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南京地区典型年逐时气象参数,基于建筑墙体动态传热反应系数法,分析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负荷变化,研究在东、西向朝向和不同外窗类型的前提条件下,窗墙比0.20~0.70对全年建筑供暖、空调能耗及全年总耗电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东、西向均不适宜加大窗墙比,应在满足建筑室内采光的前提下,严格限制窗墙比.给出了在满足节能50%条件下东、西向窗墙比的取值.  相似文献   

2.
窗墙比对住宅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上海地区的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DeST软件对建筑全年的供暖、空调能耗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分析在不同朝向下,窗墙比对建筑全年供暖能耗、全年空调能耗以及全年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东(西)、北向窗墙比的加大会导致建筑全年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增加;在夏季采用外窗遮阳和有效夜间通风的条件下,南向窗墙比的加大有利于建筑全年供暖、空调总能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苏南地区住宅建筑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虎  冯小平  王悦 《建筑节能》2011,39(11):54-57
应用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BECS2008,对苏南地区一栋典型居住建筑的能耗随各向窗墙比不同的变化规律做了模拟分析.研究分析在不同朝向下,窗墙比对建筑全年供暖能耗、全年空调能耗以及全年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影响规律以及窗户的传热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窗墙比的增大将导致对总能耗的增加,其影响规律和敏感度与建筑朝向...  相似文献   

4.
熊国武 《门窗》2013,(10):44-46
住宅建筑窗墙比和遮阳直接关系着供暖空调总能源消耗量。不同朝向的窗墙比和遮阳所导致的总能耗也有所区别。本文重点结合某地区实际窗墙比和遮阳情况,就窗墙比和遮阳对住宅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省昆山市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采用De ST-c软件建立建筑模型,通过分析东、南、西、北向窗墙比从0.1~0.7对建筑供暖能耗、空调能耗及全年能耗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南向及西向窗墙比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较大,东向和北向窗墙比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夏热冬冷地区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侯余波  付祥钊 《建筑技术》2001,32(10):661-66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的全年空调耗冷量与窗墙比呈线性关系,但采暖耗热量与窗墙比的关系又与建筑所在地点有关。由于外墙朝南时的能耗最低,因此应在南向开窗,东西向不宜开窗。由于一定窗墙比范围内耗电量不变,所以可适当加大开窗面积。  相似文献   

7.
广州某典型办公楼垂直百叶遮阳的综合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热冬暖地区,降低窗和玻璃幕墙的外遮阳系数是降低空调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降低窗的外遮阳系数的同时也减少了对自然光的利用,从而增加了照明能耗.因此,需要对空调能耗和照明能耗进行权衡判断.本文对某办公楼的全年空调能耗和照明能耗进行了模拟,以建筑全年空调能耗和照明能耗的总和为控制指标,对建筑垂直外百叶遮阳结构(百叶出挑长度、百叶数和百叶倾角)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百叶出挑长度或增加百叶数,空调耗电量降低,照明耗电量增大,总能耗降低.但是,改变百叶偏角,空调和照明的总耗电量先是增大,而后减少,当百叶偏角为-15°时,总耗电量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詹翔  李文龙  胡铁军 《建筑技术》2012,43(6):554-556
以重庆地区的一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QUEST对建筑进行全年空调模拟。选取外墙传热系数、窗墙比、玻璃类型等影响建筑能耗的关键性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各个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玻璃类型对建筑全年影响最大,其次为窗墙比和外墙传热系数,据此得到了建筑总能耗最小的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9.
采用DeST能耗软件模拟了南京一典型居住建筑在24种围护结构参数组合及间歇空调运行模式下的建筑全年能耗,并建立了南京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的能耗回归模型.同时分析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及窗墙面积比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并提出了该地区居住建筑节能65%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窗墙比对居住建筑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德明 《建筑技术》2009,40(12):1099-1102
以居住建筑为对象,研究窗墙比对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夏季空调能耗影响程度最小的是北向窗墙比,南向窗墙比的影响程度最大;北向窗墙比对冬季采暖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且随着窗户保温性能的增强.这种影响将会更小,甚至有利于减小冬季采暖能耗;在模拟条件下,当南向窗墙比为0.3时,居住建筑全年总能耗最小。窗墙比对冬季采暖能耗的影响程度与窗的类型有关,对总能耗的影响程度与窗的类型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1.
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城市温升影响着建筑物的空调和采暖能耗。利用Dest—C软件对武汉某办公楼全年冷热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且得出:虽然热岛强度和空调能耗或采暖能耗影响呈线性关系,但是热岛强度对全年能耗的影响关系是呈抛物线趋势上升的。由此可以看出,办公楼全年能耗随着热岛强度的增加而以更大幅度的趋势增加。  相似文献   

