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充分利用小米杂粮资源,有效提高在面制品中的添加量,增加挂面的花色品种,本文将膨化小米粉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对所得混合粉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糊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混合粉制作的挂面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膨化小米粉可有效改善面团的粉质、拉伸和糊化特性;适量添加可有效降低挂面的最佳蒸煮时间,增强挂面的弹性和硬度。在该实验条件下,综合分析混合粉的粉质、拉伸特性和糊化特性,并通过测试分析挂面的蒸煮特性、断裂强度、熟挂面的剪切力等,最终确定挤压膨化小米粉最佳添加量为6%,为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小米杂粮资源,有效提高在面制品中的添加量,增加挂面的花色品种,本文将膨化小米粉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对所得混合粉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糊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混合粉制作的挂面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膨化小米粉可有效改善面团的粉质、拉伸和糊化特性;适量添加可有效降低挂面的最佳蒸煮时间,增强挂面的弹性和硬度。在该实验条件下,综合分析混合粉的粉质、拉伸特性和糊化特性,并通过测试分析挂面的蒸煮特性、断裂强度、熟挂面的剪切力等,最终确定挤压膨化小米粉最佳添加量为6%,为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用干法和湿法两种磨粉工艺研究磨粉技术对大米粉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大米粉的色泽、粒径分布、破损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等性质,结合米粉的蛋白质二级结构、质构和感官评价,筛选出较好的制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与干法工艺相比,湿法制粉大米粉破损淀粉含量有所下降,低至8%以下; L*值升高, b*值降低;粒径减小,其范围在53.8~112.1μm之间。就米粉糊化特性而言,湿法工艺糊化温度相对较高,达到79.85℃,但衰减值和回生值有所降低。两种工艺条件对蛋白质二级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湿法工艺下β-转角含量高,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低,β-折叠含量相差不大。感官评价发现,采用湿法工艺生产的米粉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5.
将不同量的马铃薯全粉添加到大米粉中,研究了混合粉的理化特性、糊化特性以及质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溶解度、膨胀度、胶稠度呈现递增的趋势,且溶解度、膨胀度与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峰值黏度(PV)、谷值黏度(TV)、最终黏度(FV)、崩解值(BDV)、回生值(SBV)、糊化温度(PTm)随马铃薯全粉的添加呈递减趋势,且与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质构特性中的硬度、弹性、黏性、咀嚼性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回复性、内聚性变化不大,硬度、黏性及咀嚼性与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有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理化指标对大米粉胶凝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态流变仪考察了8种不同理化指标的大米粉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胶凝特性的变化,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米粉理化指标和凝胶特征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米粉体系而言,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膨润力是影响其胶凝特性的主要因素, 3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膨润力。米粉体系中蛋白质和脂类的含量等对米粉体系胶凝特性的影响不大,说明米粉体系的胶凝主要由米淀粉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RVA为研究手段,研究米糠膳食纤维对不同类别大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米糠膳食纤维添加量的增加,籼米粉、粳米粉、籼糯米粉的糊化温度增高,峰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减少;粳糯米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都是先减少后增大,分别最高下降20.2%、13.8%、26.4%和9.6%。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沙米的利用价值和大米粉条的食用品质,将沙米粉(0%、5%、15%、25%、35%、45%)应用于传统大米粉条的制作,系统考察沙米粉对大米粉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和热特性,以及对大米粉条坚实度、蒸煮品质和消化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25%及以上沙米粉可显著(P<0.05)提高混合粉中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的含量,质量分数为35%及以上沙米粉可显著(P<0.05)降低混合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沙米粉添加量≥15%时,随着沙米粉比例的增加,混合粉糊化峰值黏度显著(P<0.05)降低,所得粉条的蒸煮损失显著(P<0.05)升高,抗性淀粉含量显著(P<0.05)增大;凝胶黏弹性随着沙米粉添加量的增加不断增大;添加超过25%沙米粉降低了粉条截面紧密度和表面平整度;添加不超过15%沙米粉的粉条感官综合评分高于纯大米粉条。因此,沙米粉可以用于新型大米粉条的制作。  相似文献   

