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从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模式出发,推导出一种考虑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的沉降计算方法以及桩土应力比公式,并讨论了参数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2.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桩-网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下部土体得到竖直向增强体——“桩”的加强从而形成桩.土复合地基加固区,而在该区上部得到水平向增强体——“网”的加强从而形成加筋-土复合地基加固区,并能使网-桩-土三者协同作用、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相似文献   

3.
代苗苗  唐云 《安徽建筑》2013,(5):112-114
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是利用桩土共同作用来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很好地利用了原有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并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总体承载力。文章利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4.
桩-网复合地基应力比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简述了桩 网复合地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网 桩 土”体系的共同作用下 ,基于网单元的受力平衡条件 ,推导出了路堤荷载下桩土应力比计算式 ;结合算例 ,对桩土应力比与桩间距 (置换率 )、上覆路堤荷载水平、工后沉降量、桩间天然土的承载力、网的刚度等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研究表明 ,本文桩土应力比计算式具有良好功能和合理性 ,可用于桩 网复合地基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5.
刚性桩复合地基应力及沉降规律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瑞芳  雷学文 《工业建筑》2004,34(11):49-53
通过ANSYS三维弹性有限元的数值分析 ,以CFG九桩复合地基为例 ,研究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复合地基中承台 -垫层 -桩 -土的共同作用特性 ,对群桩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规律、桩土应力比、沉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桩网复合地基的模型试验加固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形式的桩网复合地基加固软土的效果,设计了3组复合地基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第1组为PVC管材加固软土地基,第2组为桩承式复合地基,第3组为PVC管材与砂桩复合地基.在模型箱钢板内侧壁涂上黄油,并覆以塑料薄膜来减小边界效应;在PVC管材和土工编织网(格栅)上粘贴应变片,来测试PVC桩体应力及加筋拉力;在桩间土、砂...  相似文献   

7.
以模型试验为基础,对传统复合地基及变刚度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11组模型试验,对改变桩长的单桩、群桩复合地基及变刚度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进行了量测和记录,试验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荷载传递过程、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等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变桩长CFG桩复合地基受力更合理、造价低、更经济。  相似文献   

8.
基于温州典型软弱土地基上修建国家储备粮库的工程实践,结合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复合地基沉降常规方法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了加筋垫层对水泥搅拌桩地基沉降和桩土应力分担比的影响,分析了水泥搅拌桩联合加筋垫层加固软土地基性状。实践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大跨度粮库的地基沉降与不均匀沉降问题,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孙晋永  赵维  冯国杰 《山西建筑》2010,36(23):94-96
通过对不同桩体材料的复合地基及不同含水率地基土的复合地基竖向静载的模型试验,分析了在不同桩体刚度和不同地基土含水率的地基情况中,地基沉阵、桩土应力比及桩身应变的变化规律,对常规复合地基的适用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DJM桩复合地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国 《地基处理》2000,11(2):50-55
本文通过三个工程的DJM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分析,对DJM法加固珠江三角洲软土的效果、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载荷试验的可靠性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带帽桩复合地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带帽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以土力学和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合理假定,采用等沉面的思想,考虑复合桩体发生上、下刺入变形现象,推导出能够反映层状不均质地基和带帽桩复合地基空间三维沉降变形特征的复合桩土应力比隐式计算公式。通过工程算例,分析了桩体中心间距、桩长、桩帽尺寸、垫层变形模量、下卧层土体变形模量、桩帽间土体变形模量和静止侧压力系数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复合桩土应力比进行带帽桩复合地基按桩帽间土体沉降量控制优化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具有施工工艺简便、适应土体类型能力强及地基处理效果好等优势。研究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时,必须考虑桩土应力比的变化情况。本文在研究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基础上,以某多层住宅项目6号楼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钻芯取样和低应变检测获取数据,经数值模拟得到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基桩桩顶竖向应力变化曲线、桩间土竖向应力变化曲线及基桩和桩间土应力比变化曲线,从而分析桩土应力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京沪高速铁路CFG(Cement Fly-ash Gravel)桩筏复合地基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实测了桩顶、两桩中心、四桩中心处桩间土体的沉降值及路基面沉降值,深入分析了桩顶、两桩中心、四桩中心处桩间土体的沉降及路基面沉降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对CFG桩筏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沉降主要发生在加载期间,即沉降快速发展阶段,期间桩顶、桩间土沉降均占总沉降的60%左右;CFG桩加固区沉降约占相应总沉降的1/4,下卧层沉降约占3/4;路基面沉降曲线成锅形分布,路基中间沉降量较大,路基两侧较小;地基沉降—荷载—时间规律可分为3个阶段,即沉降快速发展阶段、沉降发展阶段和沉降基本稳定阶段;超载预压对于减少工后沉降是必要的,预压3个月后,地基沉降基本上趋于稳定,路堤的预压静置时间应不小于3个月。  相似文献   

