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引入WDM光网络中关于光开关大小的阻塞概率模型,定性分析了光开关大小(即节点度)对波长连续光网络和波长可转换光网络中阻塞概率及波长转换器增益的影响。给出一种光开关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即在保持低阻塞概率的情况下,用小的光开关替代大容量的光开关来实现大容量的输入/输出,降低了网络的花费,且便于网络扩容。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光开关单元的物理结构,提出等效电学模型,用于模拟光开关单元的瞬态响应.基于该模型,针对光开关阵列设计高速驱动控制电路,结合仿真探究电压尖峰对光开关单元瞬态响应的影响.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驱动电路施加的电压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为1.7/1.6 ns,能够满足高速光开关纳秒级切换速度的需求.在该驱动电路的配合下,光开关阵列的切换时间为2.1~5.9 ns,实现了较先进的高速光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决定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传感距离的因素,提出了使用光开关扩展系统的传感长度。设计了多模1×2棱镜光开关的单片机驱动接口,计算机软件通过RS232串行接口发出指令控制光开关的切换。测试结果表明,嵌入了1×2光开关可使系统传感光纤长度延伸为原来的2倍。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光开关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科研的热门领域。而偶氮染料是一类具有光致顺反异构特性的有机材料,在全光开关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利用半导体激光(波长为532nm)作为泵浦光,He-Ne激光(波长632nm)作为探测光,重点研究泵浦光功率对光开关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泵浦光功率增大,全光开关效应增强,开关调制深度增大,并达到极值。  相似文献   

5.
有别于传统的偶数端口对称型光开关设计,本文采用积木叠层方法设计,结构非对称、奇数端口的2×3和3×3光开关;各光开关基本功能单元结构类似,均由偏振光分束器(PBS)、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PSLM)和反射镜组成;利用成熟的偏振控制技术实现信号光的控制和路由选择,有效避免路径的冲突与阻塞。这种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控制方便灵活、双向操作、与偏振无关、即插即用、易集成、易扩容和升级等特点。对2×2光开关单元的实验分析表明,该光开关插损小、串扰低和可靠性高,对于构建大规模的奇数端口和非对称结构的交换矩阵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准直光束测量中对多测量光路的需求,对应用光开关进行分光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LED光源、准直器、1×4光开关及CCD相机搭建了测试系统。通过采集光开关分光后得到的多路准直光斑图像,对光斑的光强分布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此外,对光开关工作在静态、动态时光斑定位中心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光开关实现的多测量光路具有良好的同源性和稳定性,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分光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掺杂非线性介质的一维光子晶体形成光开关,并利用传输矩阵法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结构可以很好地完成光开关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裂步长傅立叶方法研究了基态孤子在耦合系数随频率变化的三纤芯非线性光纤耦合器中的传输和开关特性。研究表明一阶色散耦合系数使光脉冲耦合传输的周期性和陡峭的开关特性遭到破坏;二阶色散耦合系数使光脉冲传输时的耦合长度减短、开关阈值功率增加而且开关特性也变得更加陡峭。  相似文献   

9.
5种基于空间光开关的OXC的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5种基于空间光开关的OXC结构,用最坏值方法对其串扰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它们的功率输出方程,并对这5种OXC的总串扰随空间光开关和复用器/解复用器的串扰变化情况以及波长数和光纤数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比较发现,一种基于分离的空间光开关和复用器/解复用器结构的OXC串扰性能最好.因此OXC的串扰不仅与元件参量有关,也与其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于拉格朗日密度的变分原理解耦合系数与频率有关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得到了纤芯中能量转移系数的雅克比椭圆函数形式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二阶色散耦合系数对基态孤子在两纤芯对称光纤耦合器中的传输和开关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初始啁啾使光脉冲传输时的耦合长度减小,耦合器的开关特性变差;二阶色散耦合系数使光脉冲在二纤芯之间能量转换的周期变小、开关阈值功率增加而且开关特性也变得更加陡峭。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提出光隔离器的新测试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较简便地实时测试光隔离器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他们随测试条件而变化的规律.该方法可以消除以往测试光隔离器隔离度时易引入的误差.最后给出用新方法测试光隔离器各技术指标所要用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一种短波长混合集成光发射器的研制.该光发射器包括一块厚膜驱动电路和一块自动功率控制的厚膜电路,其码速可达100 Mb/s,平均输出光功率0.5 mW 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布拉格声光效应设计了一种自由空间电控光交换系统,该系统由声光偏转器、专用频率控制器、视角放大结构、变换透镜等组成,它能够实现无阻塞全排列Crossbar光交换,并且有插入损耗低、串话低、交换速度快、结构简单、光能利用率高等特点。给出4×4Crossbar光交换模拟实验,其结果验证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动态系统广义稳象的角度提出光学扫瞄模拟概念及研究方法,并结合具体例型予与说明。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利用光导纤维进行光信号传输,并以此为基础构成的光电转换系统的原理、组成及性能,最后对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有关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自动交换光网络的网络构架、核心功能和关键技术,阐述自动交换光网络演进和自动交换光网络发展中要注意解决的若干问题,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光功率测试仪表——带数据传输的光纤功率测试仪.文章对系统软、硬件设计及目前该仪表达到的指标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用的PW法,在低倍双胶显微物镜下加入一个变倍的双胶合透镜,构成一种中倍显微物镜。其倍率可由30倍提高到100倍,若更换目镜,倍率还可提高到150倍。这种显微物镜使用方便,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装校容易,适用于各种由低倍变为中倍的显微测量仪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双折射光纤中正交极化孤子碰撞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频域中的Maxwell方程出发,导出了描述线双折射光纤中ps量级脉冲演化的非线性耦合方程,给出了数值计算方法,然后数值研究了两正交极化一阶孤子在双折射光纤中的碰撞特性,分析了两孤子初始间距对孤子碰撞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孤子理论已成为与混沌、分形并立的物理界非线性理论的前沿,而孤子理论中最具实用性的光孤子早已成为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热门课题。介绍2种基本分类光孤子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