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韭籽粕提取物对韭菜籽油微胶囊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溶解性和流动性实验、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探究韭籽粕提取物对韭菜籽油微胶囊微观结构、包埋率、储存稳定性、溶解性及流动性等的影响;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探究韭菜籽油在消化道中的释放情况。结果 添加韭籽粕提取物的微胶囊颗粒形状规则,表面光滑、致密;韭籽粕提取物能把微胶囊的包埋率提升至93.272%,有效抑制微胶囊的氧化,提高微胶囊的溶解性和流动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添加韭籽粕提取物的微胶囊最大失重率有所下降,韭籽粕提取物对微胶囊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红外光谱结果证明了微胶囊化效果好,包埋成功;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中,添加韭籽粕提取物的微胶囊能更有效地释放韭菜籽油,提高了韭菜籽油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结论 本研究为韭菜籽油微胶囊产品开发、应用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茴香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慧  敬思群 《中国酿造》2012,31(8):112-116
采用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以光学形态和包埋率为考察指标研究茴香精油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pH值为3.4,明胶:阿拉伯胶1∶1,壁材总浓度1%,芯壁比1∶1,体系温度45℃,搅拌速度500r/min,包埋率为84.7%.微胶囊壁膜光滑,大小均一.  相似文献   

3.
复凝聚法制备葱油香精微胶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用复凝聚法制备葱油香精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分析了芯壁质量比、pH值、固化时间对微胶囊成囊效果的影响,制备葱油香精微胶囊的适宜工艺为:芯壁材质量比1∶2;pH值4.15;固化剂为谷氨酰胺转氨酶,用量为明胶质量的25%,固化时间12h。采用喷雾干燥法(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80℃,进料温度50℃)可以制备出葱油香精微胶囊粉状产品,产品的含水率为2.87%,包埋率为89.55%。  相似文献   

4.
试验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提取剂种类、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得率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超声提取韭菜籽油工艺中的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9mL/g,超声时间59m in和超声温度58℃。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2.41%,与理论计算值22.48%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韭菜籽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5.
首先优化出了微波提取韭菜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将微波提取和其它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波提取韭菜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99s、液料比9·8mL/g以及提取功率193W,在该提取条件下,韭菜籽油的得率为22·24%;与其它提取方法相比,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相似文献   

6.
复凝聚喷雾干燥法制备香精香料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壳聚糖、阿拉伯胶作为囊材,用复凝聚相法对香精香料进行包埋,分析囊材、心材的浓度和比例、pH值、温度、搅拌速度等对微胶囊成囊的影响,取各个参数的合理范围得到粒径在30~50μm,比较均一的微胶囊,再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粉剂,采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囊材心材比例为1.5∶1、进料温度为50℃、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110℃。  相似文献   

7.
首先优化出了微波提取韭菜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将微波提取和其它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波提取韭菜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99s、液料比9.8mL/g以及提取功率193W,在该提取条件下,韭菜籽油的得率为22.24%;与其它提取方法相比,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相似文献   

8.
以鱼油微胶囊的外型和包封率为指标,考察了海藻酸钠质量分数、CaCO3质量分数、壳聚糖质量分数、乳化剂Span-80质量分数、芯壁比、壁材比、乳化速率对微胶囊制备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得到了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5%、CaCO3质量分数8%、壳聚糖质量分数2.5%、乳化速率1000 r/min、乳化剂Span-80质量分数1%、芯壁比1∶4、壁材比1∶1,微胶囊包封率达到了90.73%±2.16%,微胶囊粒径为100μm左右,较均匀。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槐米芦丁在人体内的肠道吸收率,以槐米芦丁为芯材,明胶、羧甲基淀粉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槐米芦丁微胶囊.以成囊效果为参考,结合壁材的带电性质和体系浊度分析,考察壁材浓度和壁材质量比(明胶∶羧甲基淀粉)工艺参数对复凝聚反应的影响.以包埋率和产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分析复凝聚反应的芯壁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  相似文献   

10.
刘楠楠 《中国调味品》2012,37(9):110-113
文章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对葱油香精进行包埋,以微胶囊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影响包埋率的主要因素:壁材浓度、芯壁比和pH值。研究发现,复凝聚法制备葱油香精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壁材浓度为1.82%、芯壁比1∶1.87、pH 4.16。在此基础上,采用喷雾干燥法可以制备出葱油香精微胶囊白色粉状产品,微胶囊粒径大小较为均一,体积平均粒径为65.54μm。  相似文献   

