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涛  袁辉 《广州化工》2020,48(14):114-116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蜂蜜中氯霉素的残留量,依据GB/T 18932.19-2003建立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该方法不确定度的来源。通过对标准溶液及样品前处理过程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的分析、计算和合成,结果表明,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标准曲线拟合。经过最终合成评定,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的结果可表示为(2.79±0.28)μg/kg,k=2。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七氯残留量,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测量程序中不确定度的各项来源,包括标准品溶液配制、仪器测量重复性、样品处理和回收率等引入的不确定及其计算方法。七氯的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14,其检测结果可表示为(3.98±0.11)μg/kg。实验结果表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确立对鸡蛋中七氯检测和结果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马拉硫磷残留量,从样品称量、标准溶液配制等方面对测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蔬菜中马拉硫磷残留量为0.10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7 mg/kg。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残留的五氯苯酚,对整个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各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了评定与合成。当五氯苯酚的测定结果为0.105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8mg/kg,并给出了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广州化工》2021,49(3)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薯片中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的组成进行了评定和量化。根据数学模型计算了样品中钠的含量,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薯片中钠的含量为7.32 mg/g,扩展不确定度为0.44 mg/g(k=2)。结果表明,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重复测量和样品加标回收试验,其次是样品溶液中钠浓度的测定,其他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样品中溴氰菊酯残留量为7.24μ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388μg/kg(k=2)。同时,经过对标准品、样品处理、重复检测及加标回收等因素的分析,发现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回收率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崔胜红  姚春强 《广州化工》2022,50(7):105-10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大气降水样品中的钠元素,并依据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方法对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度来源如:标准溶液配制、校准曲线拟合、样品重复测定等各个环节进行探讨和评定,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最终给出降水样品的合成扩展不确定度,降水样品的钠的浓度表示为(3.934±0.550)mg/L,k=2,从而...  相似文献   

8.
《广州化工》2021,49(14)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氯膦酸二钠胶囊的含量。通过建立测量模型,分析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评定,计算氯膦酸二钠胶囊含量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得到氯膦酸二钠胶囊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0%,测量结果表示为101.1%±1.0%,k=2。研究表明天平称量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提示了如何降低不确定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该方法适用于评定氯膦酸二钠胶囊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依据NY/T 761.3-2004方法对残杀威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分析结果表明:残杀威残留量测定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3.62%.该测量过程所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样溶液配制、样品称量、样品稀释、样品溶液配制、标样溶液峰面积和样品溶液峰面积的测量,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74%、0.023%、0.73%、0.30%、2.05%、2.78%.  相似文献   

10.
根据GB/T 19649-2005对小麦粉中哌草丹残留量的测定的方法流程,依照不确定度的标准方法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来源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计算。其中合成不确定度为10.26%;总不确定度为20.52%;小麦粉中哌草丹残留量的测定结果平均值为0.25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5 mg/kg。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回收率、标准品纯度和标准曲线,本研究为控制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提供依据也为司法判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HPLC法测定流感疫苗中游离甲醛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通过分析测量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经统计学方法,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HPLC法测定流感疫苗中游离甲醛残留量和不确定度结果可表示为(8.04±0.24)μg/ml,k=2。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流感疫苗中游离甲醛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为测定游离甲醛残留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液质联用法测定牛奶中氯霉素残留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评定,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相对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得到了牛奶中氯霉素残留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评定结果表明,质联用法测定牛奶中氯霉素残留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360,不确定度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校准溶液配制和仪器定量校准引入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α-氯甲苯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并量化,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换算成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被测化妆品中α-氯甲苯质量分数含量为0.0575%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233%,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惠雅 《广州化工》2015,43(3):137-140
对《SN/T 1784-2006进出口化妆品中二噁烷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二噁烷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了该方法的定量数学模型,对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各种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建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浓海水中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并进行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重点分析了样品采集、标准溶液制备、校准曲线回归、前处理方法等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通过乘以95%概率下的扩展因子2,获得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杨涛  王建玲 《广州化工》2020,48(13):84-85,91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葡萄酒中铜的含量,依据GB 5009.13-2017、CNAS-GL006建立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以此分析该方法不确定度的来源。通过对标准溶液及样品前处理过程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的分析、计算和合成,结果表明,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标准曲线拟合。经过最终合成评定,葡萄酒中铜含量的结果可表示为(0.70±0.04)mg/L,k=2。  相似文献   

17.
依据标准检验方法《SN/T 1923-2007进出口食品中草甘膦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草甘膦残留量,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实验结果表明:当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则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0 mg/kg。样品均匀性和测试方法精密度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大,检测人员应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重点控制,以提高检测结果精确度。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苯甲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并对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了分析、量化和合成.结果表明: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样品处理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引起.  相似文献   

19.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样品中氯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分析得出,测量重复性、样品前处理、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拟合、连续流动分析仪测量重复性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当烟草样品中氯为0.80%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12%,k=2。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分析茶叶中邻苯基苯酚残留的不确定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的来源,计算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将不确定度合成,得到该分析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表明,由气相色谱-质谱仪引起的测量不确定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内标溶液所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称量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所占权重最小。通过分析发现,当邻苯基苯酚残留量为0.26 mg/kg时,该分析方法的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0.02 mg/kg(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