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意象论     
建筑是一种意象艺术.建筑艺术的发展应是多向取意、多元意象重构与更生的过程。虽然传统建筑意象是现代建筑创作的依据之一,但须从其单一思路与模式体系中走出来,跨入新时代多元意象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
张莲芝 《山西建筑》2001,27(6):102-103
从建筑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将建筑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两种建构,并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品探析了现代建筑的审美心理建构;反过来,又从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探析了建筑作品创作的波动与发展趋势。还指出只有双重建构的完美结合才能体现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常青 《新建筑》1996,(2):18-20
概述了上海石泉金融大厦建筑设计方案的构思过程,简析了海派建筑形体与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空间形态影响我们感知和使用空间的方式,其所能产生的含义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打破传统的建筑空间形式,在建筑空间中建构出聚落意象。本文基于建筑实例的分析来解读这一新的空间形态,它是如何完成的,又是如何影响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认知以及在其中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以分析色彩对居住建筑意象的营造作用入手探讨居住建筑色彩的设计要素,并扼要介绍了我国居住建筑色彩的发展状况,指出居住建筑色彩意象的营造应从观察者主体与一动不动环境客体两方面进行考虑,意象创新是居住区色彩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建筑的意象     
将“意象”观引入建筑设计中,阐述了建筑设计“立意造象,以象尽意”的意象创作原则及其在建筑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此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古村落看作由古人创作而由后人接受的一种社会存在,那么就必然在主客体之间存在心灵交流的意象建构过程。城市在某种程度上是乡村的延伸,相对古村意象,城市意象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该文借鉴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在古人与后人作为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转换中试图探索古村落的意象建构过程,为古村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的建筑建构是指建筑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反映。本文以某景区的一小型建筑为例,分析了整个钢结构的建筑建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的建筑现象提出批评并指出建筑中建构感的缺失。构造的绝对性和权威性只是建筑界的一个神话,建筑学中的真实性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回到自身对物质世界的感知方式,寻求建筑学的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诗词歌赋与杭州城市意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静 《规划师》2004,20(2):91-93
作为中国化的组成部分,诗词歌赋有着重要的地位。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保存了当时的历史化信息,是记录历史的主要方式。中国的诗歌与建筑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诗歌学赋予建筑以灵性,建筑作为诗歌所要抒发的意境的载体而存在。滕王阁因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而闻名,“落霞与  相似文献   

13.
“意象性”思维环境下建筑作品创作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在东方文化圈特别是当今中国尤为突出。比照既往学者关于“意象”设计的观点,并对基于该思维方式的建筑设计现实进行分析,结合中外著名建筑设计案例,试图理清建筑意象之由来,分辨其与建筑象征、建筑仿生、建筑意境之间的区别。同时借用语言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三层次说法,探讨了建筑意象设计中的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要回顾西方建构文化和现代建筑装饰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新认知了建构语境下的建筑装饰的概念,明晰了建筑装饰的概念辩证是建构理论的中心问题,而建构语境下的建筑装饰是融于建筑建造逻辑的一类形式.  相似文献   

15.
建筑之美在于它不仅是建筑材料构筑的实用空间,更在于建筑创作中蕴涵了某种主题思想,即建筑意象。如悉尼歌剧院的"帆船"形态成为经典,"流水别墅"更是建筑史上的瑰宝。结合中国海盐博物馆设计,阐述建筑意象构思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6.
袁烽 《新建筑》2014,(1):46-49
从建筑学教学研究与实践入手,清晰呈现了对建筑本体、设计方法、设计工具和工作方式的探索,自主性建构提出了建筑的在地性、文化性和实施性,以及与数字建构、建筑几何和性能美学等设计方法进行的结合,它反映了对设计方法的批判性思考.这种思考不但给予了实践的动力,更是对未来建筑学更好融入社会生产体系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从江南水乡传统建筑的意象概念出发,体验美的意境,并分析传统美学思想是如何在锦溪古镇的建筑空间形态中外化出来,探寻古镇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18.
郭红 《山西建筑》2010,36(32):32-33
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着眼点,探讨了在建筑中存在的原型,并讨论了原型对建筑创作的影响,力图从新的视角来讨论建筑,从而有助于人们探索建筑设计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西部文化思潮的反顾以及对长(?)文化的巡礼,进而建构起当代西部建筑文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钟波涛 《华中建筑》2012,30(4):25-27
在信息社会,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对建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建构的出现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现象。该文指出,数字建构作为一种建筑设计方法和工具,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多重、复杂、多变条件下,追求个性化与高效率、高精确率的结合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从历史发展延续性的角度来看,数字建构在平衡理性与多元化上为当代建筑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数字建构将从内在思考方式、建筑的建造逻辑、智能控制等方面对当代建筑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