11.
以沙棘籽油为芯材,采用CAS/MD、OSA/MD、WPI/GA/MD 3种壁材配方,通过喷雾干燥制备沙棘籽油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性质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化前后沙棘籽油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种配方的微胶囊产品均具有较低的含水量和较高的溶解性,其中以CAS/MD为壁材制备的沙棘籽油微胶囊包埋率最高,微胶囊粒径小,表面光滑,热稳定性良好,壁厚度均一,沙棘籽油在胶囊中分布均匀,喷雾干燥制备过程未对沙棘籽油中的功能性成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凯里红酸汤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酸汤微胶囊。以酸汤微胶囊的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酸汤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酸汤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复配质量比1∶1、红酸汤质量浓度14 mg/mL、壁材与芯材质量比4∶1、进风口温度174℃、进料流量6 mL/min。在此优化条件下,酸汤微胶囊包埋率可达70.1%,产品为粉红色粉末状,颗粒均匀、细腻,带有酸汤香味,具有很好的感官特性,对有机酸类物质和功能性物质的平均保留率分别为87.70%、68.40%,对氨基酸、维生素的保留率分别为72.80%、70.97%。凯里红酸汤微胶囊的研发为贵州酸汤产业的发展提供新途径,为满足酸汤多元化和快捷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凯里红酸汤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酸汤微胶囊。以酸汤微胶囊的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酸汤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酸汤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复配质量比1∶1、红酸汤质量浓度14 mg/mL、壁材与芯材质量比4∶1、进风口温度174℃、进料流量6 mL/min。在此优化条件下,酸汤微胶囊包埋率可达70.1%,产品为粉红色粉末状,颗粒均匀、细腻,带有酸汤香味,具有很好的感官特性,对有机酸类物质和功能性物质的平均保留率分别为87.70%、68.40%,对氨基酸、维生素的保留率分别为72.80%、70.97%。凯里红酸汤微胶囊的研发为贵州酸汤产业的发展提供新途径,为满足酸汤多元化和快捷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为壁材,元宝枫籽油为芯材,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乳化剂,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元宝枫籽油粉末油脂.在温度170℃的条件下,考察了壁芯比、复配壁材比例、壁材浓度对微胶囊化元宝枫籽油粉末油脂包埋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比为4∶1(g/g)、β-环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壁材配比为3∶...  相似文献   

15.
罗汉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角鲨烯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为防止有效成分的氧化,扩大罗汉果籽油的用途,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制备罗汉果籽油微胶囊。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二次多元模型,探讨了喷雾压力、进料速度、进风速度和进风温度对的罗汉果籽油微胶囊包埋率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喷雾压力0.30 MPa,进料速度4.16 mL/min,进风速度733.60 L/h,进风温度189.00℃,在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90.46%。  相似文献   

16.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茶籽油微胶囊粉末油脂,并对产品配方和啧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系统分析产品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表明,最佳配方为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阿拉伯胶质量比为1:1.5:1.5,芯材/壁材质量比为1:1.5,乳化液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0%;喷雾干燥加热温度为180℃,进料泵速25 r/m...  相似文献   

17.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山苍子油微胶囊,探讨不同壁材对乳液稳定性和山苍子油微胶囊表面形貌的影响,并优化山苍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以羟丙基-β-环糊精/阿拉伯胶(HP-β-CD/AG)为壁材制备的山苍子油微胶囊为颗粒大小均匀、流动性好的圆球形,其他壁材制备的山苍子油微胶囊出现凹陷、皱缩和聚集现象。制备山苍子油微胶囊的优化工艺条件为:W_(HP-β-CD/AG):W_(LCO)6.0,进料流量3.10mL/min,进风温度171.0℃,该条件下山苍子油包埋率为83.80%,包埋率与3个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喷雾干燥技术,研究制备条件对洋葱精油微胶囊化的影响,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对比喷雾干燥前后洋葱精油主要成分硫代亚磺酸酯含量的变化,并测定洋葱精油微胶囊的质量指标,对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分析;对微胶囊实施体外模拟试验,同时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精油的挥发率进行研究,分析微胶囊的释放效果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温度61 ℃、进风温度177 ℃、进料流量900 mL/h,该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2.06%,喷雾干燥之后洋葱精油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值与理论值相近;微胶囊的出粉率、含水率、密度、粒径及感官评分分别为22.34%、3.12%、0.79 g/cm3、15.3 μm和92,出粉率高,含水量低,品质较佳,在胃肠液中的控释效果较好,易于吸收且刺激性小,洋葱精油微胶囊的释放过程与Avrami’s方程拟合良好,随着温度的升高微胶囊释放速率常数上升,微胶囊应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奇亚籽油微胶囊的储藏稳定性及释放性质,通过监测奇亚籽油微胶囊在4、25、65℃下储藏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变化,对其进行氧化动力学研究及货架期预测;测定了不同温度和pH对其芯材释放率的影响,并采用Avrami′s公式分析微胶囊中芯材的释放率,考察微胶囊在储藏期间的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奇亚籽油经微胶囊化后,过氧化值上升速率降低,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方程;25℃储藏条件下,奇亚籽油的货架期为16 d,而微胶囊的货架期延长至101 d;且微胶囊在65℃储藏6 d后仍能保持较高α-亚麻酸含量(54.64%);高温、强酸、强碱环境会促进微胶囊中奇亚籽油的释放,其释放介于一级释放动力学和二级释放动力学之间。综上,微胶囊化可有效减缓奇亚籽油的氧化,提高奇亚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20.
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对丁香油进行包覆,通过喷雾干燥法得到干燥的微胶囊产物,研究pH、明胶和海藻酸钠质量比、芯壁质量比、壁材用量、搅拌转速对微胶囊形成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缓释性进行研究,采用红外、TG、SEM对优选实验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微胶囊化的丁香油挥发性明显降低,热稳定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