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军涛 《广州化工》2014,(5):182-184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教学中,课题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据食品化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教学内容、多元化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体系及反馈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努力构建"前沿、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达到了食品化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当前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副课,与专业教育相割裂,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文章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优质骨干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课程《食品营养与膳食设计》为研究对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主动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课堂讲授多样化这种多元教学模式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从课程设置、内容选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探究"五化三融合"教学模式,即推进课程设置一体化、课堂教学专题化、实践活动体系化、学生学习网络化、考核评价多元化"五化"工作和融合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合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融合职业素养教育"三融合"工作,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增强课程亲和力和学生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基于OBE理念改进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中实施“一标准双融合”教学模式,即以“金课”建设为标准,建设立体化、多层次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打造一流课程;根据课程体系与课程性质,实施“科教融合、赛教融合”模式,将学科研究热点与相关竞赛内容分阶段、有计划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提升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周永升  吴国勇  苏龙 《广州化工》2022,(21):246-249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学习和实际应用中有一定难度。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应由理论教学为主转向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本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学改革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下文简称“标准”)运用于食品添加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实践表明,通过“标准”串联教学目标,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环境保护导论的课程建设,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建立教学目标有思政、教学内容情景化、教学模式案例化、教学方法混合式、考试方法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并进行了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有机融合,实现"三全"育人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环境观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改进传统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构建和实施了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本文对这种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物理化学是理工科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具有公式多、逻辑性强、课程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将线下课堂与线上教学平台有机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以莆田学院的物理化学课程为例,基于超星平台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利用线下课堂和超星平台相结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
《化工制图》是一门具备较强实用性的技术基础课程,为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应用能力,分析了《化工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对《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基本技能培养、教学模式多元化、网络教学及教学与实践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洛阳理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为国家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本文以洛阳理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重要基础课程《材料工程基础》为引,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目标深入讨论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夯实基础,学以致用,融合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新时代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新型的教学模式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程的学习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农林院校林学、环境、生态、食品、材料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将中国大学MOOC、学银在线等优质线上课程资源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融合,两者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将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实验操作、课后指导、课程思政等深度融合,以实现"金课"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本科同学所开设的《食品分析及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为了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满足食品行业质量检测和品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我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建立起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分析检验实践和社会交流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为成为应用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时期,采用传统教学、网络APP教学及传统教学+网络APP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教学改革。探索不同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情况,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通过综合考试结果表明,传统教学+网络APP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效果更好,能更有效指导理论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4.
王博  李悦  朱晓丽  王晓柳 《广东化工》2022,(14):210-211+214
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凝练专业课程特色,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的内涵与重要性,并根据锂电应用型人才需求及行业特点,总结了本校从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项目驱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锂离子电池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基于OBE教学理念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涉及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文章以"腐蚀试验与监测"课程为例,围绕工程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改革设计,采用"问题导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教改实践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具有专业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食品添加剂为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OBE理念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从学情实际出发,从社会需求出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食品添加剂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以期为许昌学院的应用型课程建设提供经验,为探索"新工科"和"新农科"背景下食品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广州化工》2021,49(13)
针对"新工科"、"互联网+"建设背景下如何构建智慧课堂,提出一些设想和措施,并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相融合,通过智能、高效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互动教学,构建《工程制图》"云、网、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MOOC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与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职业教育纳入本科教学的背景下,在专业认证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驱动下,传统的以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的"药物制剂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分析了虚拟仿真教学手段的优点,通过梳理教学目的,重构课程内容,将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与常规实训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了一种"药物制剂实训"课程教学新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在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培养药物制剂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州化工》2021,49(17)
专创融合课程是将专业知识与创新教育相结合,是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玻璃深加工》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必要性,重点阐述了课程的建设内容与应用实践,提出了玻璃深加工课程专业知识与创新教育教学有效结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经过实践,专创融合课程基于OBE教学理念,采用"课前-课中-课后"分阶段的混合式教学,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将教师科研项目等成果融入课程,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为今后就业与考研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20.
冼远芳  宋晓峰 《广东化工》2012,39(7):223-224
药剂学课程以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可有效增强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