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2)
<正>静水深流,大音希声,"静"的力量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语文课堂上适时的"静堂"艺术,同样会对提升课堂效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课前静视教师刚进入课堂,面对的是课间的杂乱和喧闹,学生处在课间的兴奋中。此时教师静待片刻,用亲切的目光环视全班学生,以静静的眼神与全班学生对视一番,会迅速冷却学生课间兴奋而散乱的细胞,实现课堂气氛的快速凝聚。而后,教师一段匠心独运的开场白,会立刻抓住学生,将学生引入文本的意境。课前的"静堂"犹如"醒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在当前我国偏远地区及同村基础教育形势下,传统"动静结合"复式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亟须新的教育方式解决问题。"同动同静"复式教育新模式是传统上的革新,在解决传统教育方式弊端的同时又体现出很多新的特征和优点。"同动同静"复教新模式对教师把握教材、整合教学内容、驾驭课堂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呢?采取"同动同静"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同动同静"课堂实施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天津盘山行宫静寄山庄是京城外仅次于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的第二大清代行宫园林。然而,将"静寄"讹错为"静寂"的文字并不鲜见,殊不知一字之差,相去甚远,以至无法解释山庄的造园意象。从梳理传统典籍对"静寄"的哲学解释出发,结合园林主人清高宗的背景,分析山庄用"静寄"命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类剖析静寄山庄具体的造园手法,探索园林言意象统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子去云南,到达昆明的当晚,云南建材协会缪沾副会长请我们品尝"静餐"。虽与缪沾初识,席间他谈论的静生活之道,令我印象深刻。静餐,由禅食演化而来,特点是"一汤一饭一壶茶"。汤是羊肉火锅,配红色的云腿、绿色的瓜蔓、黄色的山菇、黑色的蕨菜、白  相似文献   

6.
香山静宜园是清代皇家"三山五园"之一,以二十八景著称。长期以来,香山静宜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法与同为"三山五园"的圆明园、颐和园相比。近年来,随着静宜园二十八景复建等工程的开展,静宜园的历史面貌得以恢复,对其进行研究也越发迫切。香山静宜园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仅用传统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3个角度进行评价不足以全面地阐释香山静宜园的价值,需要依据更加全面的历史名园评价体系进行其文化价值的认定。从历史名园的文化价值构建为出发点,试图以一个更加完整的视角来评价香山静宜园的文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协调各种文化价值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香山公园的发展找出科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3)
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刘勰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虚静"概念,使之进入文论领域,成为一种创作观;并以"虚静"为核心,详细介绍了作家在写作前应有的心理准备与写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等问题。该主张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拥有深远的挖掘空间,为学者津津乐道。本文拟从刘勰"虚静"说的源流与内涵入手,浅析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与启迪。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9)
"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先秦诸子对"静"也各有阐述,尤其以老子在其论述中引用较多。儒家和道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学派,它们在经典著作中留下的关于"静"的语句所体现的思想在后世中国人关于"静"的理解中起着主导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化工静设备的特点入手,探讨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监理"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措施与方法,以进一步明确"强化过程控制、完善验收手段"的工程质量控制理念。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4)
课堂教学应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从"课堂秩序静得下来,课堂节奏稳得下来,教学过程沉得下来"三个方面来掌握如何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动""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