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之中。而对居住环境的设计就包含于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再创造之中。其目的在于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协调、融合,为人类生活空间进行有目的、合理的安排。其设计依据不仅决定于建筑设计给定的建筑空间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框架下去创造适合使用者心理需要的空间环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从而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  相似文献   

2.
居住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生存需求,也是人类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不仅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享受,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在居住环境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居住环境中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体现。设计,这种人类改造外部世界的行为同样也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活动。而设计文化由无数的设计和相关的人(设计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等)和物(设计手段和生产条件等)构成人与设计文化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人们通过无数的设计创造了设计文化,设计文化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人。设计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空间三大要素之一(道路、广场、建筑),是构成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动脉;同时,城市道路又是典型的人工廊道系统,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最频繁、最广泛接触的室外场所,它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现代社会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用地相当紧张,道路交通日趋繁密,人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人作为社会化的整体,又是社会文化尺度意义上的个体,人对环境的感受不只从生存的角度,还有美的选择和心理的惬意,而道路的绿色包装则顺应了人类渴望自然、回归自然的心态,改  相似文献   

5.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居住的载体,是人类繁衍发展的历史见证,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沉淀了其自身的独特历史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古建筑遭到大面积的破坏,变成"千城一面"的局面。本文通过对当今城市环境改造现状的分析,旨在强调城市历史文化在城市环境改造中的重要性,提出如何从城市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城市环境改造设计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包装设计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心智的积极、创造性行为。在中国当代包装设计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多元文化语境对我国包装设计的围合影响下,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文化性,挖掘  相似文献   

7.
江牧  林鸿 《包装工程》2019,40(18):61-73
目的 人作为一个物种,其观察外部世界和思维的逻辑都受到生物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很清楚地在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事物上反映出来,了解人工事物背后的潜在逻辑与人类思维对其的影响,这对于人类进一步的生存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人工事物中人造物设计逻辑和方法的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厘清人造物产生的缘由、发展脉络及参与人类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了解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真实状况。结论 人类在处理与外在事物的关系中,一直采用合乎逻辑的方式,研究清楚这些方式背后的深层逻辑,有助于揭示人类经由漫长的岁月,身体与心智的形成缘由及其对于处理与外在事物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魏薇 《工业设计》2016,(4):63-64
城市景观是城市范围内包括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人文要素等视觉特征的集中反映,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历史积累和文化积淀的结果。而城市中的景观环境则围绕人类各种需求,对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包装设计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心智的积极、创造性行为。在中国当代包装设计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多元文化语境对我国包装设计的围合影响下.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文化性,挖掘整理中国包装设计中优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文化思想精髓同当代设计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与人类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而审美则是人们精神需求的最高级表现。在建筑环境中,人的视觉往往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强烈的敏感,比如建筑环境中的颜色、设计工艺、建筑轮廓灯都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巨大的冲击与刺激。在建筑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体活动及心理情感因素,以使建筑环境展示整体的概念,从而使建筑尺度及空间感更加强烈,并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文章主要对当代建筑环境设计的概念进行简要分析,然后结合实例对建筑环境中的人体活动及心理情感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设计专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洁 《中国科技博览》2014,(32):392-392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自身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财富的内容和本质,就是人类社会活动信息及所获得各种知识的原载体。人类就是借助档案使前人的文化创造得以沉淀积累,铺垫成进一步创造的基石,从而成为后人继承和发展的历史文化源泉。档案的价值在于其完整性、连续性、真实性,档案工作绝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连续的、规范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完善档案工作的制度化,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2.
海水环境下材料摩擦学行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文怀兴  陈威 《材料导报》2017,31(11):51-58
海洋孕育着地球上的生命,也是人类生存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空间。海洋工程装备是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和探讨海洋环境下材料的摩擦行为是发展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重要途径。针对海水环境下材料摩擦学行为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涂层材料和金属材料在海水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旨在为海洋工程装备中摩擦副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世界标准信息》2009,(3):66-7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温室效应加剧、酸雨不断蔓延、臭氧空洞的出现、水体不断遭到严重污染、土地大量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可以说有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人类开始考虑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各种各样的组织重视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14.
环境设计是人具有创造性的高级情感活动,是通过空间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文化形式,它是艺术创造个性与社会性、自我之间的相互交流,是人的潜意识与显意识综合的审美创造活动。设计必须满足于人类情感的需求,而情感是直觉的、主观的、性格化的和心理性的,设计中情感的流露主要通过视觉化的体验和交流来获得通过形式上使用者在流露情感的氛围中获得视觉享受,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  相似文献   

15.
“虎口”戒毒誓仪式的考察与研究运用了人类学的人类研究的整体论原则,在寻找地方族群毒品依赖行为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同时,考虑建立不同于科学方法论的另一种方法论,即以文化的力量战胜人类生物性的成瘾性。彝族人民运用强大的习惯法与仪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公共环境导示系统设计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佳会 《包装工程》2011,32(22):105-107
通过对当今公共环境导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分析总结,并结合实际案例,归纳出其具有导示功能的准确有效性和动态延续性以及文化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公共环境导示系统体现的价值,认为在进行导示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时,应把握其特点,紧紧体现实用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才能使公共环境导示系统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1 人作业环境系统的范畴人类工效学主要是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生理特性,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系统中的人有效、安全、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的科学。人机环境系统是人类工效学的核心内容。在人机系统中,要求人迅速地获取信息,并准确地操纵作业。因此,也可以说人机系统是人作业环境系统的基础和条件。人类生产活动实践表明,把人作业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实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作业环境系统是人机环境系统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作业是由人控制完成的,实现同样一…  相似文献   

18.
袁毅 《包装工程》2012,33(20):9-11
以包装设计的文化性为启示,通过实例分析了酒包装设计中深厚的文化内涵,论述了酒包装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流行文化的影响,以及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酒包装设计与文化是易于沟通与交流的,而有文化性的设计也是最易于被大众认同的;包装设计师从文化性角度把握酒包装设计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对于酒包装设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建筑作为社会的物质形式已经悄无声息中具备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文化载体的作用,使后来的人们不断的体会和继承祖辈的建筑文化,主要论述在客观环境及社会环境下的民居建筑文化及建筑技术对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干扰能力的加强,更要注意从资源环境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等系统的高层次结构人手,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区域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规划,选择与之匹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把握开发利用程度,寻求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发展途径,强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实现人——地——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