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汛期前后白洋淀主要污染物空间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白洋淀汛期前后主要污染物变化规律,对白洋淀10个采样点的水质进行了采集和分析。分析的指标包括氨氮(NH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5 d生化需氧量(BOD5)。汛前,NH3—N的平均浓度为0.09mg/L,变化范围为0.01~0.27 mg/L;TP的平均浓度为0.07 mg/L,变化范围为0.04~0.18 mg/L;COD的平均浓度为52.6 mg/L,变化范围为32.8~64.9 mg/L;BOD5的平均浓度为6.0 mg/L,变化范围为4.9~6.7mg/L。汛后,NH3—N的平均浓度为0.35 mg/L,变化范围为0.11~0.58 mg/L;TP的平均浓度为0.18 mg/L,变化范围为0.04~0.79 mg/L;COD的平均浓度为33.2 mg/L,变化范围为23.6~47.0 mg/L;BOD5的平均浓度为3.5 mg/L,变化范围为2.2~5.1mg/L。经过汛期降雨冲淋,淀内NH3—N和TP大幅升高,COD和BOD5小幅下降。采用Arc GIS进行空间分析,发现NH3—N和TP污染严重地区分布在淀内村落周边,由此推断汛后白洋淀内NH3—N和TP主要由淀区内面源污染物溶淋引发。为了保障汛后白洋淀水质安全,应采取升级淀内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北京市朝阳区水化学特征的形成机制,采集2007—2009年不同季节中共计144个地下水样品进行监测,应用相关分析法、水化学方法和离子比例法分析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差别较小。地下水阴离子中HCO3-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含量相对稳定,质量浓度均值在290~302 mg/L,而Cl-受环境影响质量浓度变化较大,变异系数在95.7%~132%,阳离子则以Na+、Ca2+为主,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53~72 mg/L和49~62 mg/L,且Na+质量浓度变化稍大。总体上朝阳区地下水TDS中等,均值为449.4 mg/L,与Cl-、SO24-、HCO3-、Ca2+和Mg2+的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NaCa为主,少数地段出现HCO3Cl-CaMg和HCO3SO4-NaCa。  相似文献   

3.
深圳水源水藻类去除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考察预O3、PAC、PAM和主O3投量对藻类去除的影响程度.中试结果表明,在深圳夏季高藻季节,当原水藻密度小于2×107个/L时,预O3、PAC、PAM和主O3投量分别为1 mg/L、1.5 mg/L、0.05 mg/L和2 mg/L可保障炭滤出水藻密度在105个/L(深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目标)范围内;当原水藻密度增加到2×107个/L以上(3.5×107个/L以下)时,可通过加大投药量,即预O3、PAC、PAM和主O3投量分别为1.8mg/L以上、2 mg/L、0.07 mg/L和2.5 mg/L,达到上述炭滤出水藻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Fe3+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小试研究了微量Fe3+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将浓度为3 mg/L,5 mg/L,10 mg/L,20 mg/L,30 mg/L,50 mg/L和80 mg/L的Fe3+分别投加到活性污泥系统中,反应4 h后测定系统出水COD、活性污泥的SVI、脱氢酶活性及其EPS组分.结果表明,Fe3+浓度小于50 mg/L时对活性污泥的脱氢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0 mg/L时促进作用最强;Fe3+浓度在80 mg/L以下均具有良好的絮凝作用,浓度在30 mg/L以下时絮凝作用最强.两种作用的共同结果影响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对活性污泥EPS组分的测定表明,Fe3+的絮凝作用对SVI的影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是净化含砷水体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填料是决定人工湿地除砷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填料如砾石、锰砂、沸石和陶粒的理化性质的测定,以及各种填料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了填料的除砷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填料均能在24 h内达到吸附平衡,一级动力学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其吸附过程;锰砂、陶粒、沸石和砾石最大吸附容量依次为36.62,25.39,11.96,7.04 mg/kg,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填料的等温吸附过程;在0.25~0.50 mm范围内,粒径对锰砂和陶粒吸附砷影响不显著;溶液中氨氮浓度在0.50~2.50 mg/L范围内几乎不影响填料对砷的吸附;当砷初始浓度低于0.4 mg/L时,磷酸盐在0.25~0.50 mg/L范围内对填料吸附砷的影响不显著;砷初始浓度高于0.4 mg/L时,随着磷酸盐浓度从0.25 mg/L增加至0.50 mg/L时,陶粒对砷的最大吸附量降低了2.57 mg/kg,对锰砂的吸附量降低了1.85 mg/kg。  相似文献   