12.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影响差异的逐时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福州为例,从当地逐时气象数据入手,分析了建筑空调负荷及供暖负荷的所有时刻对应的逐时太阳辐射,用特征温度法研究当遮阳系数减小时各时刻建筑的空调与供暖能耗及相对变化(节能率)情况。研究发现,由于冬季有太阳辐射各时刻的供暖能耗相对于无太阳辐射各时刻能耗比例很小,故遮阳措施对供暖总能耗的影响不显著,从而证明DOE-2关于冬季遮阳系数减小对供暖能耗影响的结论值得商榷;由于夏季有太阳辐射各时刻空调能耗远大于无太阳辐射各时刻空调能耗,故遮阳措施对空调总能耗及节能率的影响非常显著,DOP2软件与特征温度法的结果是正确的;通过对福州全年各时刻空调供暖能耗、建筑负荷及节能率进行解析,揭示了看起来很分散的各时刻能耗及节能率差异数据总体上遵循的某种共性规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暖空调总能耗是建筑运行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当今建筑节能减排主要控制的指标。建筑体形系数以及朝向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对建筑节能有着重要意义。以武汉地区居住建筑一典型板式住宅为例,采用能耗模拟软件PKPM,分析了在不同体形系数和建筑朝向下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能耗。研究表明,建筑体形系数和朝向对建筑能耗有较大的影响,并得出武汉地区板式居住建筑南偏东10°为最佳朝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EnergyPlus能耗模拟,探讨了围护结构性能提升和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这2条节能技术路径对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降低供暖空调全年能耗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围护结构性能提升的节能潜力较小,经济性较差;单纯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并不能保证降低建筑年耗冷量,应综合分析全年供热供冷能耗确定围护结构...  相似文献   

15.
窗墙比对居住建筑的冷热耗量指标及节能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高层公寓式居住建筑为对象,利用特征温度法研究了对建筑采取相同改进措施时窗墙面积比对建筑冷热耗量和能耗相对变化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当建筑体形系数不同时,窗墙面积比对全年空调与供暖冷热耗量指标以及采取相同节能措施建筑的全年空调与供暖节能量及节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天津市552个办公建筑进行了调研,获得了建筑概况、耗电量等基础数据,筛选确定了24个样本建筑。分析计算得出,样本建筑2010年单位面积年总耗电量为26.79~125.45kW.h/(m2.a),平均值为64.25kW.h/(m2.a);2010年供暖期单位供暖面积耗热量为0.21~0.37GJ/(m2.a),平均耗热量为0.27GJ/(m2.a)。调研结果表明,天津市办公建筑存在较多问题,建筑能耗较大,具有较大的建筑节能空间。  相似文献   

17.
用DOE-2程序分析建筑能耗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比我国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介绍了DOE—2能耗模拟程序的计算机理,并就同一建筑,用以上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了其冷热负荷和全年空调、供暖耗电量,验证了DOE—2程序用于分析我国建筑物能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刘倩  张旭 《建筑科学》2007,23(12):24-26,38
本文在对长江流域气候和住宅建筑能耗特点及嗣护结构保温隔热措施适应性的分析基础上,以上海某节能住宅小区内建筑为例,采用DeST软件对其典型住宅楼进行了能耗模拟,比较了不同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方式对采暖、空调及全年总能耗的节能率的影响,最终得到最适用于上海地区的围护结构节能措施,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建筑能耗宏观统计和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国际通行的能源平衡准则及重庆市能源平衡存在的问题.通过国际通行的能源平衡准则和重庆市能源统计的具体情况建立模型,将重庆市终端能源消耗结构按农业能耗、工业能耗、交通能耗、建筑运行能耗分类.计算了重庆市2003-2006年的建筑能耗.年均增长14.16%,2006年建筑能耗为445.2万t标煤,其中公共建筑占27.72%、城镇居住建筑占39.54%、农村建筑占32.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