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杯纺纱机地吸风道一般是设计在车肚内,这种设计比较简洁,但也有不少弊端,主要是由于棉条桶的阻碍,日常观察、检查很不方便。我厂转杯纺车间的FA601型转杯纺纱机,数次因车头失火传入地沟,在地沟积杂处产生阴燃现象,又无法查看清理,只有水冲,水冲后,沟底又积水,严重影响了生产。今年初,我们对转杯纺地吸风道进行了改造,把风道从车肚移到了弄档中。从投入生产到现在,已运行五个多月,效果良好。地沟的改进设计布置如图1。如图1所示,(1)把原在车肚的地吸风道,移到了两台转杯纺之间弄档上,两台支风道合并为一条支风道;(2)机台的车头、车尾风道…  相似文献   

2.
发展我国高档次转杯纱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引 言  在新型纺纱体系中转杯纺发展最快 ,技术比较成熟 ,纺纱质量好 (条干均匀、纱疵少 ) ,最终产品受到市场欢迎。由于转杯纺纱可取消粗纱及络纱工序 ,缩短了工艺流程 ,为实现纺纱自动化提供有利条件 ,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全世界目前约有 80 0万头转杯纺 ,美国有 90万头 ,其转杯纺产量约占纺纱总产量的 42 % ,预计 2 0 0 0年后转杯纺产量的比例要突破 50 %。高级转杯纺纱机生产的转杯纱大多用于针织及机织。德国赐来福全自动络纱机生产的纱 42 %用于针织 ,58%用于机织 ;美国约 72 %的转杯纱用于针织。从发展趋势看 ,转杯纱今后…  相似文献   

3.
F1603型转杯纺纱机的性能及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士合 《棉纺织技术》2000,28(2):49-49,50
目前 ,转杯纱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纺织厂家选择机型时如何做到先进与实用、性能与价格的高度统一 ,是转杯纺纱能否达到质优价廉的关键。经综合考虑 ,我公司选择了F1 60 3型转杯纺纱机 ,第一期购置了两台 ,安装调试后已正式投入生产。1 技术特征F1 60 3型转杯纺纱机是一种新型的自排风式大锭距 ( 2 0 0mm)转杯纺纱机 ,是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FA60 1A 2 0 0K型转杯纺纱机的基础上 ,消化吸收了BD2 0 0RC型机和BD D1型机的优点后 ,于 1 997年 1 0月开始定型生产的设备。F1 60 3型转杯纺纱机具有以下特点。( 1 )适纺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聚酰亚胺纤维的可纺性,扩大转杯纺纱产品种类,用DHU Z01型转杯纺纱试验机纺棉型聚酰亚胺纤维,在对分梳辊和假捻盘组合进行优选的基础上,使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转杯纺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转杯纺纺制棉型聚酰亚胺纤维纯纺纱工艺可行,OK40型分梳辊和陶瓷螺旋假捻盘组合试纺的纱线性能优良;转杯纺工艺中影响纱线质量的因素顺序及其工艺参数为,捻系数(370)、分梳辊转速(6 kr/min)、转杯转速(45 kr/min);除此之外,假捻盘、分梳辊等器材专件的类型也是影响转杯纺纱线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厂有捷克产BD200SN型转杯纺纱机5台,除1台引纱罗拉带沟槽外,其余均为光面罗拉。根据市场调研、预测,我厂研制开发80/80tex牛仔布,为满足质量标准,采用转杯纺纱进行试织。根据工艺要求改车试纺,经测试成纱条干水平均达不到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设备上查找了影响成纱条干水平的因素。(1)纺杯凝棉槽有毛刺、硬伤,凝棉槽积杂多,造成条干不匀。(2)分梳辊齿条磨损,齿尖钝锉,齿条嵌花,影响分梳效果。(3)龙带打滑,分梳辊转速降低,纤维开松及转移不良。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组织维修工对纺杯、分梳辊进行了全部拆检,个别部件进行了更换,经同…  相似文献   

