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ABAQUS软件研究了寒区季节性冻土区,具有不同初始弹性模量桩体和不同褥垫层厚度的CFG桩复合地基在经历冻融循环后的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及荷载-桩沉降曲线的规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会降低桩体分担荷载,降低桩-土应力比并加剧地基沉降。具有相同褥垫层材料的CFG桩,褥垫层越厚,相同冻融循环后的桩-土应力比相差越小。文中结果可为寒区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相同地质条件下、不同桩型参数的CFG桩复合地基进行的平板静载荷试验,简要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沉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即:在以承载力控制为主的CFG工程桩中,单纯依靠加长CFG桩桩长,并不是提高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但减小桩间距则是一个提高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行办法;在以变形控制为主的CFG桩设计中,增加桩长对有效减少沉降具有明显的作用。这两个重要的观点及结论,为优化设计参数,从而提高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提供了设计依据。同时指出了该试验的原理、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软件对CFG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桩间距、桩长和桩径等主要设计参数,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复合地基的优化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CFG桩地基处理技术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结合其在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的应用,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重点论述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以及褥垫层的作用机理,CFG桩的桩长、桩径、单桩承载力等参数的选取,并对复合地基沉降量进行计算和现场实测。应用表明,CFG桩复合地基能很好地适应本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某CFG桩复合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因素。依托某赛道CFG桩复合软土地基典型案例,运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采用“五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研究CFG桩复合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因素。研究可得:(1)通过数值模拟可得,不同影响因素下复合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特性表现出一致性,软土复合地基上部位移均表现出“波浪形”不均匀沉降特性;(2)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桩间距对复合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特性更加明显,桩长、桩径与桩参数在控制复合软土地基中具有临界值;(3)CFG桩复合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敏感性因素依次为:CFG桩参数、CFG桩径、CFG桩长、CFG桩间距、褥垫层厚度。研究结果可为复合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CFG桩是一种复合型地基桩,其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并且沉降幅度较小.以漳州市东环城路及其接线工程A1合同段为例,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方式及沉降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CFG桩沉降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类似工程CFG桩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铁路软土地基加固CFG桩施工技术,论文结合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加固CFG桩参数设计原则与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依托实体工程,应用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加固施工过程中,并对软土地基加固后的沉降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取CFG桩设计参数,并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CFG桩基加固技术有效改善了软土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减少了软土地基在后续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沉降,确保了铁路路基沉降满足设计要求,从而提高了铁路的运行舒适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机场改扩建工程中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为对象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客观基础地质条件对地基荷载状态下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首先,在考虑地质条件和荷载对CFG桩复合地基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CFG桩的布置和参数范围,在具体施工阶段,从施工设备选择、施工材料控制、施工操作执行等部分进行细化。然后,通过实验法验证了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设计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作用荷载相同的前提下,不仅沉降位移实现了快速收敛,且最大沉降位移也仅为8.20mm,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由此可知,CFG复合地基施工技术具有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等优势,符合建筑基础的稳定性要求。考虑土层的厚度、性质、力学性能等因素,合理布置CFG桩,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3):131-136
为研究CFG桩对大型油罐软弱地基的加固机制,利用FLAC3D模拟分析CFG桩复合地基倾斜、沉降和加固特性,并采用单一变量法分析不同参数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能够有效地限制罐体的平面倾斜、非平面倾斜、平面沉降和非平面沉降,并有效地限制上部荷载的作用范围和地基隆起的产生;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地基底面处;CFG桩复合地基中,桩长和桩间距是控制竖向沉降和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岳银生 《四川建材》2006,32(5):112-114
本文介绍了广东渝湛高速公路CFG桩、砂桩联合加固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效果。采用砂桩、CFG桩联合加固处理,具有沉降小、稳定性好、工期快等优点,对于CFG桩、砂桩联合地基处理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岐峰军 《山西建筑》2011,37(18):143-145
结合工作实践,从路基地基处理(CFG桩)、路堤填筑、过渡段施工、路基边坡防护、基床表层施工、沉降观测等几个方面总结了350 km/h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以积累相关施工经验,同时推广CFG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带帽CFG桩复合地基应用于高速铁路处理深厚软土地基工程中,其设计有别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工民建房屋建筑基础为刚性基础,而铁路路基直接承受上部路堤的自重和列车运行产生的动荷载为柔性基础。因此,对于柔性基础条件下CFG桩桩帽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的优化十分有意义。在现场载荷试验过程中利用橡胶板模拟高速铁路的柔性路基基础,通过改变褥垫层厚度,研究桩帽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及桩土荷载分担特性。  相似文献   

13.
雷长顺  肖世伟 《山西建筑》2012,38(3):146-148
首先分析了高铁路基管桩处理后沉降计算理论模型,比较了常规桩基础与复合桩基的沉降计算差异,并确定按照常规桩基础对管桩进行沉降计算,然后按照常规桩基础对使用不同桩长、桩间距及桩径处理后路基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表明使用管桩进行加固可以有效的控制路基的沉降量;桩径对沉降影响不显著;桩间距对沉降影响明显;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桩长对沉降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结合沪宁城际铁路CFG桩网复合地基试验段和京沪高铁砂桩网复合地基昆山试验段,在现场试验断面埋置土压力盒、沉降计和孔隙水压计等监测仪器,获取地基沉降、桩和桩间土压力、孔隙水压等监测数据,对比分析CFG桩与砂桩网在高速铁路地基工作性状及工后沉降控制效果中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CFG桩网和砂桩网联合堆载预压均可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后沉降控制要求,CFG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总量与沉降速率均小于砂桩网复合地基,且收敛速度快;受桩刚度差异的影响,CFG桩网复合地基与砂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前者桩土应力比随着路堤填筑加载而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后者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呈波浪形变化;CFG桩网地基超孔压消散速率远小于砂桩桩网地基的超孔压消散速率;在施工工期较短的情况下,与砂桩网复合地基相比,CFG桩网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工后沉降控制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贾文龙 《山西建筑》2011,37(7):128-129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加固工程,总结了CFG桩网结构的材料配比及施工工艺,并通过现场试验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得出CFG桩复合地基能够有效控制工后沉降,且加固效果明显,承载力提高较大,是处理客运专线软土地基的最佳工法。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工艺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力忠 《山西建筑》2010,36(27):273-274
针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危害,结合工程实况,对塑料排水板,浆喷桩,CFG桩三种常用的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措施进行了介绍,具体阐述了各种工艺的施工工序及要点,以期有效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等危害,提高路基强度。  相似文献   

17.
姚洋 《山西建筑》2010,36(33):105-106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在高速铁路施工中采用CFG桩加固软弱地基的施工方法,并简要归纳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和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措施,为CFG桩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杨东  蔡俊辉  蔡俊坡 《山西建筑》2010,36(30):88-89
结合温福铁路连江车站的建设,主要介绍了CFG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工序以及CFG桩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CFG桩在软土地基中施工速度快,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高,地基沉降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金忠  周鑫 《山西建筑》2007,33(28):127-128
介绍了CFG桩在福建宁德地区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施工工艺参数的取得及施工的整个过程,并提高了施工注意事项,旨在对铁路软土路基处理中CFG桩的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宏海 《山西建筑》2010,36(28):263-265
结合高速铁路CFG桩设计与施工经验,通过一系列CFG桩施工工艺跟踪试验研究,叙述了高速铁路CFG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得出了各项指标控制范围,从而完善高速铁路CFG桩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