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视觉训练是指利用光学或心理物理学等方法,对眼睛视觉系统(包括调节、辐辏、眼球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运动)产生一定的认知负荷(通常这一负荷高于日常需求),从而提高视觉系统的视觉功能,视觉舒适度,达到改善及修复双眼视异常的目的。1视觉训练的发展历程视觉训练最早被称为"正位视"。它的发明者是法国著名的眼科学医生Javal教授,最初被用来替代手术,消除斜视和其他双眼视、双眼运动的异常。Javal的父亲是一位内斜视患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集合不足双眼视异常的患者进行视觉训练,观察双眼视的恢复及视疲劳的缓解情况,探讨视觉训练治疗患者集合不足及缓解视疲劳的疗效。方法:收集视光门诊集合不足双眼视异常患者36例,完成训练的31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15岁。首先请患者填写症状问卷调查表,然后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最后进行屈光检查和双眼视功能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针对个人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随访观察3到6个月,复查屈光度和双眼视功能。结果:集合不足的改善率为77.42%,视疲劳的缓解率为83.33%。结论:视觉训练治疗患者集合不足及缓解视疲劳症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双眼视异常有视疲劳症状的患者进行视觉训练,观察不同年龄患者双眼视的恢复及视疲劳的缓解情况,探讨视觉训练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缓解视疲劳的疗效。方法:收集视光门诊双眼视异常视疲劳患者97例,完成训练的73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43岁。首先请患者填写症状问卷调查表,这些有疲劳症状的患者的问卷分数都大于等于16分。然后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最后进行屈光检查和双眼视功能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针对个人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随访观察1到6个月,复查屈光度和双眼视功能。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视疲劳的缓解率明显不同。结论:视觉训练缓解视疲劳症状疗效较好,但对不同年龄患者效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视觉训练也称为视觉治疗,是通过光学、心理物理学等方法,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特定的视觉状况,因人而异制定出一系列训练方案,通过训练产生对视觉系统(包括调节、辐辏、眼球运动等)一定的认知负荷(这个负荷一定要高于日常需要),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的适应能力。如同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运动功能,通过训练双眼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两者的协调性可以显著提高视力、增进视觉技巧、开发视觉潜能、改进视觉功能,从而治愈视疲劳、眼球运动障碍、阅读障碍等双眼视觉疾病,达到舒适、协调使用双眼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对视力的矫正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视觉日益增长的需求,视功能的检查越来越重要,与视觉相关的症状出现的原因有屈光不正、眼病和双眼视功能的异常,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正确地测量眼位,掌握调节和聚散功能测试的方法,检查眼球运动,分析注视视差和进行双眼物像大小的测量。本文主要是综合介绍调节和聚散功能的检查方法,并通过几个实际案例分析调节和聚散功能和日常生活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视觉训练最早是由法国著名医生Javal教授发明的,最初是用来代替手术,消除斜视和其他双眼视、双眼运动的异常。而在近几年,验光师加大了对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对双眼视功能的训练也成了近期的主要研究课题。1双眼视的定义双眼视(Binocular Visual)的科学定义:外界物体的影像分别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主要是黄斑部),神经兴奋沿知觉系统传入大脑,在大脑高级中枢对来自双眼的视觉信号进行分析,并综合成一个完整的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双眼并不是简单的单眼视觉叠加,而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立体视觉感受,建立在双眼调节功能和运动功能基础上的复杂工作。针对调节所做的检查包括调节广度、调节灵敏度、调节反应及正负相对调节;针对聚散功能所做的检查包括集合近点、远近的聚散能力、聚散灵敏度测量等多项检查。以下将以双眼视的综合分析法对一例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诊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8.
双眼视功能包含着两大方面:一是保持双眼调节及眼球运动同时协作的功能,另一是大脑中枢性双眼融合功能。本文主要讨论第一方面所引起的症状。眼睛在看不同物体时,都要通过眼肌的协调运动,尤其在看近处物体时,出现近反射三联动现象(包括眼的调节,集合,瞳孔缩小),其中调节与集合的协调作用更为突出。但三联动的有机运动往往并不协调,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由于睫状肌调节状况不良或眼外肌的协动不良会出现许多双眼视异常,如调节过度、呆滞、集合不足、集合过度、散开不足、散开过度等现象。这样在双眼视觉工作中很难  相似文献   

