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低浓度工业钛液水解所制的偏钛酸为原料,采用L27(313)正交试验考察盐处理剂加量(锌盐、钾盐、磷盐)和煅烧段最高温度的正交交互作用影响,并进行金红石型钛白粉制备过程中盐处理煅烧工艺正交优化试验,检测所得样品的消色力、蓝相、亮度和粒度,并用SEM、TEM对煅烧样品进行表征。最佳盐处理煅烧条件为:锌盐加量0.30%,钾盐加量0.60%,磷盐加量0.12%,煅烧段最高段温度850℃。该条件下,所得金红石型钛白粉样品的消色力、蓝相、亮度值分别为1713、3.07、96.88,粒度为0.28μm。盐处理剂之间、盐处理剂与煅烧强度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彭大龙 《稀有金属》1994,18(4):313-324
钛白粉、金红石中TiO_2的螯合滴定彭大龙(昆明搪瓷厂650101)钛白粉、金红石中TiO_2的测定,一般用经典的硫酸高铁铵容量法 ̄[1]。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但由于需要特殊的玻璃器皿,且市场上不易买到,因而该法的使用受到限制。本文采用柠檬酸三钠置换...  相似文献   

3.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法优化实验条件,以分散剂、包膜量、pH值、包膜的速度为实验变量,用溶胶-凝胶法对金红石型钛白粉进行了氧化锆包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的检测,对包覆机制和包膜效果进行分析,得到了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单锆包膜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分散剂为0.19%,包膜量为1%,体系pH为9,滴加速度为6滴.min-1条件下,包覆效果较好;在该工艺条件下,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能形成连续、均匀、致密的膜层。  相似文献   

4.
以低浓度工业钛液所制偏钛酸为原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考察盐处理剂加量(锌盐、钾盐、磷盐)和煅烧段最高温度的正交交互作用影响,对偏钛酸进行粒度、XRD表征分析,并测试样品消色力指标,建立有效回归模型,预测钛白质量。最佳盐处理煅烧条件为:ZnO 0.36%,K_2O 0.70%,P_2O_50.20%,高温段煅烧温度850℃,试验值与预测值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钛工业进展》2014,31(3):46
<正>攀钢集团重庆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钛业)与攀钢集团钛白产品应用研究中心合作的研究项目"造纸专用高档金红石钛白产品开发"于2014年4月在重庆钛业生产线进行了工业试验,并一次性全流程贯通。在纸张中加入钛白粉,可使纸张具有较好的白度,且光泽好、强度高、薄而光滑、印刷时不穿透、  相似文献   

6.
《钛工业进展》2009,(1):25-25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广东省云安县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为契机,按照“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打造中国最大的硫铁矿制酸基地和华南地区最大的硫化工产业集群。全力支持惠硫化工基地建设,力争年产5×10^4t金红石型钛白粉项目和首条年产20×10^4t硫酸生产线在4月投产,  相似文献   

7.
8.
《有色冶炼》2009,(1):83-83
日前,济南裕兴化工厂搬迁改造100kt/a金红石钛白粉建设项目工程正式启动。据悉,裕兴化工金红石钛白粉项目一期建设投资15.8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总额5.01亿元,建设工期为14个月。到2009年6月份,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清洁文明的现代化工厂将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9.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 在低温条件下水解, 直接得到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通过对粉体进行XRD, TEM和BET等的表征表明, 四氯化钛的盐酸溶液在低温水解中直接生成金红石相质量分数高达99.24%的沉淀产物, 经干燥或进一步在较低温度(200, 300, 400 ℃)下煅烧即可得到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 制得的粉体粒子呈椭圆形, 粒径为10~30 nm, 且分散性好, 比表面积大.  相似文献   

