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少数名族服饰的研究是中国服饰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诚然,这一定程度上也归因于材料的匮乏。然而,但凡言及中国历史上服饰的变革,又皆与少数名族有关,与广义上“服饰胡话”有关。随着考古专家辛勤工作的持续,通过对契丹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契丹族的文化,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他们的生活习俗和生产实际,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大团结,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契丹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于东北“土河”(老哈河)与“潢河”(西拉沐伦河)流域的古老民族。登国三年(388)始与中原王朝交往,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中,通过来唐学习的酋长子弟或质子、和藩公主及侍女以及朝觐朝贡的使臣,将饮茶风习传入契丹;八世纪中至十世纪中,饮茶风习已在契丹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十世纪后期至1125年,饮茶已成为契丹族的生活习俗,且影响到其社会政治与民俗。其茶叶来源,初则通过馈赠、使臣与和藩公主带入;晚唐五代时,主要是通过朝贡馈赠、中原王朝进献、边境贸易、越海贸易、私人茶商以及战争掠夺;北宋时,其茶叶来源主要通过宋辽边境榷场、私人茶商贸易与宋朝的馈赠。其饮茶方式受中原地区影响,晚唐五代,以“煮茶”为主;北宋逐渐变为“点茶”为主;传入契丹的茶叶虽不乏一些名品,而主要仍是通过贸易获得江淮、两浙、荆楚之地所产的一般片茶与散茶;北宋后期,一些建州茶叶名品,亦通过榷场、私人茶商与海路输入契丹。同时,饮茶作为一种礼仪已渗透于契丹族人的宗教信仰、政治礼仪与民俗中,且形成自身的饮食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契丹族的饮茶习俗约在唐朝时期就由中原地区传入,建立辽代政权后,茶主要来源于五代和宋朝,种类有奶茶、散茶、饼茶等,其中不乏龙凤茶、乳茶、岳麓茶等名贵珍品。契丹的茶具有金、银、铜、铁、瓷、陶等质地,分为煮茶器、点茶器、贮茶器、碾茶器、饮茶器。在墓葬壁画中多有表现饮食活动的场面,包括了碾茶、煮茶、备茶、进茶、饮茶等茶道情景。在饮茶习俗方面,先仿唐代的煎茶,后效宋朝的点茶,并具有在人生礼俗、人际交往、岁时节庆、宗教祭祀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尤其在宫廷礼仪和官方的交际之中更有表现。契丹的茶文化一直在西辽时期仍在延续,将中原地区的饮茶习俗传入到西域诸国和中亚地区。  相似文献   

4.
契丹民族经历了八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颇具游牧特色的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搜括文献与考古资料,勾勒出契丹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详析其在婚姻、丧葬、祭祀等礼俗礼仪中的表现。契丹民族饮食文化融饮食与礼俗文化为一体,综合体现了契丹民族独具特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5.
吴凌云 《中国宝石》2004,13(3):62-64
1983年发现的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是中国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除青铜器、陶器、玉器外,墓中出土的金银器也十分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赵袆 《中国宝石》2008,17(4):182-183
藏族金银器的制作成就.不仅是我国甚至也是东亚金银器文化的杰出代表。公元7至9世纪.以汉族为主体的李唐王朝同以藏族为主体的吐蕃王朝.正各自处于他们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双方虽然边疆战事不断,但毕竟通过多年的互市、会盟和通使等交流活动,特别是两次和亲之后.  相似文献   

7.
孙建华 《中国宝石》2003,12(1):72-73
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契丹民族是活跃于马背上的游牧民族,马是契丹人生命的一部分,车马、骑射伴随契丹民族走完了整个历程,马也为契丹民族打天下,建立国家立下了功劳.以致今天人们还以"骑马民族"、"射雕英雄"来赞誉它.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关注苗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金银首饰及金银器的保护,而对于濒临后继无人的汉族地区的金银首饰及金银器的加工制作工艺、工具,以及掌握这些传统技艺和使用这些工具的艺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提不上保护。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金银首饰及金银器的加工制作工艺,多源于汉族地区。  相似文献   

