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真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9,(25)
文章首先介绍了Douglas-Peucker算法,它是一种经典的曲线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P算法的一种非递归实现方法,该过程主要是利用队和栈的性质来实现的。结果显示,用这种方法进行目标物体的轮廓采样,通过控制距离容差可以得到对轮廓线不同程度的逼近,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物体轮廓的冗余点,提高处理效率,又能够不失真地表征物体的形状。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进的基于DP原理的分段轮廓采样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详细介绍了由Douglas和Peucker提出的DP轮廓采样算法。然后采用分割与合并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了基于DP算法的分段轮廓采样算法,并从数学上证明了该算法在运行时间上比原DP算法快了η倍,η取值为logn/MnηM。最后,针对医学图像,文章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算法的运行时间,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更快速,也易于编程。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进的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图像去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图像去噪问题,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图像去噪中,收缩阈值的确定仅依赖变换子带系数的幅值,使得过多图像系数和噪声系数一并去除,导致滤波图像模糊。从检测变换子带几何结构出发,引入自蛇模型对子带系数作几何结构检测并抑制噪声后,估计双阈值将子带系数划分为三类并作不同处理,实现对噪声系数的去除和对图像系数的保护。实验结果表明,相对现有典型算法,改进算法获得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0.1-0.9dB,图像系数被更好识别和保留,滤波图像中边缘与区域细节损失减少,提高去噪效果,保留图像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4.
5.
针对传统Douglas-Pecuker算法中以点到基线的垂直距离为化简指标的不足,出现的导致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节点被删除的情况,在分段道格拉斯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采取优化的提取特征点的方式代替单纯的角度限制方式来实现分段Douglas-Pecuker算法。即在传统Douglas-Pecuker算法的基础上以基于提取特殊点的方式保留具有反应曲线走向的点,然后用非递归方法实现分段压缩。然后进行了曲线化简实验和方法的比较,验证了改进算法在保持线要素形态特征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该文讨论了采样图象的一般模型,提出了离散图象的采样准则,给出了一种迭代算法。该算法是对传统CG算法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且其收敛速度快于CG。 相似文献
7.
8.
多尺度几何分析(MGA)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处理方法. 作为MGA的一种离散实现方法,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去噪、图像融合、图像增强、特征提取等领域. 然而,由于该变换的高冗余性,其计算效率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对NSCT快速算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一种优化的方向滤波器改进了原NSCT变换,以损失部分重建图像质量为代价,获得算法处理速度的显著提高. 实验结果可见,在满足重建图像主观质量视觉要求的前提下,算法速度可比原变换提高若干倍. 图像去噪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CKF算法在解决高维问题时因非局部采样造成的滤波性能下降问题,基于设计的正交矩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KF算法。采用多元Taylor级数展开,揭示了CKF虽能解决UKF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但同时也引入了非局部采样问题这一事实;进一步设计出一种正交变换矩阵,用于对CKF算法中的采样点进行变换,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提出的改进CKF算法相对于CKF在高维、强非线性等非局部采样问题突出的应用场合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步长的适应性图象目标轮廓线采样方法.首先由获取的直接来自于临床的层间间距相对较大的医学图象数据经由图象预处理和图象目标轮廓插值等前期数据预处理操作后,采用本文提出的一种可变步长的适应性图象目标轮廓采样方法对图象目标轮廓线上的点进行适应性采样,该方法既保持了图象目标轮廓的尖锐特征和拓扑结构,又较好地达到了数据压缩的目的,本文最后给出了图象目标的三维显示效果,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方法具有较高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端口扫描是最常见的网络异常流量,TRW是端口扫描检测中最有代表性的算法之一。在高速网络环境下,网络测量通常采用分组抽样技术。已有的研究表明,分组抽样对原始流的流大小分布有细化和扭曲的作用,使得TRW检测算法随着抽样率的增加,成功检测率和误检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TRW的改进算法,原理是利用抽样后样本流中包含的TCP协议信息改善分组抽样下的流大小分布估计,从而提高TRW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证明,新算法与原算法相比,在成功检测率差不多的情况下,误检率明显降低了。 相似文献
12.
13.
一种改进的快速轮廓线提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传统主动轮廓模型对噪声敏感,初始位置敏感和收敛速度慢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PSO和GVF的快速轮廓线提取算法。首先利用PSO对轮廓控制点进行寻优,使之快速地收敛到图像的边缘附近;然后利用插值算法,得到目标图像的较粗糙轮廓,以此目标轮廓作为下一步GVF收敛的初始位置,最后得到准确的轮廓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对图像轮廓线进行准确的提取,而且具有一定的抗噪性能,易于实现,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几种随机抽样算法进行了分析,在随机抽取交换法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抽样算法,并给出了算法实现.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5.
图像分割是由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也是一种基本的计算机视觉技术。针对传统的活动轮廓模型在分割过程中具有处理速度慢,运算量大,对凹陷轮廓处理效果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活动轮廓图像分割技术.在传统的活动轮廓中,外部能量通常由目标点的梯度势能场给出,然而梯度势能场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即不能够很好地指导曲线的移动。把梯度向量流场(GVF)作为外部能量场,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梯度势能场捕捉范围小以及难以处理凹平面的缺点,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常规Douglas-Peucker算法压缩无拓扑矢量数据时产生公共边裂缝现象的原因,即公共边被两次或可能更多次压缩,而每次运用Douglas-Peucker算法压缩时所选择的初始点和终点不同造成的。为此,提出了公共边对象化Douglas-Peucker改进算法。为实现此算法,首先设计了新的公共边提取算法来提取公共边,然后使用OOP技术,把公共边的相关信息封装成类,最后根据公共边对象提供的信息对多边形的公共边和非公共边分别进行Douglas-Peucker压缩。以广东省行政界线的SVG矢量图为实验对象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该算法相对于其他Douglas-Peucker改进算法在所需辅助空间和时间效率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正规网格等值线的虚路径扫描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等值线图在工程分析和计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以正规化的采样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虚路径扫描算法。算法在数据网格基础之上构筑一虚拟的路径网格,利用路径网格上的线段(虚路径)来记录等值点的追踪路径信息。所有等值线的虚路径的捕获只需通过一次性扫描即可完成,不仅提高了追踪效率,而且避免了以往等值线追踪算法初始点选择困难、网格出口边判断复杂等一系列问题。算法的另一优点是追踪结果的精度是可控的,取决于等值点如何取值。该算法在土地定级中的作用分等值线图绘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虚路径的思想同样适用于非正规的采样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