10.
姜亚玲  张苏  杨钢 《云南冶金》2013,42(1):52-54,61
综述了钛白粉基料的后处理工艺及国内后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比国内外钛白粉后处理工艺技术研究现状。针对当前工业生产实际,提出了分级、包膜、洗涤等工艺上的改进,概述钛白粉后处理工艺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砂磨工艺参数对金红石型钛白砂磨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立式砂磨机对某金红石型钛白辊压初品进行砂磨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砂磨工艺为砂磨时间30 min,砂磨转速2 000 r/min,浆料浓度300 g/L,填充率65%,锆珠粒径1.8 mm。稳定性试验表明:该条件下试验重复性较好,砂磨浆料的平均粒径为236nm,且波动较少。粒径1.8 mm锆珠比生产现场使用的粒径0.6 mm锆珠砂磨效果好。试验结果对生产现场砂磨工艺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屏蔽紫外用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兰武 《钢铁钒钛》2003,24(2):49-51
以偏钛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抗紫外金红石纳米二氧化钛,着重研究了金红石促进剂添加量反应温度、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二氧化钛的晶型转化率、粒径的影响,并讨论了晶粒尺寸对紫外屏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亮 《四川冶金》2016,(4):90-94
通过对引起白色PVC型材红变的因素及金红石钛白粉在型材生产应用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进行分析,说明了引起白色PVC型材红变因素的复杂性,排除了钛白粉引起其红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钛渣杂质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利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描述了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杂质的浸出过程属于化学反应控制,浸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43.52 kJ/mol.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渣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改性渣中只含有金红石相和玻璃相,相比较改性前更加简单,有利于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低浓度工业钛液为水解原料,通过自生晶种热水解硫酸法工艺制备出金红石型颜料钛白。考察底水量、加料速率和熟化时间对金红石型钛白粒子形貌、粒径分布及颜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粒度测试、SEM、XPS、TEM及颜料性能测试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操作条件为底水量22%、加料速率8.3 r/min和熟化时间30 min,所得金红石型钛白粒度适宜、粒度分布较窄,颜料性能优良;水解条件对颜料钛白性能影响顺序为:底水量加料速率熟化时间。  相似文献   

16.
张书贤  马慧娟 《稀有金属》1992,16(5):337-342
通过改变气体组成、配碳比、催化剂含量,研究稀释氯气对人造金红石熔盐氯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氯气中的氧含量是影响金红石中TiO_2氯化率的主要因素;熔盐中碳含量对TiO_2氯化率的影响取决于稀释氯气中的氧含量;铁对金红石熔盐氯化的催化作用与熔盐中铁含量和稀释氯气中氧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高效开发利用江苏地区某金红石原生矿,确定合适的选矿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MLA、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该矿工艺矿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红石矿为榴辉岩型金红石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金红石、钛铁矿、石榴石、绿辉石,矿石中钛主要以金红石的形式存在,其次为钛铁矿,金红石含有铁、硫杂质及部分金红石与钛铁矿紧密连生或被石榴石、辉石等包裹,是造成金红石品位和回收率较低的主要因素;石榴石和绿辉石在矿石中嵌布粒度较粗,有利于有用矿物间的解离分选,该矿适合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和重选、磁(电)选、浮选等联合工艺来综合回收多种有用矿物。  相似文献   

18.
以攀西地区钛铁矿为原料,在常压下采用低浓度盐酸进行多级浸出生产人造金红石的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流程成功制备出了TiO2品位大于94%的人造金红石产品,同时解决了盐酸再生与再生酸循环利用衔接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制备晶种诱导低浓度钛液水解,实现了160 g/L低浓度钛液的水解,对硫酸法钛白生产具有良好的节能效应。通过对偏钛酸进行TG与SEM分析,确定了偏钛酸煅烧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制备晶种诱导水解工艺制备的偏钛酸具有高的转晶活性,可在不添加煅烧晶种的情况下850℃煅烧30 min即可完全转变为金红石晶型,晶种可进行长时间储存,容易实现工业化。研究了盐处理及煅烧参数对二氧化钛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磷含量有利于提高金红石干粉白度,过低的钾含量会造成粒子烧结从而大幅降低金红石干粉白度。优化的盐处理参数,K_2O 0.55%、P_2O_50.1%条件下以900℃煅烧90 min,可获得白度高、形貌较好、粒径均一(200~350 nm)的金红石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混晶纳米Ti O2,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获得了具有不同形貌的金红石型样品。借助DTA-TG技术确定所得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发生晶型转变的温度,在低于晶型转变的温度下焙烧系列纳米Ti O2样品,对样品用XRD、TEM、IR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缓凝剂的加入不利于金红石型Ti O2的形成,钛原料浓度增大使样品中金红石型的含量增大,反应初期氨水的加入可加快体系中锐钛矿型Ti O2的生成,反应时间和陈化时间的延长有利于锐钛矿向金红石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