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百里香酚作为天然防腐剂,其绿色、安全、高效,但其生物利用率较低。本实验以反溶剂法构建负载百里香酚的小麦醇溶蛋白-阿拉伯胶复合纳米颗粒,探究小麦醇溶蛋白储备液浓度、搅拌速度、pH值及盐离子浓度对小麦醇溶蛋白-阿拉伯胶复合纳米颗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小麦醇溶蛋白储备液浓度在6%、搅拌速度在800 r/min时所得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复合纳米颗粒大小为223.6 nm,多分散指数为0.35,电位为-29.8 mV;而当pH=3~9、盐离子浓度小于30 mmol/L时,复合纳米颗粒稳定,体系澄清且无沉淀,且颗粒呈现纳米级。该结果表明小麦醇溶蛋白和阿拉伯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力相结合,其产生的电荷屏蔽效应还能够抵御一定浓度的盐离子。此外,当纳米颗粒∶生育酚=5∶1时,包封率达到85.7%。负载百里香酚的小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在结合了阿拉伯胶之后其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1):280-285
pickering乳液由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备受食品行业青睐。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Zein Nanoparticles,ZNPs)作为Pickering乳液的一种新型乳化剂,具有公认安全、生物可降解、来源广泛等优势。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它能与玉米醇溶蛋白(zein)相互作用形成玉米醇溶蛋白-多酚纳米颗粒(Zein-Polyphenol Nanoparticles,ZPNPs),调控其自组装行为。文中主要对ZPNPs的制备方法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这种纳米颗粒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ZPNPs能提高pickering乳液的抗氧化能力,增加乳液体系的稳定性,这为乳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明胶、玉米醇溶蛋白和山苍子油为基材,通过流延法制备包载山苍子油的醇溶蛋白纳米粒子/明胶复合膜,研究了纳米粒子与明胶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纳米粒子添加量对复合膜的透光性、微观结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疏水性、抑菌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与明胶之间发生了氢键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纳米粒子添加量的增大,复合膜的透明度显著降低,其疏水性和抗氧化性显著增强(P<0.05)。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17~10.00) mm和(10.02~11.10) mm。当纳米粒子分散液添加量为30%(v/v)时,复合膜的截面最致密,其热稳定性最好,断裂伸长率最大。本研究为开发含有山苍子油的食品活性包装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丽  许为东  陈晨  周伟 《中国粮油学报》2023,38(12):106-113
紫檀芪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疏水性天然产物,因低溶解度和光不稳定性而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pH驱动法制备了具岩藻多糖涂层的小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确定了小麦醇溶蛋白与岩藻多糖的最优质量比为8:1,以该纳米颗粒为载体包封了紫檀芪,确定了紫檀芪与小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最优质量比为1:10,最终制得的紫檀芪-小麦醇溶蛋白-岩藻多糖纳米颗粒呈近似球形,粒径为122.34±1.08 nm,PDI为0.188±0.001,Zeta电位为-27.73±0.44 mV,包封率为94.09±1.60%,载药率为8.36±0.14%,在pH为3.0~8.0的溶液和NaCl浓度为0~20 mmol/L的溶液中具良好的稳定性,长期储存稳定性良好,光照稳定性显著强于游离的紫檀芪;红外实验表明小麦醇溶蛋白、紫檀芪、岩藻多糖三者之间主要通过静电吸引、氢键和疏水作用结合。HepG2细胞的MTT实验和凋亡实验表明,与游离紫檀芪相比,紫檀芪-小麦醇溶蛋白-岩藻多糖纳米颗粒具有显著提高的体外抗肝癌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反溶剂沉淀技术制备富含芦丁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复合颗粒,并以此作为稳定剂一步均质制备Pickering乳液,随后对乳液稳定性和抗氧化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反溶剂沉淀技术有效促进玉米醇溶蛋白对疏水活性芦丁的高效包埋,不仅实现复合纳米级颗粒的制备,还保留了芦丁的抗氧化活性;相较于单独玉米醇溶蛋白稳定的乳液,玉米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纳米颗粒不仅提高了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还提高了其抗氧化能力,表明了玉米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纳米颗粒具有作为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醇溶蛋白是植物来源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包括玉米醇溶蛋白、小麦醇溶蛋白、大麦醇溶蛋白和高粱醇溶蛋白等,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荷载食品功能组分的良好载体。本文综述了这4 种醇溶蛋白的结构、性质、微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多酚、油脂、益生菌等营养物质的荷载。  相似文献   

7.
