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PMFT藤为原料,经碱煮,以多聚磷酸钠、硅酸钠、亚硫酸钠为助剂进行脱胶,制取PMFT藤单纤维。对其长度、细度进行测量,通过显微镜、X 衍射和全反射红外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放湿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单纤维的平均长度和直径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12.29mm,11.65μm和34.20%,21.58%;该纤维的纵向形态具有转曲、粗节等特点,横截面为不规则椭圆形,有中腔;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分别为59.45%和0.88;红外光谱图为纤维素特征;密度为1.58g/cm-3;回潮率为8.22%,吸放湿性能介于棉与苎麻纤维之间。因此,该纤维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纺织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铁纤维吸波机织物的结构与吸波性能的关系,在小样机上试织出铁纤维双向和单向排列的三种多层实心板材立体织物,并进行吸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铁纤维双向排列的机织物的吸波性能优于铁纤维单向排列的机织物,且铁纤维网格大的机织物的吸波性能优于铁纤维网格小的机织物。  相似文献   

3.
鲍稳  邓炳耀  刘庆生  邢剑  张越  常过 《纺织学报》2012,33(10):51-55
 纺粘法制备聚苯硫醚(PPS)非织造材料,首先对PPS原料进行DSC、TG分析以及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结果表明:PPS原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熔点为280℃;熔体流动性在315℃时最好,为158.7 g/10min。在此基础上,利用纺粘无纺布实验机成功制备了PPS纺粘非织造布材料,并对其过滤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PS纺粘非织造材料纤维平均直径为37.6μm,孔径呈正态分布,平均孔径为31.6μm,对10μm以上颗粒具有高达98.1%的过滤效率。  相似文献   

4.
碳纳米管/桑皮纤维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氧树脂将碳纳米管和桑皮纤维结合一起制成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管材料和桑皮纤维材料的吸波性能,并分析了碳纳米管和桑皮纤维的含量比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样厚度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空气过滤材料,制备了一种以腈纶预氧化丝为主,并混入不同质量分数芳纶的复合滤材,对其形态、纤维缠结性能、力学性能、透气性、孔径尺寸和过滤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直线段长度可用来表征滤材纤维缠结程度;添加芳纶,提高了纤维缠结程度和滤材的致密性,提高了滤材断裂强力和 断裂伸长率,减小滤材孔径尺寸;对于粒径≧1.0 μm 和≧2.5 μm 的微粒,芳纶质量分数小于10% 时,复合滤材过滤效率无明显变化,芳纶质量分数大于10%时,复合滤材过滤效率随着芳纶质量分数增大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聚乳酸和木棉纤维为原料,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得一种复合多孔吸油材料,其具有生物可降解、可循环利用及吸油速率快等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表征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等,主要探究木棉纤维的质量分数和纤维长度对复合多孔吸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棉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呈增强趋势;木棉纤维的长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碱处理前后竹原纤维的吸放湿性能。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条件下对纤维进行了吸放湿性能试验,由此拟合出了纤维的吸放湿曲线和吸放湿速率曲线,结合纤维的X衍射图谱及表面形态,分析了碱处理前后纤维的微观和表面结构,并与竹浆纤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竹浆纤维的吸放湿速率要大于竹原纤维,用10%NaOH处理竹原纤维,不会改变纤维的结晶结构,但能大幅度提高纤维的吸放湿速率,随着NaOH浓度的增大,纤维的吸放湿速率提高,当NaOH浓度为16%时达到最大值;而竹原纤维吸放湿性能的提高则主要源自于碱处理对纤维表面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电磁屏蔽织物研究现状,对比不同电磁屏蔽织物屏蔽效能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基本屏蔽原理。对银纤维织物和金属镀层织物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Keyence VK-X110型形状测量激光显微镜观察织物的组织结构以及纤维微观形态,借助小窗法电磁屏蔽效能测试仪测试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通过对比不同织物的屏蔽效能和微观图像,结合电磁理论分析,得出混纺织物的屏蔽效能与组织结构中网眼空隙宽度、织物中导电纤维的间距和直径有密切关系;镀层织物的屏蔽效能高于混纺织物的屏蔽效能;含有吸波性能的镀层相比单一反射类型的镀层有更好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9.
