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房地产开发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磊 《商品混凝土》2013,(5):158-159,161
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是全社会还没有完全听见绿色建筑理念的呼声,不少人也没有认识和理解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刻含义,这需要继续引导和宣传,需要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实现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可。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的房地产行业的建筑节能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目前房地产行业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的设计策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建筑设计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主导了后续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要实现绿色建筑,开发商不仅需要聘请具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而且还需要设计师们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就尽早参与项目的整体策划。本文阐述了设计师在项目前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希望对开发商如何借助设计师的帮助实现绿色建筑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建筑业正由传统高消耗、高污染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绿色建筑,开发商不仅需要聘请具有“绿色建筑”设讨,理念的设计师,而且还需要设计师们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就尽早参与项目的整体策划。本文阐述了设计师在项目前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希望对开发商如何借助设计师的帮助实现绿色建筑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陆绿色建筑的相关评价标准、认证机构、认证流程及相关鼓励政策,阐述了中国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单位、咨询单位等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分析了通过中国官方认证的绿色建筑的逐年变化情况、建筑类型分布和地域差别等,统计了100个已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中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情况,并对中国大陆建筑项目的LEED认证情况做了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的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上海、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发展较为成熟;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绿色建筑的评审有全国普及化的趋势,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逐年增多,处于由“浅绿”向“深绿”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今后,房地产开发商不得随便以“绿色建筑”作为自己的卖点,根据建设部目前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只有符合其中六项指标的建筑,才称得上是“绿色建筑”。据悉,该《标准》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6.
《重庆建筑》2010,9(7):57-57
“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绿色建筑是所有人心中的一个梦。但这个梦并不遥远.我国正在大步向实现这个梦想的方向迈进。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我国的绿色建筑很有可能会超过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所有绿色建筑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绿色建筑”,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很熟悉的词语。然而,到底什么是绿色建筑?如何认识和推动绿色建筑?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又很难找出确切的答案。目前,已经出版的关于绿色建筑的书籍,大多是绿色建筑评估、设计、案例等之类的实用性的工具类的书。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的绿色建筑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比如中国目前有些项目仅仅是采用了几项节能技术、使用了技能技术材料或者在设计阶段参照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贴上了“绿色建筑”的标签,“绿色建筑”的标准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侯卫青  沈闻迪 《重庆建筑》2011,(3):I0001-I0001
建筑节能是我国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建筑耗能已占到整个社会耗能的1/3左右。建筑节能是。任重而道远”,作为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如何在政策上扶持建造节能建筑,开发商如何控制好建造成本,如何奖励人们购买节能建筑,真正做到政府、开发商和使用者的多赢局面,这是每一个开发商更为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列 《广东建材》2008,(3):124-126
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了使开发商、设计者、建造者掌握了“绿色住宅”的内涵,建造出真正的“绿色住宅”,本文就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和绿色建筑在节能技术、水环境、空气环境、废弃物处理、热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七个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3)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对绿色建筑相关主体在绿色建筑激励策略中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绿色建筑发展多方主体,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绿色建筑发展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得到了政府部门、开发商、消费者三方的演化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演化策略会受到其他两方主体策略的影响;政府采取"强激励"策略需要考虑政府成本、消费者福利、市场机制等因素;开发商采取"开发绿色建筑"策略需要考虑开发商的收益、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政府惩罚等因素;消费者采取"购买绿色建筑"策略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成本、收益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热闹喧嚣的房地产市场中,“绿色”、“生态“的字样可谓是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但由于我国还没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市场上所谓的“绿色办公楼”或“绿色住宅”大多只是商业炒作,真正按照国际绿色建筑标准建造的绿色建筑寥寥无几。刚刚竣工的中美合作  相似文献   

13.
九间堂别墅项目以其唯我唯新的建筑风格,在上海高档房地产项目中异军突起了“中式建筑复兴”的旋风,也是创新地产又一成功的尝试,所谓“创新”,在开发商看来不仅仅是用砖头瓦块建造房子,还要真正的去理解建筑的要义,并融入当今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4.
吴保平 《建筑》2012,(1):6-11
2011年,中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具有某种标志性意义。在这“开局之年”和“关键时期”里,被业内提及最多、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了。作为贯穿着“低碳”思想的“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句口号,更多的则是政府、企业的实际行动。“节能”“绿色”“低碳”在我国建筑业界已悄然从“关键词”变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丁以喜  任碧波 《建筑技术》2012,43(12):1137-1139
上海世博园“一轴四馆”工程建设中,针对场馆具体情况、处于软土地质条件和夏暖冬冷地区等特点,在设计中体现了“建设绿色建筑,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促进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引导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通过标识信息的公示加强了人民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权威的标识评价,帮助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高建造绿色建筑的技术和技能。可以预见,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开展,不管是政府、开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还是业主、物业管理单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我国建筑市场形成“千军万马促绿建”的壮丽景象。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将会成为我国建筑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存我国建筑市场上,“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概念被炒的很火.许多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纷纷打出“绿色”、“生态”的旗号来增加卖点,而这些宣传一方面显示了人们对“绿色、生态、健康”的重视,同时也将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引入误区.最常见的就是某些社区建设高档的园林景观提高绿化面积来宣扬是“绿色建筑、绿色社区”,还因此而提高售价,给人以绿色建筑要靠花大钱来做的错误概念.存在对绿色建筑误解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工作多存在于学术界,而普通民众对此仅有一些表面上的模糊认识,甚至一些建筑界的专业人士对此认识也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我国缺乏自己的、能被公众认可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不同。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集中体现,是绿色建筑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绿色施工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家对于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推广决心是坚定地,不过也要明晰的一点是,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之间并非是等同的关系,节能建筑的执行标准是强制性的,而绿色建筑目前仍然处于推广和引导阶段,违反节能建筑的后果是面临行政处罚,但是绿色建筑并没有如此的强制性要求,对于绿色建筑所带来的成本增量,近期还只能依靠政府补贴。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一定要评出一个建筑界的“明星”,我想恐怕非绿色建筑莫属。绿色建筑通常是指效率高、环境好又可持续,自身适应生态而又不破坏生态的建筑。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低级阶段,所以但凡讲绿色建筑,自然少不了要谈节能。如今,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已经不再是个空泛的概念,各地纷纷盖起了示范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