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对来华留学生的物理化学的授课经验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引入互联网+新媒体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学科前沿研究问题的简介,期待在此基础上推动提升高校国际学生的教学质量,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大学教育也越来越国际化,来华完成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也不断增加。如何上好留学生的课,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高校国际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针对化工专业类的留学生教学,本文从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实验课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成绩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工科课程。针对来华留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化工原理课程全面开展在线的英文教育。通过在超星上对教学平台进行搭建,利用实践驱动和碎片化方式对教学内容和考核进行设计,最终建设成在线动态过程,从而及时掌握留学生学习情况,保证教学质量,为其他在线英文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安徽医科大学招收来华本科临床医学专业(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MBBS)国际学生已有近10多年的历史。如何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是高校面临的一大挑战。在《基础化学》课程中引入雨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云南化工》2016,(6):58-60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类专业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实际,针对实验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课程的教学模式、学生工程概念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初探,以求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专业课程的学习是提高留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化工热力学是化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授课的角度,结合化工热力学留学生教学实践,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估和课前准备4个方面对留学生的化工热力学理论教学进行探讨。努力提高对化学工程专业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实现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工科复合型人才是本科化工教育的重点。化工传递原理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修课,在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化工传递原理课程存在理论性强、抽象推理多、学科交叉广、实验及理论同步配套程度低等问题,为有的放矢地解决课程难题,提高教学质量和品质,教学团队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和创新;为重点突出以前沿科学研究为契机的学研结合新范式进行化工传递原理课程改革与实践,本文以水净化膜表面特性影响的动量分子传递过程为例,通过科学研究实验结合化工动量传递理论提升教学质量。将化工传递的科学研究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耦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产出导向的标准提升教学品质。这种新范式将有益于工科学生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能力的显著提升,为综合型本科化工类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作为学生和教师打开、使用最多的手机软件,如何利用微信中的公众号功能提升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了微信公众号教学平台的优势及在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教学的应用现状。同时本课程团队针对石油炼制工程课程设计制作了信息量大的高质量思维导图,在微信注册申请了“西油炼化”微信公众号作为石油炼制工程微教学平台,采用群发的功能向关注的用户推送信息量大的高质量思维导图,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分析了化工制药类专业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教学大纲修订、实验条件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完善考核方式、化工实验大赛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改革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改善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化工制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化工实训课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化工实训是高校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以菏泽学院的化工实训课程为例,在对化工实训课程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介绍的基础上,对提高化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材料物理化学本科留学生授课经验的基础上,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互动教学进行剖析、前沿课题进行介绍、课程体系进行总结,期望在此基础上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留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提升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有效渠道。根据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相关问卷调研数据,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情况进行了分析。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知认同程度较高、情感认同程度中等、实践认同程度较低,对其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有待加强。高职院校通过优化顶层设计、系统引入中华文化知识等加强“知华”教育,通过教育元素组合发力加强“爱华”教育,通过引导来华留学生自觉实践中华文化加强“友华”教育,从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结合我院《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化工类学科为例,在认真研读新的化工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四个方向对如何加强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一些看法。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并完善和加强,才能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本科毕业生。强化实践教育才是普通本科化工类教学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化工类专业化工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化工设计是化工类专业的必修课,已逐渐被各高等院校所重视。本文针对化工设计课程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工程性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了化工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实践证明,学生增强了对该课程的兴趣,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物理化学实验课在我院是独立设课的,它在化学或化工类专业本科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不断提高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是值得经常探讨的课题。 按照大纲规定的学时数,目前我院共开出十二个实验。学生完成这些实验后,可以在实验仪器的操作技术、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处理以及实  相似文献   

17.
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文章结合选修化学实验系列课程的留学生培养,分析了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依据,介绍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举措,包括选择合适的教材、建立分班机制、完善考核方法、改进教学方法。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杭祖圣  巴志新  初雅杰  谈玲华  王章忠 《广东化工》2010,37(11):184-185,193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大类专业中进行ISO体系内审员的培训,是材料大类专业学历学位与职业资格相结合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文章阐述了ISO9000和ISO14000体系对材料大类专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培训的实施方法。通过实践表明:引入ISO教育培训提高了材料大类专业学生的综合就业的竞争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新建本科院校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细祥  兰翠玲 《广东化工》2010,37(8):204-204,217
环境化学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污染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依据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结合环境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本专业群建设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人才培养体制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教学平台等建设,积极探索独立学院石油化工类专业群建设。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和实现将可为普通高校石油化工类专业群的培养和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