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燃料乙醇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7,43(6):63-63
安永(Ernst & Young)在最新公布的2007年二季度“生物燃料国别吸引力指数”(Biofuels Country Attractiveness Indices)显示,因监管环境、支持机制,以及项目建设等因素的驱动,美国成为全球扩张最快的生物燃料市场。而由于缺乏足够的玉米用于燃料乙醇生产,使得中国在该评价体系中排名第11位。  相似文献   

3.
木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中粮集团木薯燃料乙醇项目的进程,重点介绍了木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和中粮木薯燃料乙醇装置技术特点。提出了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木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乙醇燃料产业及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绿金替代黑金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21世纪全球能源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能源政策正在进行调整。生物质能在逐步替代着矿物能,人类正在走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进行着新的能源革命。  相似文献   

5.
1 简介 乙醇生产在美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行业。美国用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已占美国燃料乙醇总量的90%左右。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统计,2004年约有12.6亿蒲式耳(3200万t)玉米(相当于美国当年玉米总产量的11%)被用于生产乙醇。从全球来看,生产乙醇的主要农作物是甘蔗。世界上大约61%的乙醇来自于糖类作物,其余主要来自于玉米。玉米之所以能作为乙醇生产的原料,关键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持续不断地增长,从1954年到2004年的50年间,玉米单产增长了4倍。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的统计,2004年美国玉米平均单产为160.4蒲式耳膜亩(671kg信),平均价格为每蒲式耳1.95美元。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迪  丁长河  李里特  洪丰 《酿酒》2006,33(5):56-58
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可得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用酸或酶将其水解成单糖,再进行发酵就可以生产燃料乙醇。对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预处理、水解产生可发酵单糖和乙醇发酵等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8.
浅谈燃料乙醇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汤士娟  付永涛 《酿酒》2002,29(5):85-87
简述了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它可减少环境的污染,被称为“清洁燃料”及它在国外的使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燃料乙醇的几种生产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玉米等粮食生产乙醇已经非常常见,利用秸秆生产车用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近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在燃料乙醇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发展燃料乙醇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已经成为国际上的共识.归纳了燃料乙醇生产原料选择方面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微生物直接转化、同步糖化发酵、糖化发酵二段法以及固定化细胞发酵等生物转化方式的主要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利用纤维质原料生产乙醇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开展同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历史,描述了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对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预测,并详细分析了木薯替代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优势及纤维素乙醇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对由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的融合子F10进行了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发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子F10对玉米秸秆水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的利用率远高于亲本D-12,发酵醪中乙醇浓度最高达到1.1%(v/v),明显高于双亲P-01(0.6%)和D-12(0.3%)。说明融合子F10可以用于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生产燃料乙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稻谷燃料乙醇技术发展较快,产量已达近百万吨。利用超贮稻谷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既可以消纳不断上涨的稻谷库存,有效控制陈化粮食流入粮食加工市场,也可扩大燃料乙醇产业的原料来源。该文深入分析了稻谷组成特性及现有超贮稻谷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特点,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我国超贮稻谷生产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木薯燃料乙醇生产过程能量综合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现有木薯燃料乙醇生产工艺,重点介绍了降低木薯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能耗的途径,并提出了木薯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能量综合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结合燃料乙醇规划的具体情况,从社会经济、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固体废物、土壤、生态影响、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等7个方面选取适当的指标,建立了燃料乙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和计算,指出了各指标的重要性。计算得出土壤、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水环境、大气环境所占权重值较高,分别为:0.342、0.281、0.233、0.134。表明燃料乙醇规划的实施对这4个方面有较大的影响,要着重加强对这几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红薯、木薯和马铃薯转化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论述了3种原料的生物学特性、种植情况及其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进展,比较了3种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参数,对当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展望了薯类乙醇发展的未来.对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超期储存小麦和水稻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辅料,以发利耐高温酒用干酵母为发酵菌株,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法,研究了小麦添加比例、淀粉酶种类、降黏酶种类及添加方式对于混合发酵的影响。通过测定液化和发酵醪液的相关指标,优化出适合小麦混合发酵的辅料。结果显示,当干物质含量为30%,超期储存小麦添加比例30%,液化阶段使用超强复配淀粉酶(0.26 kg/t粮),同步糖化发酵阶段使用糖化酶(0.68 kg/t粮)、酸性蛋白酶(0.035 kg/t粮),在32 ℃下发酵72 h酒精度可达12.37%vol;在拌料阶段添加蔚蓝木聚糖酶(0.3 kg/t粮),可使蒸馏残液滤速由4.8 mL/min提高至7.8 mL/min,清液干物由8.2%降低至5.7%,可有效减轻后期污水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18.
甜高梁秸秆固态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永胜  刘同军 《中国酿造》2008,(1):44-46,71
利用选育的耐酸耐高温酵母Q-10,采用甜高粱秸秆固态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当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34%、发酵起始pH4.0、糖化酶和纤维素酶用量分别为50U/g原料和20U/g原料、发酵周期4d时,乙醇产量达到6.5%(v/v)。小试试验乙醇产量达到6.4%(v/v),工业试验乙醇产量达到6.0%(v/v)。  相似文献   

19.
燃料乙醇脱水工艺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燃料乙醇的多种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精馏、膜分离和吸附。综述了精馏工艺中萃取精馏、溶盐精馏、加盐萃取精馏及共沸精馏的研究现状,展望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包括离子液体萃取和热泵共沸精馏。简述膜分离技术中渗透汽化和蒸汽渗透工艺,分析膜分离技术中最关键的膜性能研究进展。总结吸附工艺的优越性,分析分子筛吸附生产燃料乙醇,着重介绍新兴的生物质吸附法,探索燃料乙醇工业走向节能环保的绿色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