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5,(9)
<正>有人说:"童年是一首诗,越读越有味道。"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越看越美丽。"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越喝越苦涩。其实,这不光是我的感受,也是我五个兄弟姐妹的感受,只不过我的感受更加深刻。记得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比其他同学爱学习。老师布置一个字写五遍,我非要写上十遍不可。所以生字本自然比其他同学用得多。问母亲要钱买本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7)
从根本上说,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事业,因而也是诗的事业;诗歌教育既是青少年心灵沟通的最好方式,又是青少年承接民族、人类文明精神成果的最佳途径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诗歌教育似乎是一块"鸡肋",并日渐成为校园里"被遗忘的角落"。但有幸的是,还有很多的一线教师,正以自己的行动,努力为诗歌"留出一些空间"。本刊特别转载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春梅老师关于诗歌教育的思索——《"我就是一首诗"》一文(选编时略有删改),让我们跟随钱理群教授,一起来分享那"诗歌的诗性"、"教育的诗性"、"生命的诗性"。  相似文献   

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绝句,在我刚上小学时就已耳熟,但童稚时的我只觉得这首诗好,好在哪里却说不出来.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渐渐悟出这诗妙在"烟花三月下扬州."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0)
<正>我有一个好朋友,他的头发短短的,眼睛大大的,脸方方正正的,就像一个"国"字。他十分喜欢耍酷,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自恋。他是谁?他就是我的同班同学——杨小强。我和杨小强非常有默契。上语文课时,老师提问:"大家知道《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吗?""枯藤老树昏鸦……"我和杨小强不约而同地背起了这首词,背完了还冲对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4)
<正>"现在来讲一下《牧童》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牧童放牧归来,在吃了晚饭后,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老师的声音传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心想:牧童小小年纪就自己照顾自己,学会当家,那我为什么不尝试一下自己当家呢?放学回到家,爷爷奶奶都在看电视。我借机说:"爷爷奶奶,你们看,这部电影里的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Planning》2014,(12)
<正>嘘寒问暖的反应国文课时,老师教同学们尽孝,每天应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叫学生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妈妈叫我要多少钱就直说。"另一位同学说:"我更倒霉,我爸爸问我是不是成绩单发下来了。"小学生问价一小男孩走进商店。男孩:面包多少钱一个?  相似文献   

7.
正乡愁是一个说不尽的主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为乡愁困扰。台湾文学大家余光中先生有一首抒写《乡愁》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引起海峡两岸多少炎黄子孙的共鸣。我也有乡愁:经常回忆被老北京称作"内九外七皇城四"的城门是我的乡愁;经常回忆老北京胡同四合院里的核桃树、夹竹桃、金鱼缸……是我的乡愁;经常回忆老北京城墙上的酸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
<正>虽然自己已从教30余年,但是我仍然觉得"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教师必须用一生践行的,最近读了《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多启示。安奈特老师倡导的是教学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本书中的建议,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地指导,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知道方法和案例,有很多实用有效地技巧策略。她强  相似文献   

9.
王蔚     
正母校对我一生的影响无法抹去。诗意的年代和热血的青春,可以说,这两个迷人的词汇,都写在我重庆求学时期的字典上。在最好的年代遇到最好的老师,这是母校赠与我的财富。那是一个令人尊重的教师群体,尹培桐、李再琛、万钟英、白佐民、马武定、吴德基、朱昌廉、罗运湖……年轻教师汤桦、罗瑞阳、余加,这个名单还可以很长……建筑之外,跟黄光宇老师做过的规划竞赛,与黄天其老师校园偶遇也能产生的头脑风暴,还有才华出众的夏义民先生,以及我的导师罗培先生,温文尔雅,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0.
正问:黄老师你是怎么开始手枪诗创作的呢?可否简单介绍一下手枪诗的发展历程?黄永健(以下简称"黄"):谈谈手枪诗的创作缘起,因为我多年从事散文诗理论研究和创作以及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在长期研究的过程中,萌发了创作新体诗的想法。而在机缘巧合之下,2013年年底,我为了安慰病榻上的发小,用微信为发小写了一首诗,第一首手枪诗就这样诞生了。但是手枪诗的诞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我多年研究、创作,水到渠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