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西铜矿资源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铜矿资源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江西省铜矿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划分的6个铜矿矿集区为基础,总结江西铜矿矿床类型、资源储量的分布、矿山资源利用现状以及铜资源储量的保障程度,对江西铜矿的产能趋势进行分析,剖析矿山未来对铜矿资源的需求,并针对江西铜矿的后续资源勘查区域进行分析,指出勘查方向及铜矿资源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境内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作者归纳分析了江西的铜资源成矿区,矿床类型及赋存特点,叙述了江西大型铜矿山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并对今后合理开发铜矿资源提出了对策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矿技术》2011,(5):185
据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网站报道,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会同湖北省厅储量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武汉对湖北省丰山铜矿、鸡笼山金矿两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进行了果报告终审、储量报告及经费总结报告审查。经估算,新增资源储量为铜12.76万吨、金0.94吨。其中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在黄石、宜昌、荆门等地组织实施了大冶铁矿、铜绿山铜矿等10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估算新增资源储量:铜55.26万t、铁矿石7 584万t、金41.19 t、磷矿石2.35亿t、石墨矿石  相似文献   

5.
在江西省钼矿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已发现和探明的钼矿产地59处为基础,厘定江西省钼矿矿床类型以及资源储量的分布,对矿山资源利用现状、产能趋势以及钼资源储量的保障程度进行分析,剖析矿山未来对钼矿资源的需求,并针对江西省钼矿的后续资源勘查区域进行分析,指出勘查方向,分析钼矿资源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紫金山金铜矿为金铜多金属矿床,矿体在空间分布上呈上金下铜的垂直分布,金矿产于600m以上的氧化带中,铜矿产于600m以下的原生带中。矿山经过生产进一步勘探,以及工艺技术不断进步,扩大生产规模,经济有效地利用低品位金矿资源。紫金山金矿已经成为我国采选规模最大、入选品位最低、矿石成本最少、基建投资最省的大型黄金企业,黄金全国单产第一。应用地质理论指导矿床勘查和评价,这是紫金山金矿资源利用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环节。矿石储量在实际生产中是保持动态的,随着生产能力的逐年增长,现场生产线的逐渐推进,矿岩界线以及矿岩储量基数也会适时变化。本文对金矿体矿岩变化规律作初步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铜资源稀缺且分布相对集中。建国以来,矿山铜产量增长迅速,但远不能满足下游行业需求;同时,我国矿山铜产业布局和精炼铜产业布局并不匹配,一些省区需大量外购铜精矿。本文基于资源、采选技术、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假设条件,考虑近10年实际产量变化趋势、保有资源储量的利用程度、主产区和资源集中区资源储量与产量的匹配度、资源禀赋条件、未来矿产资源需求量等因素对未来我国矿山铜的年供应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矿山铜供应能力增长潜力巨大,是未来我国铜矿资源供应的一个主要增长点;预计到2020年,我国矿山铜产量仍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此后,矿山铜产能增长受限,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全国正在开采利用的铜矿区734处.查明资源储量3948.357万t.约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55.17%。可利用的铜矿山354处。查明资源储量2396.37万t.约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33.48%。全国暂难利用的铜矿区338处,查明资源储量812.06万t,约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11.35%。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矿山有:青海赛什唐(金属量0.5万t/a)、黑龙江铜山矿区(矿石量50万t/a)、  相似文献   

9.
