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对配电网接地方式和接地故障处理问题的重视,国内部分配电网出现了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方式,给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能实现多数接地故障自动熄弧与永久接地故障的可靠保护,兼顾了2种接地方式的优点。但频繁投切并联小电阻可能造成过电流冲击,且考虑到并联电阻热容量限制与建设维护成本,应尽可能减少电阻投入次数。提出一种接地故障灵活处理策略,首先利用故障自身电气量实现接地选线,并对该结果进行可信度评估,仅在过渡电阻低于设定标准且选线结果不可信时,投入并联小电阻进行二次保护。该策略能有效减少并联小电阻的投入次数,节约成套装置的建设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2.
基于参数辨识的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参数辨识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以消弧线圈接地电网故障零序全波等效电路作为辨识模型,将故障距离、过渡电阻、对地电容作为模型的未知参数,利用该模型所反映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压、电流时域关系构造参数辨识目标函数,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进行最优参数求解,得到故障位置到母线端的距离。对于带分支线路的情况,在参数辨识测距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推理判断逻辑,提高了测距方法的适用性。所提出的测距算法可集成在故障选线装置中,无需增加额外设备即可实现故障选线、测距一体化功能。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测距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方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分析其运行原理和选线电阻选择的依据,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ATP)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的接地方式能较好地避开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适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混杂的配电网。  相似文献   

4.
5.
我国中压配电网的短路故障类型80%为单相接地故障,由于非有效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能够持续运行1~2 h,所以针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的单相接地故障模型的分析十分必要,通过建立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在金属性接地、高阻接地以及中间状态下的不同过渡电阻等情况,利用ATP/EMTP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6.
注入方波信号的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注入方波信号的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通过从故障相电压互感器向系统注入一特定频率的方波信号,探测各支路零序电流,并分析其基波与3次谐波电流幅值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故障线路。详细分析了注入方波信号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原理并提出了选线判据。模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准确、稳定、快速地实现故障选线,检测精度高且能有效...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在中压电网系统中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及作用,消弧线圈的熄弧原理及熄弧特性。消弧线圈在电缆网络及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9.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以实现自动熄弧与永久接地故障的可靠保护,兼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两种方式的优点。但在高阻接地故障时投切并联小电阻可能造成零序电压低于保护装置启动阈值,从而造成保护装置误动,甚至可能加剧故障。为此,提出一种高阻接地故障时并联小电阻投入的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阻接地故障时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的特征。其次,根据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夹角的异同提出并联小电阻装置退出的判据,据此也提出一种线路故障的保护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中值电阻接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故障选线是小电流接地系统长期以来的一个难题。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特点和带来的选线问题,提出了消弧线圈并联中值电阻接地的方案。经验证,该方案不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能快速、准确地选出故障线路,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配电网多为树形结构,分支多,单端定位或双端定位方法都很难准确定位故障。针对B型行波和配电网树形结构,提出了一种多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接地故障时刻产生的行波第1波头到达配电网线路各末端的时刻进行故障定位。利用行波故障定位基础理论,建立了多端行波故障定位的理论依据,考查了定位方案在配电网中的优越性。采用ATP仿真软件和MATLAB软件对该方案在配电网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中,多端行波定位法只利用接地故障初期很短时间内的暂态行波信号,接地故障后期的故障发展情况对开始的暂态行波信号并无影响,所以运用多端行波定位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  相似文献   

12.
配电网混合线路单端行波测距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利用线路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实现配电架空线与电缆混合线路单端测距的方法。该方法分2步确定故障点:首先根据故障行波的传播特性,提出新的判据以确定故障区段,此判据根据特征波的逻辑运算结果确定故障区段;然后在定段的基础上再实现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部分中压配电网采用单相配电的方式以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但是含单相配电支路的配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行波传输过程相对复杂,影响了行波故障测距的准确性。文中深入研究了含单相配电支路的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行波传输机理,具体包括相模变换、不同模量的传输速度,以及单相配电支路分界处的传输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线模、零模分量传输时间差判定故障位于单相配电支路或三相配电支路,以及准确的故障测距方法。EMTP/ATP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配电网网架的加强,线路增长,分支线路增多,线路变得复杂,用传统的巡线方法找出具体故障点的位置非常困难。开展配电线路故障测距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由于配电网有大量分支,利用行波进行配电网故障测距时,接地故障点的反射波混杂在由线路的分支节点和许多端点造成的众多反射信号中。通常的方法很难识别出来自故障点的反射信号。因此,排除噪声干扰并提取有用的行波信号是精确测距的关键。在现有的行波测距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配电网行波故障测距方案。在利用数学形态学对采集到的行波数据进行滤波后,利用多分辨形态梯度变换提取行波波头的模极大值,进而确定故障点。通过仿真分析和现场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图论的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新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配电网结构复杂,分支多,故障点定位困难。传统基于输电线路单端或双端信息的故障定位算法难以满足配电网高精度故障定位要求。提出了基于多端时间信息的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新算法,构建了配电网关联矩阵和距离矩阵,给出了故障分支的判别方法;基于二叉树模型,根据配电网末端的行波到达精确时间信息和配电网拓扑结构矩阵,剔除无效行波波头时间,综合利用有效的行波波头时间信息,实现配电网故障的实时精确定位。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配电网故障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6.
王拓  刘俊涛  王赢 《电气开关》2007,45(3):20-21,25
利用小波变换的性质及暂态电压行波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关系,并通过比较波头极性,准确捕捉初始行波与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到达时刻,确定行波运行时间,完成故障测距.并通过仿真证明了测距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行波故障定位中小波基的选择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在分析行渡信号奇异性的性质和小波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奇异信号检测中小渡基的选择原则,针对行波信号中出现的2种不同类型的奇异信号分别选出合适的小波基。对于突变奇异信号,使用Gaussl小波能取得较好的检测与定位效果;对于缓变奇异信号,则应选择消失矩为2的Mexican Hat小波。EMTP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小波基具有很强的检测能力和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从理论上简单阐述了一种关于广义线性相位的紧支撑的双正交小波的构造.然后针对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行波故障测距的特点,避免在运用多尺度小波变换检测行波波头时出现相移,将该小波用于对故障信号进行分析.分别对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三相短路等几种情况进行仿真实验,得出具有广义线性相位的紧支撑的双正交小波在输电线行波故障测距中有很高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高压电缆护层交叉互联时的行波故障测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采用三相护层交叉互联方式的高压电缆线路的行波测距方法,讨论了裸露高压电缆(电缆沟或隧道敷设)的相量参数和模量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模量参数的特征,将电缆中的模量分为内模量和外模量,分别计算了直埋电缆和裸露电缆的内、外模量波速,计算表明裸露电缆的外模量波速高于内模量。电缆护层交叉互联时,内、外模量会因行波折反射而相互转化,波速较快的外模量会对内模量波头造成干扰,给裸露电缆的双端行波测距造成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采用三相芯线电流之和作为行波测距信号,可有效消除外模量干扰,大大加强内模量波头特征,有利于提高行波测距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