9.
在近距离工作中,想拥有清晰舒适的视觉,在有正常的眼球生理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还需要有正常的集合和调节功能。在视光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眼部无器质性病变,近距离工作时常出现头痛、眼睛酸胀、复视、视物不清、视疲劳等症状,经过屈光检查及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和分析后,发现这些症状多为集合不足导致。集合不足引起的近距离工作困难问题常见有3种类型:单纯集合不足、调节不足引起的集合不足、集合不足引起的调节过度。以上3种异常状态通常可以通过视觉训练进行改善,从而获得清晰舒适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8~22岁在校大学生中的近视性屈光参差者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以研究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患者双眼视功能是否存在障碍,并对其异常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改善其双眼异常的协动参数,提高屈光参差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组(1.00D≤双眼等效球镜差值<2.50D)、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差值≥2.50D)及对照组(双眼等效球镜差值<1.00D),每组各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和立体视锐度三项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三组调节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9,P=0.820);调节灵活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38,P<0.001),并且近视性屈光参差度数越高,调节灵活度越低;立体视锐度在对照组、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及高屈光参差组正常的比率分别为96%、82%、48%,三组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近视性屈光参差的程度加大,对双眼视功能的损害也随之加重。尽管调节幅度没有差异,但调节灵活度和立体视锐度均出现有意义的统计学差异,表明双眼视功能参数的改变与近视性屈光参差存...  相似文献   

11.
双眼视机能障碍包括屈光不正、斜视、弱视、抑制、不等像、旁中心注视、异常视网膜对应、调节功能障碍、集合功能障碍、眼球震颤等。可见,屈光不正仅仅是双眼视机能障碍中的一项。然而,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近视人群双眼视异常中集合不足的发生状况以及各项异常参数的分布比例,并分析不同屈光度类型的集合不足发生比例。方法:选取79名,年龄18~38岁的近视患者,通过眼科检查排除眼部疾病,使用综合验光仪检测双眼视功能,包括远距离隐斜,近距离隐斜,近距离正/负融像破裂点、恢复点,调节反应(BCC),正/负相对调节,集合近点(NPC)。将检测数据根据Morgan正常值和Sheard准则进行双眼视功能分析,判断是否为集合不足,并计算发生率。结果:近视人群中,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36.71%,集合不足的发生率为22.78%,集合不足在集合功能异常的占比为62.07%,集合不足在中低度近视发生率为13.72%,集合不足在高度近视发生率为39.28%。结论:近视人群中集合不足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高度近视的发生率高于中低度近视的发生率。集合不足可能导致视疲劳和功能性视力下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双眼视集合功能的检测和分析,特别是集合不足。对于存在集合不足的患者应给予准确的屈光度并进行系统的视功能训练,从而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加精确、舒适、稳定的视觉健康。  相似文献   

13.
1引言弱视和斜视是常见的视觉功能异常疾病,一直以来,对其治疗法的研究持续不断。近年来,尤以视觉功能训练(VT)的应用备受关注,多方医疗及社会机构对其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报告中可见其疗效确切和显著,在业界得到充分肯定。视觉功能训练是根据患者的视觉功能异常状况,通过一系列方法,从视敏度、调节、集合功能、眼球运动等多方面进行训练,具体因人而异,可使视力提高、增  相似文献   

14.
正人的两只眼睛并不是简单的单眼视觉叠加,而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立体视觉感受,建立在双眼调节功能和运动功能基础上的复杂工作。针对眼部调节、运动功能所做的检查即为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NRA、PRA、BCC、聚散能力测量等多项检查。国际上,"双眼视功能检查"已成为验光配镜的一项重要内容。眼科专家也一直强调:不做双眼视功能检查,您的配镜可能不准确。  相似文献   