南美洲铜矿资源丰富,其铜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位于全球前列。近15年来,南美洲铜勘查投入也稳居全球首位,其经历了两次投资高峰,而近3年来,铜勘查投入逐年减少。由于全球矿业形势低迷,南美铜矿勘查投入可能会进一步缩水,但未来数年南美洲铜矿勘查投入占世界比例可能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矿山地质管理工作严格控制着矿山生产的各项指标,对矿山生产中各个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低品位矿(石)的回收利用。针对湖北省大冶市铜山口铜矿露天保有资源储量日益减少的问题,从铜山口铜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入手,提出了加强矿山露天采场的矿山地质管理,降低矿石贫化与损失的措施。通过利用本文提出的的插旗分区、分铲分运等技术方案的实施,从而充分利用了低品位矿产资源,增加矿山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大红山矿床铜铁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受投资、设备、技术,特别是铜金属市场价格低迷的限制,铜铁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早期铜资源利用率不足50%,铁资源仅利用了伴生在铜矿体中的部分。结合大红山铜矿的生产实际、工艺特点、矿体赋存条件,提出了先采矿柱,胶结充填后再采用空场开采嗣后充填方案,采用下向深孔侧向落矿空场法,将铜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铁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到50%以上,促进大红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卫 《煤炭技术》2013,32(4):126-128
河南省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造山带中,以小型及小矿为主。在卢氏、栾川一带多以伴生矿存在,向南至西峡、铜柏一带,则单一铜矿增多,总体上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由金银矿的共伴生矿产-铅锌铜多金属矿-单一铜矿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龙涛  余斌 《矿冶》2007,16(4):8-9,35
本文综述了铜矿山残矿的形成,提出了残矿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同时指出了我国铜矿山残矿资源化回收利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金岭矿区铁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利用山东本省的铁矿资源,解决矿石短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滇西北羊拉铜矿为金沙江构造带上发现的大型铜矿床,因为其经济价值巨大和产出背景的特殊,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上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特征和控矿因素分析,发现羊拉铜矿明显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控制。羊拉铜矿地质主要经历海西期海底火山喷发喷流沉积成矿,印支期至燕山期岩浆热液交代叠加富化形成接触交代型矿体,喜山期构造热液交代充填使矿体进一步富集,为典型的复合成因矿床。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了找矿方向,为区域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我国矿山固体垃圾对矿山环境、生态系统、国土建设造成的危害及其加剧程度,重点剖析了湖南柿竹园钨铋钼多金属矿、江西德兴铜矿、云南镇雄硫矿渣等典型矿山尾矿和矿渣的现状及资源潜力,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综合利用矿山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主要政策措施,并针对我国典型矿山固体垃圾的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空区时空分布复杂、地压显现严重是制约赣南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解决赣南地区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难题,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兼顾资源开采与隐患处理,提出了针对赣南地区 钨矿的采空区探测-微震实时监测-残矿协同回采(探-监-采)的协同开采关键技术方案,并结合赣南某典型钨矿开展了工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针对31132矿块空区复杂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三维精细探测技术为基 础精细化构建了整体地质模型和采空区模型,精确得到残矿形态与残矿量,矿量估算误差小于10%,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顶柱、底柱和间柱因地制宜制定了回采方案;残矿回采过程中建立了IMS微震监测系统,对31132 矿块采场的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协同应用空区封闭、胶结充填等方法处理空区,实现了空区隐患处理与残矿资源回收的有机统一,完成了31132采场顶柱残矿全部回收,并为间柱回采创造了条件。 研究结果可为赣南地区钨矿残矿资源安全、高效、协同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阿富汗卢格尔省某铜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富汗卢格尔省某铜矿被认为是世界上尚未开发的第二大铜矿。20世纪70年代初,由前苏联完成的对该矿中央矿区和西部矿区的地质勘查工作,查明铜矿矿石量7.05亿t,铜金属量1100万t,为特大型铜矿床。本文对该矿床开展了旨在指导矿石选矿工艺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确定合理的矿石加工工艺流程提供基础的矿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某矿床铀矿石中黄铁矿含量较低,为提高矿石的生物可浸性,需选择并添加一种便于浸矿菌利用的黄铁矿。本文利用某铀矿富集得到的嗜酸性浸矿菌B3mYP1Q-C,对3种不同产地的黄铁矿进行黄铁矿利用摇瓶试验,试验所用混合菌群B3mYP1Q-C对选取的3种外源黄铁矿均可利用,但利用率差别较大,江西某铜矿黄铁矿精矿的利用率最高;同时,经过设置添加含氟矿石对照试验组,证明了含氟铀矿石会影响微生物菌种活性,亦会降低微生物对黄铁矿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