玉米醇溶蛋白是从玉米黄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植物蛋白质,具有非致敏性、独特的自组装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公认为安全的食品级原料。基于玉米醇溶蛋白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溶解特性,可构建多种方法用于制备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该颗粒常用作生物活性物质的传递载体和乳液的颗粒稳定剂。玉米醇溶蛋白与多糖之间通过静电、疏水与氢键作用形成的纳米复合物可协同增强乳液稳定性,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埋率、负载量及生物利用度。本文综述了玉米醇溶蛋白-多糖纳米复合物的不同制备方法、颗粒特性表征手段、颗粒特性影响因素及其功能特性,旨在为玉米醇溶蛋白和多糖纳米复合物的构建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3):103-108
以玉米醇溶蛋白和卵磷脂为原料,通过反溶剂法制备包含槲皮素的纳米颗粒,并对其理化及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卵磷脂和槲皮素间主要以氢键、静电和疏水吸引相互作用,并随着卵磷脂比例增加,包合物中开始出现其特征吸收峰。差示扫描结果表明,与单一玉米醇溶蛋白相比,玉米醇溶蛋白-卵磷脂复合纳米粒子显著提高了槲皮素对热处理的稳定性。包埋槲皮素的玉米醇溶蛋白-卵磷脂纳米颗粒近球形,随着卵磷脂质量比的增加,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coefficient,PDI)减小,电势点位负值低,更稳定,且质量比为1∶2和2∶3时放置30 d无明显变化。当质量比为1∶2时,包封率最大,为73. 2%,装载率2. 9%,且热稳定较强,总抗氧化性能优,达34. 62%。由此表明,质量比为1∶2的玉米醇溶蛋白-卵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可作为槲皮素的有效载体用于其活性的保护与长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郭静  孙晓琳  潘思轶 《食品科学》2022,43(16):90-97
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卵磷脂-海藻酸丙二醇酯三元复合物,并应用于β-胡萝卜素的包埋,重点研究其结构特性,并考察温度、pH值、光照等环境因素对β-胡萝卜素纳米粒子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玉米醇溶蛋白-卵磷脂二元复合纳米颗粒相比,三元复合物具有更高的β-胡萝卜素包封率(包封率可达93.63%),并且该纳米粒子对温度和pH值表现出稳定的理化特性。此外,三元复合物对抑制β-胡萝卜素在紫外线照射下的颜色降解也非常有效,平均粒径均仍保持在波长250 nm以下。因此,该玉米醇溶蛋白-卵磷脂-海藻酸丙二醇酯纳米粒子有望成为疏水性化合物的有效包埋载体。  相似文献   

10.