14.
于庆磊  邓小涛  田海涛 《山西建筑》2007,33(25):117-118
对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现场堆载监测和载荷试验,并对两者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刚性荷载和半柔性荷载条件下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存在着差异,半柔性荷载条件下的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载荷板刚性荷载下的桩土应力比小,半柔性荷载条件下的复合地基,在沉降过程中,桩和桩间土的沉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磊  谢欣 《山西建筑》2007,33(34):297-298
结合高速客运专线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提出了沉降测量的重要性,详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的控制步骤,以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可为今后的路基沉降测量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刚性桩网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的重要指标。根据刚性桩网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特点,对其在路堤填土荷载作用下的桩土应力分担比进行研究。根据加筋垫层–桩–桩间土应力和位移连续条件,将加固区视为整体进行研究。结合加筋垫层的应力–应变特点,选用大挠度薄板理论模拟加筋垫层的受力和变形。考虑加筋垫层的真实边界条件,首先假定加筋垫层四角点简支其余位置自由并进行桩土应力比求解。在该假定基础之上,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影响,通过功能原理推导出真实情况下刚性桩网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采用室内足尺试验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并综合分析褥垫层模量、桩间距、土体基床系数和桩径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谭慧明  刘汉龙  张霆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489-1492
褥垫层是PCC桩复合地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了PCC桩复合地基褥垫层刚度、厚度对桩土应力比以及沉降量的影响,得出桩长方向桩土应力比的分布规律。刚度和厚度是影响褥垫层流动调节能力的主要因素,随其刚度的增加或厚度的减小,桩土应力比增大,沉降减小。从桩顶到桩底,桩土应力比先增大后减小,验证了桩侧负摩阻区的存在,并分析了褥垫层刚度、厚度对该桩土应力比分布以及负摩阻区范围等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崔婷 《福建建筑》2004,(3):49-51
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分别举例讨论了三种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最后,较为详细地提出了一种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解析算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3组CFG-PHC组合式长短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土应力比、应力分布、荷载分担比等性状。试验表明长桩的桩土应力比大于短桩;达到极限承载力后,短桩和长桩的应力比趋于稳定。在达到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桩间土承载力发挥最多,长桩次之,短桩最少。建议用发挥度组合法计算组合式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且长桩、短桩的承载力发挥度可分别取0.6~0.8、0.2~0.3,认为桩间土强度发挥度β可大于1,并建议取1.4~1.8。  相似文献   

20.
高铁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是一大难题,其中,动荷载影响的研究尚处于数值计算与试验阶段。依托沪宁城际铁路建设、运营监测数据,基于分离动、静荷载引起沉降的思路,通过静载作用沉降与实测运营沉降取差值,获取动载作用下的沉降测试值,分析了路基由动载引起的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动载引起的沉降对运营后实测沉降的贡献有限,并不是引起部分断面总体沉降偏大的主要原因;不同地质条件及路堤填筑高度对动载引起沉降的影响较小;动载引起沉降的速率在运营前期发展较快并达到最大,之后沉降速率减小,沉降趋于稳定,运营后的第4年累积沉降约为2~3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