6.
天津海河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海河干流重要断面、相应排污渠以及部分支流(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共29个监测断面的水样,对样品中的溶解性活性磷(SRP)、总溶解态磷(TDP)与总磷(TP)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海河干流各断面的TP质量浓度为0.4~3.5mg/L,已超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SRP质量浓度0.09~0.75 mg/L,TDP质量浓度0.24~1.42 mg/L;各排污渠(支流)TP质量浓度0.2~5.0 mg/L,SRP质量浓度0.01~3.63 mg/L,TDP质量浓度0.12~4.16 mg/L。排污渠(支流)多数断面的含磷量比相应干流的高。天津海河总磷以总溶解态磷为主要形态,这和海河悬浮颗粒物浓度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半导体制造先进制程的推进,废水中双氧水的浓度不断上升,造成了总排放口COD偏高。采用锰催化还原工艺处理高浓度含双氧水废水,工程实践表明:在进水双氧水浓度达到3 000mg/L以上时,将pH调至10.5~11.5,控制锰砂塔流速7~8m/s,反应3min,双氧水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总排放口COD由355mg/L降至150mg/L。  相似文献   

8.
采用废弃花生壳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Cr(Ⅵ)模拟水样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粒径为1.6~2.5 mm花生壳作吸附剂,用量为5.0 g,介质pH值为1.0,流量为3 mL/min,吸附后水样中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08%,Cr(Ⅵ)质量浓度为0.184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标准。对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Thomas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花生壳饱和吸附容量为9.4 mg/g。从动态吸附穿透曲线中可见,219 min时达到吸附穿透点,1312 min时达到吸附衰竭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冬季沁河(河南段)的水化学特征为沁河水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采集沿沁河及黄河9个断面样品并对样品的主要阴、阳离子和重金属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沁河的主要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沿水流方向沁河取样断面由上到下水化学类型由Ca2+-SO42-+HCO3-型转变为Ca2+-HCO3-型;钙离子占阳离子总量51%,碳酸氢根离子占阴离子总量51%。黄河的水化学离子组成与沁河有较大区别,主要体现在钠离子和氯化物。沁河各点处的硝酸盐含量基本一致,平均为15.34mg/L(以NO3-计);氨氮浓度沿沁河径流路径呈上升趋势,平均浓度为1.42 mg/L(以NH3-N计)。冬季沁河(河南段)的水化学类型主要受控于自然因素,沁河水体中的硝酸盐主要来自地下水,氨氮主要来源于人类排放的污废水。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升钟湖冬季氮和磷的内源静态释放风险及释放规律,于2018年冬季在升钟湖湖区设置了15个采样点,采集了各样点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水体常规理化指标及沉积物间隙水氮、磷含量,并进行了沉积物氮、磷室内模拟静态释放试验。结果表明:(1)升钟湖沉积物间隙水总氮(TN)含量在1.846~5.293 mg/L之间,氨氮(NH4+-N)是主要形态,含量在0.437~3.603 mg/L之间,硝态氮(NO3--N)次之,含量在0.545~1.452 mg/L之间,各形态氮、磷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2)升钟湖沉积物间隙水总磷(TP)含量在0.194~0.561 mg/L之间,其中溶解性正磷酸盐(PO43--P)含量在0.029~0.417 mg/L之间。(3)升钟湖在冬季存在氮和磷的内源静态释放,相对而言,磷的释放风险更大,释放规律更加明显,而氮的释放主要是通过硝态氮(NO3--N)的形式进行,基本不进行氨氮(NH...  相似文献   