以来源广泛的小麦醇溶蛋白(gliadin)为原料,食品级的酪蛋白酸钠(SC)为静电和空间稳定剂,利用反溶剂过程中小麦醇溶蛋白的自组装行为制备了水溶性小麦醇溶蛋白纳米粒子(Gliadin/SC纳米粒子)。研究了其形成过程及微结构,揭示了gliadin与SC的比例、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对gliadin/SC纳米粒子粒度、电位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Gliadin/SC纳米粒子为球形,粒径在190~310 nm之间,Zeta电位在中性条件下-28.6~-32.8mV其悬浮液(PG-SC)呈半透明状,2周未出现失稳现象。Gliadin/SC纳米粒子受pH值的影响显著,对盐离子敏感。PG-SC冻干后能够复溶,且粒径和多分散性无太多改变。水溶性Gliadin/SC纳米粒子具有对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质的荷载和输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浇筑法,成功构建了Ag NPs/小麦醇溶蛋白/壳聚糖复合抑菌膜,实现了Ag NPs的稳态化和协同增效。自组装的小麦醇溶蛋白(gliadin),同时充当AgNPs的螯合剂和稳定剂,有效抑制了纳米银颗粒(AgNPs)团聚。与其他复合膜相比,gliadin/Ag NPs复合膜透明度良好。SEM和EDS证实Ag NPs均匀分布于复合膜。此外,gliadin/AgNPs复合颗粒具有优异的缓释特性。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评估结果表明复合膜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显示gliadin/Ag NPs复合膜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更强的抗菌效果。这些薄膜在抗菌食品包装材料、伤口敷料以及植入物的开发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搅拌制备淀粉纳米颗粒,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纳米粒度仪、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在淀粉纳米颗粒的沉降阶段中,以0.7 mg/mL的山奈酚醇溶液作为非溶剂相,同步对山奈酚包埋,制备山奈酚淀粉纳米颗粒。探索乙醇浓度对山奈酚包埋率的影响,考察包埋体系对山奈酚释放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在60%时形成淀粉纳米颗粒,形貌较好,尺寸均匀分布在50~200 nm之间;乙醇浓度低于40%时生成V型淀粉颗粒。乙醇浓度为30%时,山奈酚的包埋率最高,可达62.94%,包埋量为3.78 mg/g;在模拟体液环境中,山奈酚淀粉纳米颗粒可持续释药20 h,释药率为88.75%,而山奈酚原药在3 h基本释放完全,释放率为93.75%,且释放速率随缓释介质的乙醇浓度升高而加快。相对山奈酚水溶液,山奈酚淀粉纳米颗粒在室温下静置5 h,山奈酚的保留率由43.17%提高至75%,具有稳定的包埋作用。由此可知,同步包埋制备技术对山奈酚具有良好的包埋缓释效果和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蛋白质与多酚相互作用形成的食品运载体系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氧化活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蛋白质与多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复合物的功能特性,重点介绍了蛋白质-多酚运载体系的特性以及其在功能活性物质缓释载体、乳液稳定剂和功能性薄膜中的应用,并基于目前与蛋白质-多酚相互作用有关的食品运载体系形式较少、配合物研究单一以及复合物缺乏安全性评估等问题提出了见解,以期为拓展蛋白质-多酚复合物在食品运载体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 of air‐drying parameters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hanges in antioxidant compounds of broccoli (Brassica oleracea L.) were studied. Broccoli samples were dried to 70 g kg?1 moisture content using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50 to 100 °C and air flow‐rates from 1.20 to 2.25 m s?1, resulting in drying times from 25 to 90 min. Temperature, owing to its positive effect on the oxidation kinetic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scorbic acid and free and total polyphenol contents but not with kaempferol, even though the sample dried at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showed the lowest kaempferol content. The air flow‐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TPP) and free (FPP) polyphenol contents because it led to a reduction in the drying time.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air flow‐rate and kaempferol content. Air flow‐rate and temperature positively affecte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by reducing the drying time. High‐temperature, short‐time processes maximise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roccoli owing to the negative effect of drying time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roccoli wa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FPP content but not with TPP and kaempferol. The evaluation of hydroxymethylfurfural content as an indicator of the occurrence of a Maillard reaction in dried broccoli did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of a contribution of MRPs to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ried broccoli. Copyright © 2006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ible)、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探究单宁酸与小麦醇溶蛋白通过非共价与共价方式结合的机理以及蛋白结构与功能特性的改变。结果表明,在非共价作用下,单宁酸对小麦醇溶蛋白的淬灭类型为生成复合物的静态淬灭作用,两者以氢键作用驱动结合,且以1:1摩尔比结合。同时,在碱性环境下,单宁酸与小麦醇溶蛋白上的自由氨基发生席夫碱反应以共价方式形成复合物。此外,不同条件下,复合物的形成会使得小麦醇溶蛋白三级结构发生去折叠现象、二级结构展开。碱性环境下复合物的形成导致小麦醇溶蛋白二级结构展开程度更高。单宁酸的加入使复合物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且非共价复合物抗氧化活性更高。在热稳定性方面,两者共价结合使小麦醇溶蛋白的热稳定性提升1.03℃,而两者非共价结合使小麦醇溶蛋白热稳定性降低5.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