岗霉素废渣培养基固态发酵 2 4 h,酵母数每 g分别达到 4 .1× 1 0 9个和 2 .7× 1 0 9个。对菌株 Y960 1及 Y980 1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 ,表明菌株 Y960 1同化淀粉能力强 ,并对淀粉具有较强的酒精发酵能力 ,鉴定为酵母属糖化酵母的一个新种 ;菌株 Y980 1鉴定为异常汉逊酵母。这两株同化淀粉酵母在 4 0℃都能微弱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均为 3 0~ 3 4℃ ,最适生长 p H Y960 1株为 5.0~ 6.0 ,Y980 1株为 3 .5~6.0。  相似文献   

6.
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产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 7株里氏木霉中筛选出 1株纤维素酶高产菌Tr G。通过对培养基中含水量 ,C∶N ,初始 pH值 ,葡萄糖、尿素、KH2 PO4 的添加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以及酶解条件进行优化 ,获得纤维素酶生产菌株Tr G的最佳产酶条件为 :稻草粉 35g ,麦麸 15g ,KH2 PO4 0 2 5g ,MgSO4 ·7H2 O 0 0 2 5g ,(NH4 ) 2 SO4 1g ,豆饼粉水解液 7mL ,葡萄糖 0 .5% ,蒸馏水 2 3倍 ,初始 pH值 5 0 ,最适酶解温度为 6 0°C ,于 2 8°C培养 6d ,最大滤纸酶活达 30 8mgG/ g·h ;尿素对酶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γ-癸内酯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筛选出的一株酵母Y 1产GDL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发酵工艺条件的摸索 ,并经正交实验 ,得到较优培养基配方为 :蛋白胨 3 5g/L ,酵母浸汁 2 5 g/L ,蓖麻油 5 % ,KH2 PO4 0 5 g/L ,Na2 HPO4 1 2 g/L ,MgSO4 ·7H2 O 2 4 g/L ,表面活性剂 0 4 % ,起始 pH7 0。在此条件下 ,发酵液中GDL含量可达 4 0 0mg/L。  相似文献   

8.
用高氏Ⅰ号平板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琼胶酶产生菌TQ8,依据形态学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一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株产琼胶酶的培养基主要组成及其pH值,在产酶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 g/L、琼脂2 g/L、复合氮源[蛋白胨:(NH4)2SO4:KNO3=3:1:1]7 g/L、酵母浸出粉5 g/L、NaCl 5 g/L、MgSO4·7H2O 0.3 g/L,pH为7.0时,TQ8菌株产酶活力达到83.5 U/mL,较优化前的21.7 U/mL提高了2.85倍。  相似文献   

9.
长双歧杆菌22-5胞外多糖(EPS)合成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筛选出的产胞外多糖优良菌株长双歧杆菌22-5,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其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生产EPS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g,大豆蛋白胨10g,MnSO4为5g,牛肉膏10g,乙酸钠5g,柠檬酸铵2g,K2HPO4为2g,MgSO4·7H2O为0.58g,吐温80为1mL,蒸馏水1000mL;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5.0,20℃厌氧培养20h。优化后菌株22-5EPS的产量可提高到1000mg/L,是为优化前的3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溶壁微球菌培养基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优化.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酵母膏,最近无机盐是MnSO4;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60 g麦芽糖,13 g蛋白胨,8 g酵母膏,1 g MnSO4,5 g NaCl,2 g NaH2 PO4·2H2O,2 g K2HPO4·3H2O,0.5 g MgSO4·7H2O,0.5 g CaCl2,1 000 mL水.从该菌株发酵过程曲线发现,该菌株大量产酶期在12-14 h.摇瓶发酵最适初始pH值为7.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25mL,接种体积分数为5%,培养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11.
阳宗海中高产类胡萝卜素光合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原湖泊阳宗海深水层中分离到一株红细菌属色素高产菌Y11 ,其生成的类胡萝卜素在光、酸碱和热的条件下 ,稳定性好。添加 10mg/LMg2 +时 ,类胡萝卜素生成量最大 ,添加Fe3+和Mn2 +会降低其产量。用 12 #正交优化培养基 ,光照 1 0 0 0~ 2 0 0 0lux ,pH7.0 ,30℃下培养 5d后 ,类胡萝卜素产量可以达到 5 1 .5mg/g ,约 360 .5mg/L。  相似文献   

12.
高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数株红酵母培养后发酵液中菌体生物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比较,从中选出了1株产类胡萝卜素能力较强的红酵母RY-98;研究了该菌株产类胡萝卜素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并对其主要营养与环境条件进行了选择及优化,获得了最佳发酵条件葡萄糖40g/L、(NH  相似文献   

