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弹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是实现导弹隐身的主要技术,详细论述了雷达隐身的关键技术是导弹外形设计和使用吸波材料;红外隐身的关键技术是发动机红外抑制技术和使用红外隐身材料。反隐身技术促进了隐身导弹的发展,文中对反隐身的主要技术作了表述。  相似文献   

2.
张培忠  宁金贵  王建国  王欣 《兵工学报》2019,40(12):2587-2592
为了实现弹丸对炮位侦察校射雷达隐身的目的,研究弹丸对雷达隐身的技术,在弹丸外形隐身的设计上采取全隐身和半隐身两种结构方式。全隐身弹丸是完全依据外形隐身设计规范而设计的,其结构为次口径碟形隐身弹丸,虽然其隐身效果突出,但牺牲了弹丸威力和精度。为了在保持弹丸威力和精度前提下实现雷达隐身的目的,采用全膛隐身弹丸结构,弹丸前定心部表面不涂覆吸波材料、直接接触炮膛,成为半隐身弹丸。设计制造X波段、S波段半隐身弹丸,并在试验中利用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搜索、跟踪半隐身弹丸,检验半隐身弹丸对雷达的隐身效果,试验结果证明半隐身弹丸的确具备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弹丸对炮位侦察校射雷达隐身,研究了弹丸对雷达隐身的原理和结构,采用改进弹丸表面和形状的技术,实现弹丸外形隐身,研制S波段、X波段窄带吸波材料,涂覆在弹丸表面上,实现弹丸窄带吸波材料隐身,测试了隐身弹丸的雷达散射截面及其对雷达的隐身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杀爆弹相比,隐身弹丸的雷达散射截面明显减小,被雷达探测到的距离显著缩短,弹丸具备了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4.
新型红外/雷达兼容隐身复合材料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红外和雷达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及种类,综述了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一种新型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雷达隐身基本理论;对采用外形隐身、材料隐身、电子干扰、阻抗加载的雷达隐身技术机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雷达隐身技术及其应用于武器装备后形成的巨大价值,并依据隐身目标RCS分布特征研究了雷达隐身平台的性能缺陷;后预测了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黄英 《航空兵器》1995,(4):16-20,24
为提高作战生存能力,要通过隐身技术缩小飞行器的雷达散射面积(RCS)。采用雷达隐身材料,可以达到明显的隐身效果。本文概述了雷达隐身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动态,雷达吸波材料的隐身机理,指出了几种有前途的雷达隐身材料。  相似文献   

7.
反舰导弹及其末制导雷达反舰艇隐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杰 《飞航导弹》2001,(2):32-36
以台湾海军的康定级隐身舰为典型对象,就水面舰艇目前的隐身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和计算了典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对隐身舰艇和理想状态下对隐身舰艇的截获概率;介绍了隐身舰艇利用电子干扰等措施来终止末制导雷达对舰艇的截获的有关研究成果最后指出,反舰导弹及其末制导雷达要对付舰艇隐身,其关键不是采用新体制雷达来提高检测能力,而在于提高现有体制末制导雷达的目标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第四代战斗机的一个很重要指标,就是要具有相当的隐身能力。这方面的能力应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原来称为伪装)、激光隐身和声学隐身等技术。但通常最受重视的是雷达隐身。由于雷达隐身有关资料十分保密,不易得到确切数据,宣传又太多,很容易使人误会这是唯一的隐身途径。  相似文献   

9.
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雷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反隐身技术随之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隐身和反隐身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反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提高传统雷达性能、采用新体制雷达、雷达组网及优化部署等方面,分析了雷达网反隐身的主要技术手段,并对收发分置雷达反隐身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RAM技术在隐身飞行器薄型翼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吸波材料 ( RAM)技术是隐身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并且在隐身武器 ,尤其是隐身飞行器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雷达吸波材料吸波的基本原理 ,然后以隐身导弹薄型弹翼的低雷达散射截面 ( RCS)设计为例 ,探讨了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涂覆方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最后给出一部分隐身飞行器薄型翼面低 RCS设计的样例。  相似文献   

11.
从战术导弹雷达隐身性能特点以及在战场环境下雷达对目标的探测原理出发,建立了战术导弹雷达隐身突防能力评估模型,分析了影响战术导弹隐身突防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充分发挥隐身战术导弹的隐身性能,提高战术导弹的隐身突防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姚立杰 《飞航导弹》2012,(4):59-62,78
论述了隐身目标的基本特点和雷达隐身吸波材料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雷达型空空导弹对抗隐身目标的技战术途径。提出了发展隐身空空导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对隐身目标RCS特性进行了阐述,总结归纳了当前雷达反隐身技术发展现状,研究分析了传统体制雷达在反隐身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并介绍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提出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反隐身工作模式。进一步分析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反隐身优势,并对其在防空作战中的作战运用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导弹地面车辆的射前生存是攻防对抗条件下发挥武器作战效能的重要前提条件;采用先进的伪装隐身技术将成为导弹武器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雷达目标特性研究是导弹地面车辆雷达隐身设计与隐身性能评估的基础和前提,受到隐身技术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在雷达侦察威胁和目标特性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导弹地面车辆的雷达目标特性控制技术途径,为导弹地面车辆雷达隐身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隐身战机的研制对空空导弹发射装置的雷达隐身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外形隐身设计、细节隐身设计、结构隐身设计、隐身特种材料的应用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空空导弹发射装置雷达隐身性能的可行性技术,最后总结了可行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弹丸对炮位侦察校射雷达隐身,以达到提高炮兵战场生存能力的目的,研究了外形隐身技术和材料隐身技术。针对弹丸表面2条铜弹带和闭气环槽的雷达波散射较强,不符合外形隐身设计规范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弹底托,将弹底托与隐身弹体之间用铝制螺栓连接。隐身弹丸发射出炮口后,弹底托迅速脱离弹丸,从而实现弹丸外形隐身。基于弹底托结构设计了全隐身弹丸、全膛半隐身弹丸、有船尾的全膛半隐身弹丸,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用以检验弹底托分离的性能以及隐身弹丸对雷达的隐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弹底托能够迅速、可靠地完成分离动作,保证了全隐身弹丸和全膛半隐身弹丸的隐身性能; 带有铜弹带和闭气环槽的有船尾的全膛半隐身弹丸的隐身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舰艇隐身的重要性并从雷达隐身、声隐身、红外隐身等方面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雷达舱隐身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志君  王立峰  武哲 《飞航导弹》2006,(9):30-34,50
分析了雷达舱的散射特点,综述了各种雷达舱隐身措施的具体途径及优缺点,包括时域、空域、带内、带外隐身等各方面,重点阐述了频率选择表面技术在雷达舱隐身中的应用,指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首先给出隐身目标F-22缩比模型在米波段的RCS测量结果.针对现代制导雷达的需求,利用MIMO雷达的思想,提出将米波波段用于制导雷达,从而提高制导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阐述了米波MIMO制导雷达反隐身目标的思想,指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其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型地空导弹制导雷达探测隐身目标所面临的困难,对全相参准连续波雷达所固有的探测性能进行了分析,从信号特性、发射功率、接收机灵敏度几个不同方面探讨了全相参准连续波制导雷达所具有的探测隐身目标的潜能,理论上通过提高发射信号脉冲重复频率来增加发射信号的平均功率以及通过延长发射信号的持续时间来增加信号能量能够提高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最大发现距离.尽管该方法会使雷达探测多目标的能力有所下降,与米波和毫米波雷达以及与多基地雷达相比,厘米波段单基雷达反隐身仍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