9.
契丹族是一个古老的草原游牧民族,契丹族金银器的纹饰风格也受到了周边游牧民族如匈奴族、鲜卑族等民族文化的影响,纹饰风格在原有基础上也出现了文化交融的痕迹。这些金银器被契丹的贵族们广泛使用,使用金银器是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研究契丹族金银器纹饰设计,为研究辽代契丹族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制粉工业的发展史及我国制粉工业的演变过程,分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制粉工艺和生产要素,以及专用粉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陈玉庆 《酿酒》2000,(2):22-24
5 酒精脱臭勾兑白酒新工艺酒精脱臭勾兑白酒是建厂初期 1949年 ,华北酿酒试验厂露酒车间首创 ,当时白酒市场受民族传统习惯的制约 ,其特点是历史形成的 :即喜欢饮高度酒 ,因此解放后北京白酒供不应求 ,露酒车间就用酒精活性炭处理加香勾兑的办法增加了产量 ,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在脱臭白酒制造过程中 ,活性炭北京购尽 ,天津买光 ,露酒车间被迫利用路北旧社会罐头厂留下的大烟筒 ,自行设计、施工、制备烧炭炉 ,充分利用了做白酒的辅料 :稻壳、豆壳和荞麦皮作原料 ,反复研究和实践 ,终于研制成功了“活性炭” ,解决了大生产 ,提高了质量 ,降低…  相似文献   

12.
徐少华 《酿酒》2000,(1):28-30
中国6000年前就发明了人工谷物酒,她同4000年前始作啤酒的亚述地区(今地中海南岸地区)、5000年前始作葡萄酒的中东两河地区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如今,亚述地区的啤酒和两河地区的葡萄酒早已名落孙山。唯独中国酒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  相似文献   

13.
14.
(二)要重视对丝网印刷的工艺研究 网印与平、凸、凹印相比较,其工艺很不成熟,过去网印界对网印工艺的研究,大多都把精力放在制版工艺的研究方面。研究网印制版工艺的力量比研究网印印刷工艺的力量要强得多,现在看  相似文献   

15.
食醋工业科技进步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食醋工业科技进步的发展史,分析了我国现食醋生产的工艺种类、生产水平、产量和消费水平。展望食醋酿造业,认为应充分应用生物工程这一现代科学技术,改变生产工艺;逐步完善自吸式深层发酵法制醋;开发新品种,保留部分传统工艺醋。  相似文献   

16.
国酒茅台集酱香、窖底香和醇甜香于一体,发酵时间长,环境、微生物独特,水质好、无污染.泸州老窖无色透明、窖香幽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风格典型;窖龄长,粮、曲、水独特,工艺管理严谨.剑南春集五粮之精华,香、醇、净、爽,儒雅柔香.酒鬼酒酱香幽雅、清香灵秀、浓香醇厚.道光廿五酒醇香、幽香、雅香.汝阳杜康、双沟大曲、宝丰大曲、今世缘等文化名酒,也各具独特风格个性.(孙悟)  相似文献   

17.
李笑天 《酿酒》2002,29(3):13-13
人们评价文人常用“文如其人”四个字 ,意思是文章的风格就是作家的风格。对于酒来说 ,造酒人的人格造酒工艺与原料集合起来 ,才造就出酒的口感和酒体风格。我国名优酒不仅知名度高 ,而且往往在口感风格上具有独特之处。正因为如此 ,一些专事模仿或克隆名优酒的小厂或私人作坊 ,只能学到名优酒的一点皮毛 ,很难学得名优酒风格之精髓。这说明 ,有些文化名酒的风格是无法复制的。国酒茅台是大曲酱香型的典型代表 ,首次喝茅台酒的人会感到有一点“苦味”甚至“烤糊味” ,不像浓香型酒那么满口含香 ,也不象米香型酒那么“清甜” ,但多次喝茅台的…  相似文献   

18.
当服装企业老总们把“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产品”挂在嘴边,当各大商场里大量充斥着来路不明,面目鬼崇的所谓“洋男装”,当一个个品牌故事向我们描述着那些传奇般的服装品牌国际发展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铸造和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华钱币既是一座多姿多彩的财富宝库,又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钱币收藏和研究,不但能从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对弘扬我国钱币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盐文化历史瑰宝--大英卓筒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中国井矿盐》2002,33(2):47-47
大英县产盐历史悠久,盐文化源远流长,唐书《元和郡县志》。《蓬溪县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特别是起源于四川,创于北宋年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卓筒井遗址又是这悠久盐业历史和源远流长的盐文化的有力佐证。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保持着北宋时期的基本形态和古朴风格,但它确是初步地,又全面地包含了现代深井钻凿工艺的基本要素。卓筒井的凿井设备包括碓架和平车,碓架是两根高耸的立柱,用于支承踩板,平车为下钻具和升降扇泥筒的提升装置,远视如纺车。卓筒井技术的发明创造,开了西方冲击式顿钻技术的先河,标志着盐井钻凿工艺从大口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