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交变电场对不锈钢钝性和钝化膜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交变电场对不锈钢自腐蚀电位、钝性和钝化膜性质的影响,概述了交变电场下钝化膜的生长机制。不锈钢载波钝化与彩色钝化的结果表明,控制在适当的参数条件下的交变电场对不锈钢钝化膜的综合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显示了该领域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交变电场下SS304不锈钢在2.5 mol/L硫酸 溶液中的表面成膜情况.运用电位阶跃研究了不锈钢在交变电场高电位、低电位下的电化学 反应;用AFM准现场地观察了不锈钢在交变电场下各个阶段的成膜状况;用XPS分析了膜层的 纵向组成结构.结果表明:交变电场下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生长机制不同于直流钝化.最后 分析了不锈钢在交变电场下的电化学反应和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3.
锡锌合金镀层钼酸盐钝化及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保佳  杨哲龙 《表面技术》1993,22(3):108-111
锡锌合金是良好的防护性镀层,典型的合金组成为含锌25%左右。本文采用钼酸盐钝化处理,可进一步提高合金的耐蚀性;用AES和XPS方法对钝化膜进行了分析,并对钝化膜的性质和耐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SUS36不锈钢阳极钝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恒电位极化、电位衰退、充电曲线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结合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SUS36不锈钢在H_2SO_4介质中在不同电位下形成的钝化膜的组成及其与耐蚀性的关系。在过钝化区形成的钝化膜,其耐蚀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不锈钢过钝化—二次钝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304不锈钢载波钝化膜在硼酸/硼砂溶液中的光电化学性质.通过测量钝化膜的光电流与入射光光子能量的关系和光电流与测量电位的关系,结合半导体理论.对载波钝化膜的半导体特性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载波钝化膜是一高度无序的非晶态半导体膜且具有P型半导体特性.膜层的光电流对测量电位的响应在一定范围内符合Poole-Frenkel效应,但在其它范围内则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过去,采用钼酸盐对电解锰材钝化防腐蚀的应用报道较少。将钼酸铵与2种配位剂组合对金属锰材进行钝化,在其表面形成了保护膜,以防止金属锰材在空气中被氧化。采用BX51型OLYMPUS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钝化膜表面的形貌;以硝酸-高锰酸钾溶液点滴,5%NaCl溶液浸泡进行腐蚀;以Tafel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表征了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钼酸盐钝化膜明显提高了电解锰材的自腐蚀电位和极化电阻,降低了其腐蚀电流密度,抑制了腐蚀过程;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钝化膜厚度增加,但会产生裂纹,进而影响膜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载波钝化电场条件对不锈钢着色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功波钝化法在硫酸溶液中获得了不锈钢的彩色钝处理,探讨了所载方波的参数对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载波钝化所载方波的各参数对着色膜厚度的影响都有一定的规律。运用极化曲线对方波各参数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以便提高着色工艺并为进一步研究着色机理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10.
钼酸盐对不锈钢孔蚀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孔蚀特征电位测试、微区电位扫描、XPS、电子探针与SEM等技术。评价了Na_2MoO_4、HEDP ZnSO_4及其复合缓蚀剂,在中性NaCl溶液中对AISI 321不锈钢孔蚀的引发与发展过程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Na_2MoO_4对孔蚀的引发与发展的两个阶段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HEDP ZnSO_4有明显的协同缓蚀效应。发现它的缓蚀作用与难溶的MoCl_3的生成有关,并使孔内外膜中的Cl~-含量显著增大。它提高了不稳定微蚀孔引发电位E_z。加大了孔蚀电位E_b与E_z的差值,减小了稳定蚀孔的电位峰值。  相似文献   

11.
不锈钢载波钝化膜的生长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EIS)、电量测定并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304不锈钢载波钝化膜的生长过程.研究了在交变电场下钝化膜层中微孔的产生及其对膜层生长的作用;并运用钝化膜生长过程中的电量时间响应和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分析对不锈钢载波钝化膜的生长机理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载波钝化膜具有很高的生长速度是由于交变电场对膜层的作用改变了膜层的生长方式,使之不同于直流钝化条件下钝化膜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结合电化学技术研究了交变电场对304型不锈钢电极表面的溶解和沉积的影响.通过对钝化膜层和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分析,研究了不同交变电场参数对电极中各金属元素的溶解和沉积.结果表明:电极电化学反应总量随着交变电场频率的升高而减少,随着占空比的增加出现峰值,随着高、低电位的绝对值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对交变电场下电极表面各元素的选择性溶解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液态金属汞,测量了304不锈钢不同电位下表面膜的电子导电性能,发现不锈钢表面膜的电子导电性能相当好,膜电子电阻很小这一与文献不同的实验结果,并浅析了不同电位区表面膜电子电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氢对不锈钢钝化膜破裂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纳米力学探针测量了316不锈钢电解抛光以及抛光后阳极钝化试佯的载荷-压入位移曲线,并研究了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旦表面存在氧化膜(电解抛光)或钝化膜(阳极钝化),在载荷-位移曲线上就会出现恒载荷平台;对氧化膜,平台载荷较小,对应膜的屈服;对钝化膜,平台载荷较大,对应膜的破裂.氢可降低钝化膜的平台载荷以及相同载荷下的压入位移,从而使得钝化膜的复合弹性模量Er和破裂应力σF都随试样中氢浓度Co的升高而下降,例如,Er(GPa)=100 82e^-0.01Co,σF(GPa)=1.59 2.93e^-0.010Co。  相似文献   

15.
The surface films on the Si-bearing stainless steels formed after soaking in the concentratednitric acid for 216 h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n electron energy spectrometer.Itcan he reached that Si builds up in the surface in the form of SiO_2.It plays a main part as apassivating element in the Si-bearing stainless steels in strong oxidizing medium,whereas Crdrops down to the second place.  相似文献   

16.
采用XPS和AES技术研究了F28低偏析奥氏体不锈钢在尿素合成介质中形成的钝化膜,并与化学成分类似的Sanicro28合金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钝化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降低磷、硫和硅等杂质元素的偏析,使钢抗腐蚀性能提高的原因在于增加了钝化膜的Cr2O3含量,改善了钝化膜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交流阻抗和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氢对310不锈钢钝化膜半导体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对310不锈钢钝化膜的半导体类型没有影响,均是n型,对未充氢的试样,随钝化电位的升高,钝化膜的施主浓度降低而平带电位则升高,氢能升高310不锈钢钝化膜的电容。施主浓度和平带电位,氢使310不锈钢钝化膜的光电流峰值升高、峰位后移,即氢降氏钝化膜的光学禁带宽度,这和氢使化膜中Cr的化合物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 Mott-Schottky图、Nyquist图及阳极极化曲线测定研究了硼酸-硼砂缓冲溶液中硫离子对不锈钢钝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增加不锈钢电极阻抗值增大,但硫离子加入后阻抗值快速降低;阳极极化曲线测定显示硫离子使不锈钢钝态电流增大;硫离子浓度的增加使不锈钢电极的Mott-Schottky图中体现p-型半导体(铬氧化物)性质的直线段发生较大变化,说明硫离子影响了钝化膜中铬氧化物的性质,使其耐蚀性能降低. 钝化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