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宿州学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需求,立足于办学定位和建设条件,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教学与科研生产有机融合的"三个融合",实现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改革要紧密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以增强专业适应性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改革思路,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针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研究探讨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强化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改革的具体举措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广州化工》2021,49(8)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卓越人才培养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宿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需求,立足于办学定位和建设条件,构建"三个融合"、"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徐丽 《广东化工》2014,(8):178+182-178,182
鉴于目前广东药学院全院的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没有专业区别,我们以食品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改革为切入点,构建"一体化、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提高社会适应度;有利于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探索以石油化工设备与机械为特色,"过-装-控"相结合,构建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四年续贯式的"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搭建基于课程群的全新课程体系;构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注重学生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体化教学新模式。通过系列举措,为我校在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结合湖北省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现状,探讨了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的实施背景。然后从课程教学、校企合作及国际交流等方面阐述了材料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材料化学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邵伟 《广东化工》2014,41(20):142+144
针对材料学专业课程《生物高分子材料》的教学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创新型、创业型的"双创型"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8.
郭永明 《广州化工》2020,48(6):186-188
针对新形势下"双一流"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需要,分析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改革方法,这些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改善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创业型的"双创"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9.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感知社会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逐渐形成培训—项目申报—立项审核—实践开展—成果答辩—评价表彰—总结交流的"项目化运作"流程,社会实践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格,培养了学生科研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了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太原工业学院"大力推进特色鲜明和区域(行业)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发展目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提出了"服务山西、面向全国、突出特色(方向)"的专业培养模式与改革总体思路。为适应社会需要和体现学校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技能等。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定位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使学生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在新的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社会人才市场为导向,结合南昌工程学院办学定位与特色,优化构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核心课程、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工程应用与科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证明所培养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大部分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就业率高。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轨并行"模式着眼于复合型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为核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及实践的基础上,并行引入科研实践及素质培养环节,该环节贯穿整个4年本科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其他素质。同时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高职药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洁倩  梁盈军 《广东化工》2010,37(6):162-163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健康学院紧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主导,将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通过对药学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不断进行调整、改革,主要包括专业综合实训改革、实习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明了以"应用"为教育目的的地方应用型本科化学化工类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及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近三年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的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改革思路、实施方案和改革措施。实践表明,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不仅可以正确和科学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拓展创新能力。同时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加强生产实践,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型人才,而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11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沈阳化工大学基于"面向地方,服务辽宁,面向行业,服务全国"的发展战略所提出的顶层设计规划。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融入"113"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力求让学生成为既掌握化学工程与技术,又懂得能源化工特点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与核心,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现实需求。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丰富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特色大学,学校依托林业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并逐步走出了一条行业特色院校与社会深度融合、科学研究反哺"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协同作用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7.
雷燕 《广州化工》2013,(11):299-300
实验室是承担着学生教学、老师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而开放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一个具体的开放实验教学为例子,分析它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结合教学体会。希望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按专业工程认证要求,结合化工、材料等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以成果为导向,注重能力培育,为行业培养能够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卓越工程人才。对化工原理系列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机制改革、强化师资、增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行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本科同学所开设的《食品分析及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为了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满足食品行业质量检测和品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我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建立起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分析检验实践和社会交流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为成为应用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民办高校在实行"双一流"建设中,探索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质量人才。改革专业教育模式,提高社会适应性;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