11.
江苏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7500 m3/d,进水COD、BOD5、SS、NH3-N、TN、TP平均浓度分别为455 mg/L、70 mg/L、265 mg/L、33.1 mg/L、41.3 mg/L、3.4 mg/L.原工艺出水中除了TN及SS浓度仅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微藻培养成本,实现城市生活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补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a NO3、K2HPO4·3H2O、Mg SO4·7H2O、Fe Cl3·6H2O、Na2CO3营养盐情形下,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as)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废水中自身含有的磷、碳基本满足微藻正常的生长和油脂代谢,同时在低氮和高铁环境下更有利于微藻油脂的积累。此外,在补加Na NO3质量浓度2.25 g/L、K2HPO4·3H2O质量浓度40 mg/L、Mg SO4·7H2O质量浓度56.25 mg/L、Fe Cl3·6H2O质量浓度9 mg/L、Na2CO3质量浓度15 mg/L的条件下,斜生栅藻生长状况良好,生物量可达3.04 g/L,是废水原液条件下的2.8倍。利用城市生活废水来培养富油的微藻,可以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与微藻的低成本培养,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一级强化混凝工艺与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联用的优越性,并进行经济分析.指出混凝MBR组合工艺应用到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其出水COD质量浓度小于25mg/L,NH-3N质量浓度小于1.5mg/L,BOD5质量浓度小于10mg/L,浊度小于0.3NTU,SS质量浓度约为0mg/L,处理水回用于冲灰补水和循环水补水,还可以回用于厂区的绿化用水和道路冲洗水,而且运行费用低,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密云水库总氮浓度持续升高,通过对2020—2022年3年间总氮浓度的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了水质与水量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库区总氮浓度从2020年的1.31 mg/L到2021年的1.37 mg/L,再到2022年的1.98 mg/L,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从河流入库和大气沉降两方面研究核定了总氮输入总量。潮河3年的入库平均浓度为6.63 mg/L,白河3年的入库平均浓度为2.77 mg/L,潮河的入库总氮浓度显著高于白河;库区总氮干沉降主要以气态干沉降为主,占比69.1%。从鱼类总氮、水库放水以及水体自净等3个方面核算了总氮输出总量。鱼类总氮量年平均为56.59 t;水库放水总氮量年平均为1 012.98 t;微生物累计脱氮量年平均为1 956.72 t。研究结果为密云水库总氮防控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氯离子浓度与电流密度对电解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电解前后铜绿微囊藻液的光密度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变化,探究了氯离子(Cl-)浓度及电流密度对微电流电解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电流电解产生的活性氯在抑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对初始细胞密度5×105个/mL、体积100 mL的铜绿微囊藻液而言,当藻液中初始Cl-浓度为18 mg/L时,电解后藻细胞的生长受到了完全抑制;而对于无氯藻液,电解后藻细胞的生长未受明显影响。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电解时间为15 min,而藻液中的初始Cl-浓度在0~18 mg/L范围内时,电解抑藻效率会随着Cl-浓度的升高而逐步提高;并且当Cl-浓度≥12 mg/L时,电解后藻细胞彻底死亡,无法再恢复活性。当电解时间为15 min、藻液中初始Cl-浓度为18 mg/L,电流密度在0~20 mA/cm2范围内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电解抑藻效率也会提高。成果为深入研究微电流电解的持续抑藻机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东莞某5万m3/d污水处理厂为例,探究了提质增效后进水浓度对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单元、生物池、深度处理单元及污泥脱水系统的影响.结果 表明:提质增效后进水浓度变化对一级处理单元影响较小;当进水氨氮浓度由24.2 mg/L提高到32.1 mg/L(90%涵盖率),TN浓度由30 mg/L提高到39.9 mg/L(90%涵盖率),COD由258 mg/L提高到378 mg/L(90%涵盖率),BOD5由104 mg/L提高到185 mg/L(90%涵盖率),以多点进水多段AAO工艺为代表的生物池,对TN、COD、氨氮和BOD5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低DO、低污泥负荷没有引起污泥膨胀,污泥SVI平均值为100.5mL/g;当进水SS从192mg/L提高到205 mg/L(90%涵盖率),TP从4.52mg/L提高到5.17 mg/L(90%涵盖率),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工艺均能维持稳定的除磷和SS去除效果,出水TP和SS平均浓度为0.17mg/L和4.0 mg/L;低DO条件下,出水BOD5和氨氮等均达标,为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提供思路;因进水BOD5增加使剩余污泥量增加,导致污泥脱水系统产能相对不足,需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7.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MBR-RO)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中,MBR出水污染指数(SDI)在2.5~3.5之间,符合RO膜元件进水要求,且添加10mg/L阻垢剂后能有效控制RO膜的结垢问题。MBR-RO组合工艺的产水水质良好,其中常规水质指标COD_(Mn)浓度0.05mg/L、NH_4~+-N浓度0.15mg/L、NO_3~--N浓度2.82mg/L、NO_2~--N浓度0.7mg/L、TP浓度0.12mg/L,TOC浓度0.51mg/L,参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主要的73项指标分析,产水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BR-RO组合工艺生产直接饮用再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流溪河中下游地下水铁的分布特征,于2012—2018年分雨季和旱季采集了28个地下水监测井的392组地下水样品,分析了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铁的质量浓度为未检出~46.60mg/L,均值为0.68mg/L,超标率为21.17%,总体上低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平均水平。研究区下游地下水铁的质量浓度总体高于中游,深层地下水铁的质量浓度总体高于浅层地下水。研究区雨季地下水铁的质量浓度总体高于旱季,铁的质量浓度和超标率总体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年下降率分别为0.33mg/L和10%。  相似文献   

19.
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了水合氧化锆吸附剂的适宜的pH值、剂量效应、动力学性能、重复利用性能.试验表明,该吸附剂在pH值为2.0~4.0范围内时吸附性能较佳;原水氟化物含量为3.72 mg/L时,吸附剂添加量为0.5g/100mL即可将氟化物浓度降至1.0 mg/L以下.试验中调节原水pH值至3.0,控制柱内停留时间为3 min,连续进行了3个周期的吸附-脱附试验,证明水合氧化锆吸附剂具有良好的洗脱性能,可多次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室模拟,在室温25℃下,设定0、0.5、2、5、10、15mg/L6个不同的氮浓度,测定不同氮浓度下金鱼藻的株高、鲜重、存活率、相对生长量,从而研究盘龙江金鱼藻氮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氮浓度在0.5—5mg/L下,金鱼藻可正常生长,氮浓度在0.5mg/L时金鱼藻的鲜重最大,长势最好。当氮浓度达到10mg/L时,金鱼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黄脱落,在氮浓度超过15mg/L时,金鱼藻的叶片腐烂且植株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