将玄武岩纤维(BF)与聚苯硫醚(PPS)纤维以一定质量百分比(7:3)混合梳理后采用针刺加固制备玄武岩/聚苯硫醚复合过滤材料,并对制得的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孔径测试仪、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台,分别对滤料表观形貌、力学性能、平均孔径和过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乳液处理有利于改善复合滤料的过滤性能;随着乳液浓度从6%增加到14%,表层纤网之间的空隙逐渐减小;滤料的强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复合滤料的平均孔径从30.4μm降到23.7μm。在保证滤料强力以及较小过滤阻力的基础上,在粒径为10μm下复合材料的过滤效率从89.99%提高到98.36%,过滤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纤维吸油毡吸油量低的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砜(PSF)和聚乳酸(PLA)多孔超细纤维膜以提高纤维吸油材料的吸油量。研究了纤维形态结构、纤维膜孔隙结构及亲油疏水性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附性能和保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F和PLA多孔超细纤维膜具有优良的亲油疏水性,纤维直径、纤维膜孔径和孔隙率、亲油疏水性以及吸油后纤维膜体积膨胀程度对其吸油量起主要作用,而纤维表面2~60nm 的介孔对提高吸油量没有明显作用,高孔隙率和贯通孔结构不利于保油;吸油1 h后,PLA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油量分别为50.1、34.6g/g,PSF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油量分别为147.8、131.3 g/g;保油1 h后,PLA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保油量分别减少了42.04%和53.69%,PSF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保油量分别减少了62.17%和50.61%。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己内酯(PC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纤维膜,研究了PCL/PVP配比、纺丝液浓度和PVP相对分子质量对纤维形貌及直径的影响,并测定了纤维膜的接触角以研究其亲疏水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共混聚合物中PVP-K90比例的增加,纤维的平均直径减小;当纺丝液中聚合物质量分数在10%~14%范围内变化时,纤维的形貌改变不大,但直径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有所增大;PVP相对分子质量对复合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亲疏水性能影响较大,含PVP-K30(相对分子质量40 000)的复合纤维膜比含PVP-K90(相对分子质量800 000)的复合纤维膜有较好的形貌,且PVP-K30可明显改善复合纤维膜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熔体离心纺丝效率,减小纤维直径,提出了一种直线、径向、无摩擦阻力拉伸射流的离心纺丝方法,并建立了简单的数学理论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确定了纺丝实验设备的关键参数。采用聚丙烯为原料进行间歇式熔体离心纺丝时,在距离离心旋转盘边沿1∽2 mm处采集纤维的最大直径范围在6.5∽10.5 μm 之间;根据熔体流量和形成初始射流的喷孔内径,得出纤维细流最大径向速度与旋转盘线速度的偏差小于18%,表明该理论模型是有效的。采用连续生产模式时,在得到聚丙烯纤维平均直径为0.8 μm,转速为8 000 r/min的条件下,测得其熔体离心纺丝效率为0.820 g/min。  相似文献   

13.
