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物易受多种真菌毒素污染且消费量巨大,是人畜真菌毒素的主要摄入来源。本文统计了2009年至今关于我国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的研究报道,发现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水稻、小麦和玉米,而杂粮作物少之又少。其中,水稻受真菌毒素污染情况较轻;小麦主要受镰刀菌毒素污染,尤其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玉米则易感染多种真菌毒素。此外,小杂粮薏米、燕麦、谷子和高粱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明确谷物质量安全隐患,有效缓解谷物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重要杂粮作物中真菌毒素的监管力度,建立更全面的真菌毒素筛查方法,建设真菌毒素防控标准化体系,强化农民对真菌毒素防控的意识与技术。  相似文献   

2.
真菌毒素分布广、污染重、防控难,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均易污染农产品,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据统计,农产品真菌毒素的污染中超过75%为多种真菌毒素的混合污染,因此建立高灵敏、高通量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成为当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综述了近5 年真菌毒素多重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层析法、化学比色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法、拉曼光谱法等,分析了这些方法在真菌毒素多重检测中的应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粮食饲料资源霉菌毒素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毒性次代谢产物,它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及饲料等植物性产品,并最终影响到人们的食物消费安全.真菌毒素的检测和控制在食品安全体系尤其对于谷物饲料安全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谷物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在许多标准方法中已经被采用,由此形成的分析方法从实用性角度被分为快速检测方法和确证方法,并在食品分析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同时,本文也对真菌毒素分析领域中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和将来的需求趋势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谷物及其制品在生产、贮藏、运输的各个环节均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且真菌毒素种类多、浓度低、毒性强、性质差异大,防治困难。文章综述了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前处理技术(液液萃取技术、固相萃取技术、QuEChERS技术、免疫亲和层析技术)和检测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光谱技术、液相色谱技术、液质联用技术),并对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一系列次生代谢产物,一般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毒性、和致畸性等特点,谷物和饲料常受真菌毒素的侵害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解决真菌毒素对谷物和饲料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了目前食品与饲料行业的重点与难点。文章介绍了谷物和饲料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主要的致毒基团,初步介绍了真菌毒素降解方法,同时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年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真菌毒素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目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与焦点之一。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污染范围广泛,尤其易污染谷物类等粮食作物。由于其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特性,易延伸至食物链,对人和动物健康带来严重危险。因此为了降低和控制其危害,首先需要严格检测监测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开发高效、快捷的检测方法与配套产品。相对于色谱及其与质谱联用等具有检测结果准确,前处理复杂,检测成本高,不适于现场、高通量检测等常规实验室分析方法,快速检测具有现场、快速、低成本等优势,已成为实际真菌毒素监控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三年内真菌毒素快速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中真菌毒素污染的有效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真菌毒素早已被证实是一类对人类极其有害的物质,食用植物油中含有的多种真菌毒素可致癌、致突变,对人体产生遗传毒性。本文就食用植物油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危害、检测方法、限量标准、污染现状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市售谷物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为北京市市售谷物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4—2016年在北京市11个区随机采集市售谷物374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的方法进行4种检测并进行评价。结果:小麦粉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伏马菌素B1的污染最严重,检出率超过83.3%;DON检出率达到100%;其他谷物各种真菌检出率较低,所有谷物的各种真菌污染水平均值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结论:北京市市售大米、小麦粉、玉米、玉米面被真菌毒素污染。  相似文献   

