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渭水 《水利天地》2007,(2):27-27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杰出的水工,奉命帮助秦国兴修了著名的引泾灌溉渠。公元前246年。为了延缓秦国的扩张步伐,韩国桓惠王想用修建水利工程的办法消耗秦国国力。因为兴修水利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秦国忙于修渠,势必难以发动对外战争,这样韩国就会赢得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他表现出十分关心支持秦国发展的样子,派出使臣带着治水干才郑国面见秦王赢政,提出帮助秦国在泾河上修筑一条引水灌溉渠道。  相似文献   

2.
<正>郑国(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水利专家,韩国(今河南中西部一带,一说今郑州)人。郑国以他在秦国主持兴建的郑国渠而名留青史。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继都江堰之后又一著名水利工程,它的兴建对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和完成统一大业起了重要作用。公元前256年,商鞅施行变法,为郑国渠的修建埋下了种子。秦国地广人稀,商鞅鼓励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商鞅奖励耕战的政策使秦国迅速强大,野心勃勃的秦国开始把目光投向邻国韩国,  相似文献   

3.
也说郑国渠     
战国末期,秦国日益强大,东方六国受到威胁,紧临秦国的韩国首当其冲,势小力单无力抗衡。于是韩王想出一个“疲秦”的计策,指派水工郑国劝说秦国兴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想以此使秦国疲惫不堪,无力东伐。秦果中计。在施工中,秦发觉韩玉的阴谋后,要杀掉郑国。郑国却从容地对秦王说,修此渠道,只能“为韩(国)延(缓)数岁之命,而为秦(国)建万世之功”。秦王听后,认为有理,  相似文献   

4.
在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在中国水利发展史的源头,有一条古老的渠道,已经汨汨流淌了两千多年.幸福的泾河水通过四通八达的渠系,滋润着渭北130多万亩土地.  相似文献   

5.
泾河灌区总干渠和南干渠纵贯平凉城区,沿线生活垃圾、污水、雨洪大量入渠,渠道淤积严重,对城市建设造成阻碍。随着城市建设加快,灌区面积不断减少,渠道输水功能随之弱化,灌溉效益不断降低,工业园区无用水水源。为了妥善解决农业灌溉、城区排洪、工业园区供水问题,化解对城市建设的阻碍,迫切需要对泾河灌区总干渠和南干渠进行功能定位及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6.
八百里秦川,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古老的西安帝都,而今天,这座古城又在西部大开发中,呈现出勃勃生机。 支撑这一切的是水,生命之水,命脉之水,幸福之水。水的来源在秦岭北麓,从秦岭山脉中流出的条条支流被一条渠道拦腰截断,秦岭水就通过这条渠道,奔腾着进入西安,再到千家万户,滋润着这座城市。这条渠道叫黑河  相似文献   

7.
初访泾河源     
泾河,这条横贯关中腹地内第二长河,古往今来,曾经肆虐咆哮,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而今它却改恶从善,惠泽关中,灌溉数十万亩良田沃土。那流传千古的泾河的故事,早就令人神往。与径河有关的神话,传说《魏徵一梦斩龙王》、《柳毅传书》等,更为泾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探索泾河之源,便成了我们的夙愿。  相似文献   

8.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是关中的第二条大河,开发治理泾河是我省人民多年来十分关切的一件大事。为了加速泾河干流(陕西段)的开发和治理,及时安排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陕西省水利厅、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91年3月25日至30日在西安召开了“泾河规划暨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计划司、上海勘测设计院、西北勘测设计院、西北水科所、陕西省计委、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和咸阳市水利局等单位的代表共65人。会议听取了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关于泾河  相似文献   

9.
郑国渠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在其本土关中修建的大型灌溉渠道。这条渠道是在法家路线的指导下,在广大人民的艰苦劳动下兴建的。它的顺利建成,改变了秦国农业生产的面貌,壮大了秦国的经济力量,从而使关中变成了一个巩固而强盛的战略后方,支援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研究兴建郑国渠的历史,对于我们认识法家路线及其对祖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了解秦始皇的历史功绩,进一步批判林彪尊儒反法、攻击秦始皇,妄图开历史倒车的反革命罪行,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都江堰──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在现在的四川省灌县境内,是二千二百多年前战国时期秦国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渠道总长约一千一百六十五公里,共有五百二十多条支流,二千二百多道分堰,灌溉面积为三百多万亩。这样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当时经过十...  相似文献   