聚酯短纤维与二元油剂界面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帼  孙波泉 《纺织学报》2006,27(12):32-36
将分形理论和方法用于油剂与聚酯短纤维的研究,从微观结构及机制上研究油剂施覆于聚酯短纤维表面后的形貌特征及摩擦性能,通过不同含油纤维分形维数的计算,定量地评价油剂在纤维表面的分布状态,解析油剂乳液粒径形成的复杂非线性过程,判断在不同纺丝阶段施覆于聚酯短纤维表面的A/B二元油剂的形貌特征,从而可优化油剂使用条件,对减少应用实验的风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聚丙烯熔融静电纺纤维直径难以细化问题,以熔体流量、聚合物熔体温度、施加电压、喷丝头与接收台的接收距离、电场力等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量为0.05 mL ∕h 时可以纺出连续的纤维且纤维直径也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加;当聚合物熔体 ∕ 喷丝头温度超过260 ℃∕280 ℃时,继续升高温度纤维直径不会继续降低;电场力恒定时,随着接收距离增加,纤维直径减小的趋势逐渐变缓,到30 mm 之后,纤维直径基本不变。考虑综合因素,最终选取的工艺参数:熔体流量为0.05mL ∕ h,聚合物熔体 ∕ 喷丝头温度为260 ℃ ∕ 280 ℃,电压为-24.6 kV,距离为30mm,在此条件下纺得纤维的平均直径为6.23μm,标准差为1.42。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制的改进型静电纺丝装置,以质量百分数为22%的聚酰胺6/甲酸溶液为纺丝液,制备了由定向排列的聚酰胺6纳米级纤维构成的连续长丝纱,分析了纺丝高度和卷绕速度对纤维形态和直径、纱线直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纺丝高度的增加,纤维的定向排列程度提高、直径减小;纱线的直径先减小后增加;断裂应力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卷绕速度的增加,纤维的定向排列程度有显著的提高;纤维和纱线的直径都减小;而断裂应力则呈上升的趋势。卷绕速度对纤维及纱线的影响效果强于纺丝高度。  相似文献   

16.
张岩  裴泽光  陈革 《纺织学报》2018,39(5):25-31
为改善基于金属丝的织物导电线路的特性,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喷气涡流纺纱方法,制备出面向织物导电线路的,以超细金属丝(直径50 μm)为芯丝的包芯纱,并对其结构与电学、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所设计的喷气涡流纺纱装置可以250 m/min的纺纱速度实现对芯丝为超细金属丝的包芯纱的连续制备;制备的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金属丝、平行无捻的芯纤维及包缠纤维;金属丝在包芯纱横截面中的位置分布以位于中心至距三分之一位置区间和距中心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位置区间类型为主;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的断裂强力比金属丝提高100%~200%,纤维的包缠形式与包缠量对包芯纱内部金属芯丝的电阻值变化率随伸长率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具有与原金属丝相接近的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过滤和力学综合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橘瓣型纺粘水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纤网面密度对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孔径、过滤性能、拉伸性能以及撕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双组分纤维呈中空橘瓣状,纺粘水刺材料表面纤维大部分裂离为超细纤维,中间层纤维基本为完整的中空结构;纺粘水刺材料的平均孔径为7 ~ 10μm,且随着纤网面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过滤效率对应提高;纤网面密度对纺粘水刺材料的纵横向拉伸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力影响显著,随着纤网面密度的提高,上述力学性能指标均逐渐增大,但受到铺网加工方式影响,纺粘水刺材料的纵横向力学性能差异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导电纤维的性能、纺纱和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叙述了导电纤维的前景和分类,分析了有机导电纤维和无机金属导电纤维的特性,介绍了两类纤维的纺纱工艺,认为有机导电纤维适用于短纤维纺纱,需强调纤维的混和和混纺比的正确、可靠;无机金属导电纤维适用于牵切纺纱工艺,纺制包芯纱或交捻纱,或交织成布.综合介绍了导电纤维纺织品的要求、特点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分析纤维自身特征对细胞行为的影响时各类背景黏附产生干扰的问题,首先将寡聚乙二醇硅烷化试剂接枝在玻片表面得到具有抗细胞黏附特征的基底材料,然后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在基底表面制备可细胞黏附的单层丝素蛋白(SF)平行纤维,最后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将SF纤维两端固定于基底上制备得到单层平行纤维图案,分析了纤维图案中纤维的直径、纤维间距、表面形貌和结构组成等特性,并以L929成纤维细胞为例检验该单层平行纤维图案的细胞黏附反差功能。结果表明:单层平行纤维图案中不同直径的SF纤维具有类似的外观形貌和二级结构组成特征,L929成纤维细胞仅可黏附在纤维表面,而不会黏附到基底背景区域,展现出优秀的细胞黏附反差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