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究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方法:以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为研究对象,对其传代过程中第0,25,50,75,100代的菌株形态变化、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以及菌株代谢特性进行比较,同时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其在连续培养100代过程中基因组水平的变化。结果: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连续培养100代过程中,其菌体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等表型特征及代谢特性均无显著性(P>0.05)变化,表型特征稳定。同时以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原始菌株基因组作为参考序列,对不同代时15株菌进行测序,基因组大小及GC含量表明15株连续培养的菌株与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原始菌株基因组均无明显差异。系统发育关系表明15株菌与原始基因组具有较近的亲缘性。从识别到的SNP位点来看,每两个代时菌株间均未发现稳定遗传的突变位点,且菌株共线性良好,从基因组水平编码基因的突变水平证实了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连续培养100代过程中具有稳定表型特征及代谢特性。结论: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连续传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为其进一步开...  相似文献   

2.
鼠李糖乳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共生菌,在食品、医药和动物养殖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本文以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全基因组为对象,结合NCBI公开的214株鼠李糖乳杆菌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解析不同鼠李糖乳杆菌基因组差异。结果发现,215株鼠李糖乳杆菌共识别到16 915个泛基因,247个核心基因;后续通过247个核心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分离源和分离地不存在明显聚类趋势。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处在分支最大的分支Ⅱ中,该分支各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近,差异很小,区分难度大;对分支Ⅱ中98株鼠李糖乳杆菌进行RAST注释分析,鼠李糖乳杆菌虽在功能方面整体存在高度相似性,但其中部分菌株与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存在一定差异,相较于其它鼠李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具有更强的自身代谢、转录、运输等方面的调控能力,并且含有与益生功能相关的基因,如谷胱甘肽(gshAB)、胞外多糖(rmlA~rmlD、epsH)及提高宿主代谢能力(tagE)相关基因。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揭示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种内的基因组差异,为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的开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qPCR),建立鼠李糖乳杆菌HN001菌株水平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比对鼠李糖乳杆菌HN001的近缘菌株的基因组,筛选出鼠李糖乳杆菌HN001菌株水平的特异基因,以菌株水平的特异基因为靶标设计引物及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鼠李糖乳杆菌HN001株水平的q PCR检测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检出限进行验证,并采用已建立的q PCR方法进行模拟添加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与近缘菌株无交叉反应,鼠李糖乳杆菌HN001纯培养液检出限为102 CFU/mL,灵敏度可达到650 copies/μL,可在2h内完成样品检测。对模拟添加样品以及实际样品检测中q PCR和平板计数法结果的对数值进行显著性分析检验,两种方法的测定值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q PCR检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益生菌产品中鼠李糖乳杆菌HN001菌株水平定量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长期摄入抗生素残留的水产品可引起肠道菌群稳态失调。该研究基于恩诺沙星对四种益生菌(两歧双歧杆菌BBi32、鼠李糖乳杆菌LGG、植物乳杆菌LP45和乳双歧杆菌Probio-M8)的抑菌作用,建立了抗生素胁迫的益生菌生长模型,评价了红三鱼、黄蚬和毛蚶蛋白粗提物及其不同分离纯化组分对益生菌抗生素胁迫的保护作用。在四种益生菌中,乳双歧杆菌Probio-M8对抗生素胁迫最为敏感,三种原料中毛蚶蛋白粗提物表现出对抗生素胁迫保护作用;毛蚶蛋白粗提物经过阴离子交换柱(SepharoseFastFlow)分离得到四个组分(Fr0、Fr1、Fr2和Fr3),其分子量分别为14.3~44.3 ku(Fr0)、20.1~29.0 ku(Fr1)、14.3~97.2 ku(Fr2)和<14.3 ku(Fr3),其中Fr0可更有效地提高Probio-M8菌液的OD600从0.80提升至1.56,Fr3可将其生长代时缩短至0.98 h。毛蚶蛋白可促进乳双歧杆菌在恩诺沙星胁迫下增殖的活性,表明毛蚶蛋白具有保护益生菌免受抗生素生长胁迫、促进益生菌增殖的功能,该研究为毛蚶蛋白对肠道稳态的调节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应对体内抗生素残留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芽孢杆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的影响因素,该实验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探针、菌体预处理方式、细胞通透化处理条件及杂交条件对FISH检测结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选出来的探针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设计的探针中有两个可以特异性识别地衣芽孢杆菌,且使用双探针检测比单探针荧光效果更好,提高1.54倍灰度值;当反应条件为超声分散菌体时间120 s、溶菌酶处理40 min、杂交时间为6 h、甲酰胺浓度为30%时检测结果最佳,其灰度值为41.16、菌体检出率为96.35%;特异性检测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性识别地衣芽孢杆菌。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的地衣芽孢杆菌的双位点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无需核酸提取及扩增,且具有较强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源自于啤酒厂的有害菌进行PCR鉴定,挑选具有典型特征的啤酒有害菌一短乳杆菌初步建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方法,并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进一步将荧光原位杂交和荧光微菌落结合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数,根据荧光探针与羧基二乙酸荧光索(CFDA)染料所被激发的不同颜色的荧光来定性及定量分析啤酒厂生产过程中的有害菌。并对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使用FISH技术(以短乳杆菌为例)跟踪检测,建立啤酒中污染有害菌的溯源体系。  相似文献   