15.
人们想要看清周围的物体,不仅要具有正常的眼球生理解剖结构,同时还需要正常的调节和集合功能参与。在视光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患者:验光时发现矫正视力不良,而屈光不正度数与其相应的矫正视力不匹配。眼科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也没有弱视危险因素,部分患者散瞳验光时视力正常,但瞳孔恢复后矫正视力不佳(我们称之为功能性视力不良)。而经详细的双眼视功能检查后发现,多数此类的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调节或集合功能障碍。对这些视力患者进行阶段性的视觉训练,包括调节和集合功能训练,发现他们的矫正视力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8调节训练的应用 8.1远视眼 远视眼就是眼球屈光力小于眼球轴长需求的一种屈光不正相。对而言,远视眼本来的调节能力已经比正视眼、近视眼要强。但是对远视度数较大的眼球而言,由于眼轴长度的补偿需求,眼睛的自然调节能力还明显不够。中度以上远视眼的这种调节能力不够,我们一般需要使用凸透镜来补偿调节:戴远视眼镜。现在,随着视功能训练理论的提出和临床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能够看清外界物体,动用了眼的各种机能,然而为了能注视任何方向、任何距离且同时维持双眼单视,就必须具备高度准确及完全协调的机制。当一物体由远向近移动时,为了维持双眼视物位置不变,双眼必须同时内转,这样物像又回到黄斑处;当一物像由近到远时,双眼必须同时外转,此现象为集合和发散。同样,人们为了能够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要根据距离不断地调节眼睛,调整眼的屈光力以便看清外物,不同距离的外界物体,对于视觉系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集合和调节,才能保持视物清晰、舒适和持久。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集合功能异常、调节功能异常、双眼融像力的障碍,可能会使患者在视觉行为当中表现出视物疲劳、视物重影、眼眶胀痛、头痛、字体跳跃及复视等症状。发现与重视双眼视觉异常,并且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训练,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用眼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临床工作中非斜视性视疲劳患者的双眼视功能,了解视疲劳患者中隐斜及调节功能的情况,为进行视觉训练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2008年7月~11月非斜视性视疲劳患者34例,进行双眼屈光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Morgan标准值进行分析,34例非斜视性视疲劳患者中,远水平隐斜异常23例(67.65%),其中外隐斜患者10例(29.41%),内隐斜患者13例(38.24%);近水平隐斜异常20例(58.82%),其中外隐斜患者12例(35.29%),内隐斜患者8例(23.53%)。92.65%患者单眼调节灵敏度异常,85.30%患者双眼调节灵敏度异常;48.53%患者单眼调节幅度低于其年龄段平均值;负相对调节异常比例(38.24%)明显高于正相对调节异常比例(2.90%),14.71%患者调节反应(BCC)异常。结论:视疲劳患者单眼调节灵敏度及双眼调节灵敏度明显降低,临床工作中不能忽略单/双眼调节灵敏度检查,在明确诊断视疲劳前应综合分析双眼视功能各个参数而不是分析某单一参数。  相似文献   

19.
正1同视机简介同视机也称作大型弱视镜或斜视镜,主要是用来诊断患者的双眼视觉异常、眼球运动生理及双眼视觉矫正的设备。它能检查主要客观斜视角、各方向眼位斜视度的变化、异常视网膜对应、中央抑制性盲点、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等。同视机的主机由左右两个镜筒、中部部件、座底四部分组成为常见外形结构,其结构见图1,具体名称见表1。  相似文献   

20.
配镜的目的是通过矫正或视功能训练,维持和恢复人眼生物体的双眼视功能,验光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配镜处方,让处方接受者能看得"清晰、舒适、持久",同时又不会对视力或眼睛造成任何损伤。虽然有很多先进的仪器可以测定出眼睛瞬间精确的数值,但该数据不一定是最适合患者的处方。这是因为患者对视力清晰度的需求、自身适应光度的能力及个体差异都有区别,因此配镜处方各不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