13.
芽孢杆菌M-21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β-甘露聚糖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M-2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产酶条件。菌株的产酶最适培养基组成包括(g/L)碳源:瓜尔豆胶4,复合氮源:豆粉20、(NH4)2HPO45,其他无机盐组分:K2HPO4.3 H2O1、MgSO4.7 H2O 0.5、NaCl 0.5、CaCl20.1、FeSO4.7 H2O0.001。产酶最适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H8.0,接种量4%,装液量50 mL/250 mL三角瓶,32℃180 r/min振荡培养36 h。此条件下酶活力最高可达1 487 U/mL。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液体菌种繁育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需要,以控制菌丝球直径和密度、并提高菌丝体生物量为目的,实验以双孢蘑菇As2796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其液体菌种繁育条件。结果表明,筛选的双孢蘑菇一级液体种子的优化培养基为:马铃薯80 g、红糖12 g、葡萄糖9.0 g、蛋白胨2 g、酵母膏1 g、KH2PO42g、MgSO4.7H2O 1g、VB10.01 g、水1 000 mL;优化的二级种子液体繁育条件为:转速150 r/min、培养温度25℃、初始pH6.0、接种量12%、装液量100 mL。在此条件下菌丝球直径可有效控制在1.5~2.0 mm之间,菌丝体生物量干重可达25.0 mg/mL。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乳酸菌细菌素产量,以藤黄微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为指示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植物乳杆菌P158产细菌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5种乳酸菌培养基中MRS培养基为该菌株产细菌素的适宜培养基;最佳培养条件为种子液接种量3%(V/V)、培养基初始pH 6.0、34℃静置培养42 h;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添加量2 g/100 mL、酵母浸膏添加量2 g/100 mL、大豆蛋白胨添加量1.5 g/100 mL、MgSO_4添加量0.058 g/100 mL、MnSO_4添加量0.025 g/100 mL、FeSO_4添加量0.02 g/100 mL、Tween 80添加量0.08 g/100 mL、乙酸钠添加量0.5 g/100 mL、K_2HPO_4添加量0.2 g/100 mL。在此条件下,细菌素效价为1 145 IU/mL,较优化前(362 IU/mL)提高了216%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各种营养和环境因素对发酵生产鼠李糖的影响。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 (g/L)为 :NaNO3 4 0 ,Na2 HPO4 ·12H2 O 3 0 ,KH2 PO4 3 0 ,CaCl2 ·2H2 O0 1,MgSO4 ·7H2 O 0 4 ,酵母膏 2 0 ,微量元素A 2mL/L ,pH6 5 ,甘油 3%。最佳培养条件为 :2 5 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 60mL ,接种量为 10 % ,培养温度为 32~ 36℃。文中认为采用休止细胞培养将有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 1株产PHB的球衣菌FQ40。其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g/L) :蔗糖 1 0 ,牛肉膏 5 ,MgSO4 ·7H2 O 0 2 ,CaCl2 0 0 5 ,FeCl30 0 1 ,K2 HPO4 0 0 4,KH2 PO4 0 0 3 ,NaH2 PO4 ·2H2 O 0 0 5 ,H3BO30 0 0 5。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 :2 5 0mL三角瓶装 80mL培养液 ,起始pH为 7 0 ,培养温度 3 0℃ ,接种量 1 0 % ,转速 1 5 0r/min ,周期 42h。在优化条件下 ,细胞干重达4 44g/L ,PHB含量为 48% ,PHB浓度为 2 1 3 g/L。  相似文献   

18.
粉被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正交试验获得了粉被虫草的液体培养条件,即蔗糖2.5%,马铃薯淀粉2%,黄豆0.5%,牛肉膏0.5%,酵母膏0.1%,K2HPO4 0.1%,KCl 0.02%,MgSO4•7H2O 0.05%,pH5~7,装液量(100ml/250ml摇瓶),加15颗玻璃珠作分散剂,5%接种量,旋转式摇床150r/min,28℃培养7d,达到最大菌丝干重31.86g/L,于9d获得最大胞内产物3.13g/L。同时,对摇瓶液体培养和生物反应器液体深层分批培养的动力学做了较系统的研究,无论生物反应器还是摇瓶,其培养过程中相对应的pH、残糖、氨基氮、菌丝干重、胞内产物等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生物反应器培养时间大大缩短,48h即可达到最大菌丝干重29.97g/L,54h达到4.95g/L的最高胞内产物产率。生物反应器设定培养温度28℃、装液量65%、接种量10%、0.2%的消泡剂、搅拌转速350r/min、通气量(12±3)L/min、罐压1.1MPa、初始pH6.5,培养基配方用食用蔗糖3%、蔗糖糖蜜2%、花生0.5%分别替代蔗糖、马铃薯淀粉、牛肉膏以降低成本。实验表明,粉被虫草的液体培养条件基本能达到工业发酵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从土壤中筛选高产伊枯草菌素A(iturin A)的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以iturin A产量为评价指标,对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株高产iturin A的菌株,编号为ND,并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产iturin A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豆粕粉120 g/L、酵母浸粉16 g/L、L-谷氨酸钠1 g/L、甘油70 mL/L、MgSO4·7H2O 0.5 g/L、KH2PO4 1.0 g/L,FeSO4·7H2O 0.15 mg/L、MnSO4·H2O 5 mg/L、CuSO4·5H2O 0.16 mg/L;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2%、初始pH值8、接种量10%、培养温度28 ℃、培养时间5 d。在此最优条件下,菌株ND的iturin A产量为4.76 g/L,是优化前(0.35 g/L)的13.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