7.
纯培养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的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纯培养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的影响因素,该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etarium)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属、不同生长期菌株、菌体预处理方式及杂交条件对基于探针EUB338的FISH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种类及菌体生长阶段均较明显影响FISH计数的准确性;确定超声分散菌体时间60 s(100 W、每30 s间歇)、溶菌酶处理60 min可较大幅度提高FISH对菌体的检出率;杂交时间和洗脱液中NaCl浓度对FISH检测结果影响小,杂交温度、杂交液中甲酰胺浓度对大肠杆菌影响小而对植物乳杆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能够维护肠道健康,为宿主提供多种健康益处。为了筛选出具有益生特性的优良菌株,该研究从母乳中分离筛选出22株乳杆菌和3株双歧杆菌。通过耐酸耐胆盐能力测试,筛选出7株菌株,并对其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和致病菌抑制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除菌株M33外其余菌株都有较好的耐酸能力;鼠李糖乳杆菌M53和M60,副干酪乳杆菌M71,植物乳杆菌M113和3株双歧杆菌耐胆盐能力较好,其中M53和短双歧杆菌grx05耐胆盐能力较高,达到45.72%和75.54%;菌株M71和grx05对8种抗生素敏感,菌株M53,M118和S18对6种抗生素敏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菌株M53对3株革兰氏阳性菌和2株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菌株grx05对3株革兰氏阳性菌和1株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综合分析,鼠李糖乳杆菌M53和短双歧杆菌grx05有希望作为具有益生特性的菌株应用到发酵食品或益生菌制剂开发。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出乳酸菌22株,包括植物乳杆菌7株、干酪乳杆菌3株、发酵乳杆菌3株、瑞士乳杆菌5株、鼠李糖乳杆菌2株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各1株。从上述乳酸菌中选择6株不同种类的乳杆菌做动物实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不同时期小鼠粪便中各种乳杆菌的数量,检测其在小鼠肠道定植能力。结果发现菌株之间肠道定植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植物乳杆菌H7和干酪乳杆菌C6具有最好的肠道定植能力,能在小鼠肠道最少定植14 d,而瑞士乳杆菌C36、鼠李糖乳杆菌Y2和发酵乳杆菌Z1则基本不定植。  相似文献   

10.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益生菌可通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产生有益代谢产物、促进肠道蠕动和缓解炎症等方式改善便秘。该文对乳双歧杆菌Probio-M8发酵乳进行动态体外仿生消化系统测试,并利用人群实验探究发酵乳对便秘的有益影响。结果发现:乳双歧杆菌Probio-M8 具有良好的耐胃肠液能力,能够以活菌的状态进入宿主体内发挥益生功效。受试者在饮用乳双歧杆菌Probio-M8发酵乳后,排便频次、排便类型和排便用力程度均得到改善,其中排便类型和排便用力程度的改善效果在40~50 岁的人群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