9.
茶叶由于富含多酚类、儿茶素和多种矿物质等,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减肥、抗菌等多重保健功效而备受欢迎,其质量安全一直广受关注。茶叶在其生产加工和保存过程中有可能被真菌毒素污染,真菌毒素由于对人和动物具有严重的危害(致癌性)更是备受关注。茶叶中毒素残留的高效、高通量检测方法,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本文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综述了茶叶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优越性,重点综述了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用于茶叶真菌毒素的研究。对不同前处理提取试剂、净化小柱和检测仪器条件的优劣进行了比较;对该方法用于检测不同品种茶叶时,其基质效应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茶叶中真菌毒素的检测结果。对该方法用于茶叶真菌毒素检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检测茶叶中真菌毒素检测标准和限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着巨大危害,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了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和快速筛选检测技术,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真菌毒素概述目前,已知真菌毒素达到300多种,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真菌毒素能够通过污染农作物,给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水果真菌毒素的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果在采收、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产生并积累各种真菌毒素。由于不适宜的加工工艺,这些真菌毒素会迁移至水果加工制品中,进而引起潜在风险。鉴于此,世界各国都积极制定各种标准、法规来控制真菌毒素在水果及其制品中的污染水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水果中真菌毒素的现行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状况,并与国外相应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和探讨,分析了在我国建立水果中真菌毒素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期为相关检测人员进行水果中真菌毒素检测时选择方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不易被加工或烹调加热所破坏,超过一定摄入量后会引起人的肝肾功能下降、癌变或诱发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尚无绝对有效的措施避免真菌毒素的污染,因此,研究可以准确高效地测定食品和饲料基质中的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真菌毒素提取方法、净化方法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目前研究方法大多是针对某一种真菌毒素进行检测的常规检测方法或者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由于这些方法存在稳定性差、定量不准确或前处理复杂等,因此未来应大力开发检测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色谱法检测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谱法在物质分离和检测方面应用广泛。真菌毒素在低浓度下就有明显毒性,采用色谱法可实现对真菌毒素的分离和微量检测。依据真菌毒素的自身特性采用不同的色谱方法进行检测,但不同的色谱法有不同的应用范围。薄层色谱法用于对真菌毒素的快速定性,气相色谱法需要对真菌毒素衍生化汽化后才可检测,液相色谱法对本身具有或衍生化后具有紫外和荧光吸收的真菌毒素才可检测,对无紫外和荧光吸收的则需质谱检测器。简述了色谱法在真菌毒素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情况,为利用色谱法对真菌素含量测定的实际运用和方法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粮油等食品中,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由于粮油等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分布不均匀,因此科学、合理、经济的采样(扦样)计划尤为重要。梳理了国内外粮食的采样标准,并对每个标准适用范围、是否适合真菌毒素、各个采样环节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国际采样标准就不同的食品类别或真菌毒素(污染物)的各个采样环节的要求进行了系统阐述,涵盖了粮食中真菌毒素的采样要求。目前国内没有系统的针对粮食中真菌毒素采样标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研究,为提出符合我国种粮散户多、运输工具规格不同、大中小粮仓乃至高大平房仓等不同储运环节粮食中真菌毒素的科学、有效、公正的采样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级有毒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毒性作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其检测与控制非常重要.现有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样品预处理复杂、成本高、操作繁琐等缺点,且会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潜在二次危害.新型纳米材料可以提高真菌毒素的检测灵敏度,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以筛选真菌毒素的模拟表位和抗真...  相似文献   

16.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 极易污染粮谷类食品、食用油及乳制品等, 具有肝毒性、肾毒性、致畸性、致癌性、免疫抑制及破坏生殖系统等毒性, 对人体危害极大, 是继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后,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又一类关键风险因子, 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 同时也造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又一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类型品种、毒性特点以及不同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限量及检出限, 阐述了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研究进展和标准内容, 通过比对国内外真菌毒素的研究种类和进展, 分析目前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对策略, 对真菌毒素污染检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对今后保障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真菌毒素检测标准制修订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一些标准机构和组织制定的真菌毒素检测标准,并介绍了相关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标准中的应用和发展,希望能为广大相关检测人员提供一定的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多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肽类抗生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与检测方法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多肽类抗生素的来源、分类与应用,以及国内外关于多肽类抗生素残留限量标准及其中的相关规定,。详细归纳总结了多肽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的方法,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微生物检测法、免疫检测法、仪器检测法及其他方法中的不同类型以及具体的研究应用成果。总结发现,当前多肽类抗生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与目标物的数量因国别或区域不同各有差异。在众多多肽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测定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是当前应用最为普遍、技术最为成熟的检测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对多肽类抗生素残留检测要求的不断提升,生物传感器跟踪检测法、PDI衍生物监测法等新的监测方法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9.
果蔬在采摘后的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中易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造成果蔬腐败变质,其中部分产毒真菌在增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真菌毒素,给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对保证果蔬品质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enhancement Raman spectroscopy, SERS)因具有高灵敏性、快速性、无破坏性、不受水分干扰等优点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SERS概况和增强机制,对SERS检测果蔬真菌毒素领域常用的金属溶胶基底和固体复合基底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检测方法、基底制备技术、检测结果和遗留问题为切入点强调了SERS对不同果蔬食品真菌毒素痕量检测的应用,并介绍了SERS在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对现有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旨在为今后SERS应用于真菌毒素检测领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