9.
多糖类食品添加剂对大米粉黏度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多糖类食品添加剂对大米粉RVA黏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粉的回生值随着HPMC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添加HPMC的大米粉样品与未添加的样品相比,大米粉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出现了增加;麦芽糊精能起到降低大米粉回生值和崩解值的作用,麦芽糊精对大米粉的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的影响不明显;随着瓜尔豆胶含量的逐渐增加,大米粉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都逐渐增加;添加卡拉胶与未添加卡拉胶的大米粉样品相比,峰值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均出现下降,而热浆黏度和峰值时间都出现了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质构、RVA、X-衍射和红外光谱为检测手段,分析不同加工精度(0%、3%、6%、9%)大米米粉糊化后的老化进程.结果表明,不同加工精度的米粉凝胶在4 ℃贮藏过程中,硬度、糊化温度、回复值、结晶度、红外(1047cm-1/1022cm-1)处吸光度比值均逐渐上升,粘度逐渐下降;贮藏前3d,各指标均变化较快,第7d后趋于平缓,表明前3d米粉糊迅速老化,第7d后老化基本完成.相同老化时间下,糙米米粉凝胶的加工精度与硬度、糊化温度、回复值、结晶度和红外吸光度比值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即加工精度越高,老化越快.  相似文献   

11.
《食品工业科技》2013,(02):160-162
以质构、RVA、X-衍射和红外光谱为检测手段,分析不同加工精度(0%、3%、6%、9%)大米米粉糊化后的老化进程。结果表明,不同加工精度的米粉凝胶在4℃贮藏过程中,硬度、糊化温度、回复值、结晶度、红外(1047cm-1/1022cm-1)处吸光度比值均逐渐上升,粘度逐渐下降;贮藏前3d,各指标均变化较快,第7d后趋于平缓,表明前3d米粉糊迅速老化,第7d后老化基本完成。相同老化时间下,糙米米粉凝胶的加工精度与硬度、糊化温度、回复值、结晶度和红外吸光度比值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即加工精度越高,老化越快。   相似文献   

12.
在大米粉中添加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不同添加量对大米粉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大米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降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及回生值变小,其中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6%时,变化最为明显,糊化温度升高,大米粉的糊化过程得到延缓;大米粉的稠度系数(K)降低,流体指数(n)增加,具有剪切稀化现象,且假塑性增强;质构特性中大米粉的硬度、黏性、弹性、咀嚼性均降低;热焓值(ΔH)降低,在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6%时,ΔH从2.28 J/g降低到1.39 J/g,降低幅度最大,表明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大米粉的回生有抑制作用;冷冻电子显微镜表明,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使大米粉结构均匀一致,孔洞变小。当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6%时,大米粉具有更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本研究为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在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R、RVA(快速粘度分析仪)、DSC(差式扫描量热仪)、TA(组织结构分析仪)等研究方法对普通小米和粘小米的糊化特性、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粘小米和普通小米具有相近的糊化温度,较高的粘度值和回生值,普通小米粉形成的凝胶也优于粘小米粉形成的凝胶.为以小米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开发与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直链淀粉、胶稠度、大米粉粒度、糊化特性及辅料对米粉品质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建立科学的米粉原辅料选用标准提供参考,同时对我国米粉加工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加工工艺对米粉凝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加工工艺对米粉凝胶品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粉坯含水量、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米粉凝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坯含水量55%,时间30min,温度20℃是形成米粉良好凝胶品质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小米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粉和11种小米粉为主要原料,将小米粉按照0%~35%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对混合粉面团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小米粉含量的增加,面团粉质特性指标中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吸水率、粉质质量指数总体有所下降,弱化度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白谷在面团粉质特性上优于其他品种,稳定时间一直高于6 min;拉伸特性指标中的拉伸面积、延伸度、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随小米粉比例的增加而下降,拉伸比例则增大。但随着醒面时间的延长,拉伸特性有所好转。而不同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储藏后大米的米粉黏度特性研究,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米粉的理化指标与黏度特征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室温和4℃低温储藏后米粉的异同,对米粉原料的选择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米粉的黏度的主要因素是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总淀粉含量、脂肪含量,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总淀粉含量、脂肪含量越高米粉峰值黏度越低,破损值越低,糊化温度越高,大米粉越不易糊化。室温储藏下的大米粉要比4℃下的容易糊化,室温下的大米粉蛋白质、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减少的相对较多,故而更易糊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碎米加工大米粉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谷加工中产生的碎米,经过精选、研磨、加工的大米粉,可开发出大米面条、发糕和具有独特风味的各种松软酥脆糕点等新产品。这对增加制米工业的经济效益,将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稻谷加工中产生的碎米,经过精选、研磨、加工的大米粉,可开发出大米面条、发糕和具有独特风味的各种松软酥脆糕点等新产品。这对增加制米工业的经济效益,将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粮食与油脂》2016,(1):25-27
为研究大米粉粒度对饺子皮品质的影响,将大米粉用标准筛筛分成40、60、80、100、120目五个等级,研究了不同粒度条件下大米粉原料糊化特性的变化以及粒度对饺子皮色泽、蒸煮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米粉粒度的减小,其糊化温度降低,饺子皮蒸煮吸水率和感官评分增加,最佳蒸煮时间和蒸煮损失率减小,粒度在100目左右时,大米饺子皮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