6.
《毛纺科技》2021,49(3)
为改进转杯纺转杯的机械力学性能,针对自排风式转杯结构,开发了基于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APDL)的参数化有限元建模程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优化数学模型。以滑移面角度α为设计变量,通过随机搜索算法实现了转杯关键性能参数的动态优化,指出:当α采样计算值为17.22°时,转杯静动态力学性能达到最优,不仅将基频f_1提高了6%,而且在有效范围内减小了最大应力S和最大位移d。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排风孔数量对转杯抗振性能影响明显,且采用6孔或7孔结构时,更有利于综合发挥转杯工作效能。为转杯纺纱工艺改进和转杯设计选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纺织器材》2009,36(4):58-58
西安远大新型纺机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为进口转杯纺纱机制造国产化配件的企业,其主打产品为转杯纺织机支撑轮(托轮片),并已广泛应用于引进德国赐来福Autocoro转杯纺系列机型和瑞士立达Rieter转杯纺系列机型。最近成功开发出适用于瑞士立达R40型转杯纺纱机的磁性支撑轮,经用户使用后效果良好,现已批量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8.
探讨转杯纺纺制精梳彩色棉针织用纱的生产工艺.选用配比为75%的棕色棉和25%的本白棉混和纺制了24 tex针织用精梳转杯纱,对精梳落棉率、分梳辊速度、转杯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试验,并对精梳彩色棉转杯纱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梳落棉率为23%、转杯纺分梳辊速度为6 700 r/min、转杯速度为42 000 r/min时,精梳彩色棉转杯纱质量好,其质量优于普梳彩色棉转杯纱和普梳彩色棉环锭纱.认为在转杯纺纱机上开发精梳彩色棉细号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纺织导报》2022,(6):73-74
<正>TQ纺杯是ProFiL纺杯系列(图1)的新成员,能够以更低的能耗实现更高的纺杯转速。改进优化后的纺杯几何形状可提升纱线质量指标、降低纱线断头率并易于接头,从而提高转杯纺纱机的整体性能。近60年来,Suessen(绪森)作为转杯纺纱工艺领域的专家,多次凭借纺纱箱等创新开发为转杯纺纱行业作出贡献。2000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自排风式转杯和抽气式转杯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设计、有限元建模及仿真计算,深入研究了转杯的机械力学性能。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抽气式转杯相对于自排风式转杯具有更优的动态特性,两种转杯的振动变形薄弱部位均位于上壁杯口处;自排风式转杯抗振性能会随着排气孔数量增加而减弱,且选用6孔或7孔结构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转杯工作效能。不同滑移面角度下的转杯应力分析结果显示,当自排风式转杯和抽气式转杯滑移面角度分别为24.5°、17°时,应力集中对杯体结构强度影响最小,有利于延长转杯工作寿命,可为转杯选型和气流纺纱工艺优化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如今转杯纺的规模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转杯纺纱机上如何有效控制纱疵,提高纺纱质量,似乎还重视不够,事实上,除了引进转杯纺纱机上配电子清纱器以外,国产转杯纺纱机上配电子清纱器的很少。两年来,根据生产需要,我们为纺织厂在转杯纺纱机上安装了QSD8型电子清纱器。经过较长时间的连续运行,电子清纱器性能稳定,工作可靠,能有效地控制纱疵,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了转杯纱的竞争能力。因此,转杯纺纱机加装电子清纱器是非常必要的。(1)转杯纱纱疵的频率分布通过对纯棉普梳转杯纱纱疵进行测试分析,初步能得出各类纱疵的相对频率分布:短粗节( 100%…  相似文献   

12.
转杯混纺纱不仅具有耐磨性好、弹性足、抗起毛起球的优良性能,而且纺纱效率高。为了探讨不同假捻器对山羊绒/棉转杯混纺纱性能的影响,在RFR30转杯纺纱机上使用不同假捻器、转杯进行纺纱,测试并比较转杯纺山羊绒/棉混纺纱(混纺比12/88)的纱线性能。结果显示:对于线密度为23 tex和30 tex的山羊绒/棉混纺纱,盘香式陶瓷假捻器比4槽金属假捻器与光滑金属假捻器纺制的混纺纱线的毛羽少、强力高、条干CV值低。U型转杯混纺纱线毛羽较多,V型转杯纺混纺纱线条干较好。采用盘香式陶瓷假捻器,随着转杯速度的增加,纱线条干CV值增加、强力减小。山羊绒/棉纤维转杯混纺纱的实际纺纱线密度小于理论纺纱极限线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前转杯纺纱机纺制的纱都是Z捻纱 ,从国内外的技术资料中尚未见到转杯纺纱机纺制S捻纱的报道 ,那么在转杯纺纱机上能否纺制S捻纱呢 ?我们先是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后又通过较长时间的试验 ,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在转杯纺纱机上纺制S捻纱主要需解决两大问题 :( 1 )对纺杯座作必要改造 ;( 2 )地道内应增大风量 ,提高负压。若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 ,转杯纺纺制S捻纱就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就对此作一扼要分析和探讨。1 纺杯座的改造在转杯纺纱机上纺制S捻纱主要是受纺纱器的制约 ,因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大多数型号的转杯纺纱机都装配着…  相似文献   

