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水电站而言,厂房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是确定水头的依据之一,其分析计算是电站水能计算中很重要的工作。一般情况,水位流量关系分天然和受回水顶托影响两种,贵州省洪渡河上红毛洞水电站下游沙坝水电站已建并运行多年,上游冉渡滩水库正在建设中,红毛洞水电站利用了下游电站3m的消落水头,其水位流量关系有一定的特殊性。文章以红毛洞水电站为例,对利用下游电站消落水位发电时的厂房水位流量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昌隆  勾晶晶 《陕西水利》2023,(12):22-23+28
金沙江鲁地拉水文站位于金沙江,是鲁地拉电站重要控制站。水位~流量关系主要受电站开关闸放水、观音岩电站蓄水等影响,水位~流量非常复杂,水位流量关系汛期为单一线,蓄水期为绳套关系,流量测次很难控制。选取鲁地拉水文站2021年~2022年实测水位和流量资料,选用观音岩坝上水位作为落差控制站,采用综合试错法确定落差指数关系开展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分析。最终确定关系参数,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分析结果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2005年索风营电站建成投产,至此乌江渡以上梯级电站已全部投产发电。受电力调度的影响,各梯级电站原有入库径流状况随之改变,同时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用水和调水规模的增加,导致现状与原设计阶段有所差别。为了梯级水电站安全、经济的运行,需对索风营电站厂房尾水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复核,以此了解厂房尾水河道的冲淤对电站能量指标的影响,以便对各电站在梯级运行状态下的发电调度方式进行研究,指导各梯级电站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4.
《红水河》2019,(5)
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于2015年6月投产运行,为复核电站厂房尾水水位流量关系及对发电量影响,对下游河道断面进行实测并分析淤积变化,根据其下游马马崖二级坝址水位站拟定的天然水位流量关系,采用伯努利方程复核计算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厂房水位流量关系,复核分析发现厂房尾水中低水段较原可研设计时明显抬高,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的发电量略有减小,但不影响厂房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5.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位于黔桂交界的南盘江下游,是我国“六五”期间动工兴建的大型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该电站为低坝引水式开发。水库正常高水位645m,厂房尾水位440m,利用毛水头落差205m。河流多年平均流量615m~3/S。电站装机容量132万kW,年发电量82亿kW·h。目前,大坝、隧洞、厂房的施工正处于高潮阶段。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在20年前西津水电站设计时,曾遇到两个水文计算上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西津是低水头河床式电站,厂房设计水位由下游天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控制,但西津历年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各年不同,在设计流量情况下,查上包线和下包线其水位相差2~3米,对工程影响较大,对安全也起控制作用,显然采用平均的 H~Q 曲线是不行的。第二个问题是推算历史最大洪水流量(调查的1881年),想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算,但查包线可得1881年洪峰流量为18,000~23,000米~3/秒,相差5,000米~3/秒,这对洪峰流量频率计算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到西津溢洪道孔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绣江交口电站为例,通过综合利用正坡缓流水面线的基本特征、水动力数学模型以及电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等,确定不同流量时电站坝址处的天然水位,为山区河流小型水库在缺少天然资料时进行回水计算提供一个应用实例。交口电站回水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回水末端的主要因素是回水末端判别标准精度高低、来流流量大小,以及坝前水位高低等。回水末端判别精度越高或坝前水位越高,回水末端越趋向于上游;来流流量越大,回水末端越趋向于水库大坝。  相似文献   

8.
施工期施工断面水位预报可以利用施工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通过预报流量查询得到。但是在利用此方法时存在施工期施工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不易获得、施工对河道影响较大等问题,导致水位预报误差较大。本文针对以上两点提出了解决方法,采用水位系数法进行水位预报,在雅砻江流域各施工电站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兰溪水文站地处钱塘江中游,是衢江、金华江汇合后的控制站,也是富春江电站的入库站,距电站60km,流域集水面积18233km^2。由于受富春江电站尾水顶耗,及沿江河段的治理,使兰溪站水位流量关系发生了变化。通过大量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出了历年水位与流量综合关系曲线,对富春江洪水预报和调度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李桥水库水文站电站渠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确定流量测验方案,改进水文测验方式,优化人力资源,提供优质的水文测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