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5)
高中体育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锐意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较好的身体基础和心理基础。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学生的各种身体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健身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4)
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成效,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我国当前高中体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新课改下高中体育的课程概述入手,对我国当前高中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提升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4)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能让其掌握更多运动技能,了解运动原理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新课标下,体育学科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高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但体育教学质量仍然受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寻求体育教学发展的出路必须依靠创新,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体育焕发出新的活力。文章主要分析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的重要作用,提出新课标背景下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9)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使得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提高了体育教育意识。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将对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并针对目前体育教学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
在新课程研究逐渐深入广泛开展背景下,如何广泛、有效地开展高中体育社团建设,高中体育社团对于文化学学习的影响与作用,以及高中体育社团建设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正成为当下许多体育教师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建设健康的体育社团,积极推进社团活动,可以促进文化成绩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小学体育一直处在副课的位置,但是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学生性格的塑造、思想品德的培养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当下小学体育从学生德、智、体、美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强健其体魄,让学生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生活,树立积极向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4)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还要注重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把体育教学放到教学中的重要位置,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积极锻炼提高运动能力,促进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掌握体育运动的动作和技巧,打造高效的创新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0)
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结合高中体育教学实践浅谈模块教学法模块设置的基本原则及模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1)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音乐是陶冶学生情操,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中音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开展高中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群体对高中音乐的学习热情,从而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高中生学习任务重,音乐课通常不能得到其足够的重视,为此,有必要引入师生互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6)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加以完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体育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以增强学生素质为核心,培养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完善体制改革,必须要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善落实全面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新时期体育文化,亟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内容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