11.
泾河是渭河的第一大支流,也是一条含沙量较大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143kg/m3,最大含沙量达1430kg/n3.泾河的来水占渭河下游全部来水的22%,然而来沙却占渭河下游全部来沙的64%.东庄水库位于泾河下游的峡谷砂页岩河段,几乎控制了泾河的全部来水来沙.东庄水库对减轻渭河下游的淤积,稳定河势,减轻防洪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柳改霞 《防渗技术》2002,8(2):37-39,42
文中对泾河泥级配问题与泾惠渠渠道库区高含沙水流输沙流态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含沙量的泥沙平均级配,平均沉速,分析了合理利用异重流降低引水含沙量等问题,为泾惠渠道改建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泾河流域近80a径流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罗军刚  解建仓  肖洁 《人民黄河》2013,(1):26-28,38
基于泾河流域1932—2010年近80 a的实测径流数据,采用Morlet小波对泾河流域径流进行周期、丰枯变化及突变点分析,采用Db3小波对最大尺度下的低频成分进行重构,获得泾河流域的径流变化趋势,并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分析法对径流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近80 a的研究时段中,泾河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现明显减小趋势,但在2000年开始年径流量有所增大;在泾河流域的年径流序列多尺度分析中,同一时段径流变化的趋势有所不同,2 a周期年径流丰枯变化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部差异,7 a周期经历了由弱到强,之后又逐渐减弱的过程,12 a和20 a周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泾河为渭河的第一大支流,为了解泾河干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以泾河干流甘肃段的4个水文站1957—2016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变换法对泾河干流的径流量变化趋势、径流量突变年份和周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引起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泾河干流甘肃段的崆峒峡水文站、平凉水文站、泾川(三)水文站和杨家坪(二)水文站1957—2016年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4个水文站径流量突变后年平均值较突变前分别减少了41%、44%、45%和41%;主要存在2~10 a尺度、10~30 a尺度和30 a以上大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径流量突变年份集中在1982年和1986年;从崆峒峡水文站到杨家坪(二)水文站之间的泾河天然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加,且甘肃段泾河干流由上游至下游中小尺度周期性逐渐减弱,大尺度周期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王婷 《陕西水利》2016,(6):168-169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是主体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的投资估算部分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为了更好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合理编制可研阶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泾河新城泾河防洪暨生态治理工程水保方案投资估算工作实践,就如何编制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泾河新城泾河防洪暨生态治理工程为例对投资估算中基础单价、工程单价、独立费用三部分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栏河引水工程为我省在建的六大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工程由旬邑县境内泾河支流马栏河跨流域引水至沮河而到耀县桃曲坡水库,再由水库调蓄后供往铜川,以彻底解决铜川市缺水矛盾。工程分为枢纽、隧洞、渠道三部分,其中横穿老爷岭的引水隧洞是整个工程的主体。隧洞分为A、B两个标段,全长11.49公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泾河新城河道内生态环境及两岸人居环境,在该段泾河主槽上拟修建两座蓄水工程,而泾河泥沙含量大,颗粒细,泥沙淤积严重,影响蓄水工程的使用寿命。为了延缓蓄水工程使用年限,以泾河长系列水沙资料为基础,建立一维恒定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对位于泾河上的两个梯级闸坝不同水沙调度运行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相对合理的梯级闸坝泥沙调度运行方式,并提出防淤减淤措施。为研究多泥沙河流上的蓄水工程,提供有益的帮助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象星期日之后是星期一一样,今天之后是明天。然后,不管我们如何拖延,明天又按时变成今天。我想,我们将要面临的水的明天是——水源危机。我们已经把问题拖的太久,影响了水分配,造成了水污染。滥用土地和水源,其结果,就象人身上长满了脓疮,如果得不到医治,患处只能有增无减。我们曾经到处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以阻止有毒物品污染水源。我们将垃圾堆掩蔽在装饰性的灌木丛后面或者另外修筑一条渠道。然而,从总体上看,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总的供水情况,我们不必但心,慷慨的  相似文献   

19.
渭河泥沙输移特性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县站上泥沙主要来源于泾河及林家村以上,河流输沙特性与地理关系密切,泥沙主要来源于土壤侵蚀,其输沙量林家村以上和咸阳至华县沿程递增;含水量南河川以上沿程递增,以下至咸阳单向递减,咸阳以下受泾河来沙影响,又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1957—2000年的实测降水序列和泾河年径流量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EMD法和GA建立了泾河年径流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年降水量变化可能存在准2~3、5~7、10~13、18~22 a的周期;基于EMD的年径流量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4.71%~8.21%,基于GA的年径流量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25%~12.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