14.
刘晨芳  徐剑桥  汪军  陈霞  江慧 《纺织器材》2023,(1):26-29+33
为探究环保转杯牛仔纱的外观颜色规律,减少牛仔面料生产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以黑色粘胶条子和白色粘胶条子为原料,在双分梳转杯纺试验机上纺制黑白颜色纤维比例相同、纤维混合次数不同的双分梳转杯纺牛仔纱;详述实验方案及实验用纺纱工艺,利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探索纱线外观及结构;验证不同纤维比例、不同织造工艺条件下的牛仔面料风格。指出:双分梳转杯纺牛仔纱外观颜色沿轴向间隔分布且具随机性;当黑白2种颜色的纤维比例均为50/50时,大直径转杯所纺纱线较小直径转杯所纺纱线,黑色纤维更多地分布于表面;在相同转杯周长中白色纤维比例沿纱线轴向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双分梳转杯牛仔纱外观颜色分布不匀是由于2种纤维在转杯中混合不均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Autocoro转杯纺纱机推向市场以来,已在世界各地售出了200多万头Autocoro转杯纺锭子。如果这些转杯整天不停地运转,则它们每小时可生产1 000_t支数为12 tex~145 tex(Ne 4~Ne 50)的纱线。包含在纺纱盒和纺纱元件中的转杯纺技术对于所生产的纱线质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为了优化所生产的转杯纱的强度、伸长和均匀度,并同时提高其产量,已经新研制出了用于Autocoro 288机和SE10型纺纱盒,其最高转杯速度达150000  相似文献   

16.
BT903型转杯纺纱机的性能及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BT90 3型转杯纺纱机是瑞士立达公司继BT90 2型转杯纺纱机之后推出的新一代转杯纺纱机。 2 0 0 1年 3月 ,我公司为充分发挥前纺设备的潜力 ,继 1 999年引进 2台 (2 4 0头 /台 )BT90 2型转杯纺纱机之后 ,再次引进了BT90 3型转杯纺纱机 ,现将其性能和生产情况作一介绍。1 主要技术性能与BT90 2型转杯纺纱机相比 ,BT90 3型转杯纺纱机的性能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改进。(1 )工艺信息化系统功能更加扩大。工艺、电子清纱、接头参数的调整全部通过操作面板完成 ,所有的工艺参数在纺纱过程中受到监控 ,错号纱的情况得以减少 ,并可对轮班…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转杯纺纱的成纱质量,选取长丝牵伸倍数、捻系数和转杯速度3个主要参数作为转杯纺涤纶长丝8.33 tex纱工艺的优化变量,选择断裂伸长率和条干不匀率作为响应变量;通过采用Box-Benhnken方法,建立预测回归模型,详细分析了各参数对成纱质量影响的显著性,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优化后得到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指出:3个参数影响断裂伸长率和条干不匀率的主次排序分别为转杯速度大于长丝牵伸倍数大于捻系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长丝牵伸倍数为1.11、捻系数为450、转杯速度为131.4 kr/min。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转杯纺纱速度的不断提高,手工接头已不能适应转杯纺纱的高速化发展。国外已经为高速的转杯纺纱机配置全自动接头机构或半自动接头装置。国产转杯纺纱机的转杯速度提高较快,但转杯纺纱接头技术远远落后国际水平,现有的国产转杯纺半自动接头装置均不能满足高支高速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转杯纺的手工接头、进口转杯纺纱机的半自动接头装置和全自动接头机构及国产转杯纺半自动接头装置接头过程的对比分析,探讨国产转杯纺纱接头装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转杯纺不锈钢丝包芯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转杯纺不锈钢丝包芯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转杯纺不锈钢丝包芯纱的生产原理,通过对转杯纺纱机进行改造并正确配置不锈钢丝喂入张力、分梳辊转速、转杯直径及转速、捻系数、阻捻盘规格以及卷绕张力等工艺参数,最终成功纺制出36.4 tex(33.3 dtex)转杯纺不锈钢丝包芯纱,该纱包芯效果良好,条干均匀,强力较高,毛羽较少,质量达到了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20.
秦贞俊 《纺织器材》2013,40(Z1):61-62
转杯纺纱技术近40年来发展很快,从20世纪末到现在,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光电技术与转杯纺纱技术的结合,转杯纺纱机已发展为自动化水平高、车速高、产品质量高以及产品适用范围广的高科技纺纱机,进而形成了以转杯纺纱机为主的短流程纺纱体系。十二五期间我国努力发展高档转杯纺是形势需要,也是把我国建成世界纺织强国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尽快发展高档转杯纺,建立起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转杯纺纱工业体系,为我国的转杯纺纱及其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