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沥青四组分测定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的化学组成决定了沥青的使用性能,但是沥青部分物化性能的测定属条件试验,由于在具体试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条件进行,导致沥青的化学组成与其使用性能关联性较差.研究通过对比试验,考察了石油沥青组分测定过程中氧化铝的水含量、沉淀沥青质所用溶剂的用量以及冲洗剂的用类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油沥青组分测定法是条件试验,改变试验条件将会影响试验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模拟现场设计了不同动态条件下的3个成胶试验(即:搅拌条件下的流动成胶试验、循环流动条件下的成胶试验及不锈钢筛网串联流动成胶试验),考察低浓度铬交联聚合物体系在流动条件下的成胶性能。通过试验证实了低浓度铬交联聚合物体系在流动状态下和经过多孔介质可以成胶,成胶后的体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介绍了实验室缓垢评定试验法——磷酸钙沉积试验法.通过条件选择试验,选择确定了适宜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该方法能较方便地评选磷酸钙缓垢剂的缓垢效能及用量.  相似文献   

4.
三轴试验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三轴试验的优点及影响因素1 1 三轴试验优点三轴剪切试验与直剪试验相比具有很多优点。(1)首先在控制排水方面 ,三轴试验的排水条件是可以控制的 ,而直剪试验却不能。(2 )在剪切破裂面上 ,三轴试验是自然破坏 ,是最大主应力面破坏或是软弱面破坏。三轴试验的破坏条件和出现的破裂面这一应力组合的结果是符合库仑定律Гf=C δ·tg 这一准则的 ;而直剪试验的破坏面是人为的水平面 ,不真实。(3)在受力条件上 ,三轴试验是空间受力 ,这一受力条件更接近于土样的天然状态 ,更“真实” ;而直剪试验是单向受力 ,与土的实际状态有很大差别。但…  相似文献   

5.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FZG试验是用于评价齿轮油和齿轮脂的抗擦伤负荷能力的试验方法,标准条件为测齿轮油时转速为8.3m/s,温度为90℃,测定齿轮脂的条件则为转速2.76m/s。为使试验条件更能代表实际使用工况,转速改变为0.8m/s,润滑油的接触方式也由浸入改为滴加。本文用FZG试验研究了10种不同的润滑脂在标准的和自定的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合成强度高,水溶性好的脲醛树脂试验条件的影响规律,由优化试验,获得了合成脲醛树脂的最佳试验条件;在分子结构上引入憎水基-苯环后,显著提高了脲醛树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7.
润滑油抗微点蚀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PR试验机,建立了用于评价润滑油抗微点蚀性能的定量评价参数,并考察了试验条件。利用所确立的试验条件对不同黏度等级的基础油、不同规格的汽车传动液进行了区分性试验,结果表明:所确立的试验条件对不同油品表现出区分性,并且评价参数指标值在趋势上都具有一致性。此外,通过延长疲劳接触时间,对两种全配方风力发电主机齿轮箱用油进行了区分试验。  相似文献   

8.
国标及石化行标与交通部标沥青试验规程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道路沥青试验方法存在着国标/石化行标与交通部行业标准试验规程并存的情况。详细的比较了国标/石化行标与交通部行业标准试验规程的差异,对不同油源生产的15个沥青试样进行了国标/石化行标试验方法与交通部试验规程方法对沥青性能影响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12项试验方法在目的与适用范围、方法概要、试验原理、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诸方面没有什么差异,有些试验方法的试验条件有细小的不同,这些细小的不同试验条件对沥青试验结果无影响或影响较小。闪点试验方法所用的仪器不同,试验条件不同,因此试验结果差别较大,国标方法结果大于交通部试验规程结果。由于粘韧性试验的主要试验条件拉伸长度规定的不一致,所以试验结果差别较大,石化行标方法结果大于交通部试验规程结果。  相似文献   

9.
凝析油裂解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凝析油作为裂解原料 ,在毫秒炉装置上通过裂解温度、水油质量比条件试验及与石脑油和乙烷共裂解条件试验 ,得出一个较为适宜的裂解工况条件。工业试验表明 ,凝析油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裂解原料 ,在高温、低水油质量比裂解条件下 ,可以得到较高的乙烯收率、丙烯收率和三烯 (乙烯、丙烯、丁二烯 )总收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外现行管道规范的要求,石油化工管道在安装完成后一般要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有液压试验、气压试验、液压+气压结合试验等多种方式,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液压试验。但由于石油化工管道的介质特性、工况条件、材质规格、连接形式及布置方式千差万别,同时也受现场条件限制,部分管道进行液压试验存在一定困难,除此之外,采用气压试验危险性较大,相关标准规范对于气压试验也有相应的限制条件,故管道系统采用气压试验时可能存在不可实施性和局限性。因此,在制定管道压力试验方案时,既要考虑试验质量、管系安全及试验成本,也要考虑压力试验的可实施性。压力试验中的压力计算需同时考虑管道设计温度、管材属性、管道元件的承压能力等因素,避免因压力试验致使管道元件损伤。压力试验温度选择时应注意避免造成管道低温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将N2,O2,NO,SO2等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以模拟工业烟气。将此烟气与臭氧一同送入臭氧氧化塔进行反应,记录气体的流量、温度、反应时间等,将反应后的气体送入吸收塔用碱液进行吸收,同时将吸收塔底部的碱液用泵打循环,对吸收塔顶部排出的气体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反应前后的臭氧和NOx浓度变化来考察脱硝实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1~3 s、反应温度50~60℃下有较高的脱硝效率,但随着温度升高脱硝效率急剧下降;在反应时间4 s、反应温度50~90℃下,能达到90%的脱硝效率;在反应时间5s、反应温度50~90℃下,脱硝效率仅80%左右。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脱硝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反应温度50~100℃、反应时间是1~5s下,脱硝效率都比较高,但当反应温度超过100℃后脱硝效率快速下降。研究确认适宜的反应时间为4s。  相似文献   

12.
以十氢萘为溶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对塔河常渣正庚烷沥青质加氢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1 h以内,沥青质的转化率即可达到67%。反应时间由1 h延长到4 h,沥青质的转化率增加了28百分点,加氢残渣油收率降低了11百分点,焦炭产率增加了1.8百分点。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饱和分、芳香分和胶质的含量增加,硫和氮的脱除率随之增加,加氢残渣油中的沥青质含量则明显降低,沥青质中易于反应的组分也将减少。虽然沥青质的转化率增加有限,但焦炭和气体收率增加明显。故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沥青质的加氢转化反应时间以1~2 h为宜。  相似文献   

13.
张黎明 《油田化学》1993,10(3):250-252
报导了合成反应时间对无铬木质素降粘剂LGV特性粘度、吸附、水化、絮凝及降粘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硅钨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硅钨酸均相催化酯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反应的影响 ,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纯度的测定。在柠檬酸用量为 2 1 g,正丁醇为 55m L ,催化剂量为 0 .3 g,反应时间 2 .5h,反应温度 1 4 5℃的优化条件下 ,柠檬酸三丁酯收率为 98.3 %。  相似文献   

15.
在高压釜中进行俄罗斯M 100减压渣油热反应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减黏裂化和焦化反应产品分布及转化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减压渣油经氧化处理及SBS改性所制备沥青的性质。结果表明,减黏裂化宜采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而焦化反应则宜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及较短的反应时间;减压渣油在氧化温度为250℃、氧化时间为10 h、通入空气量为0.20 m3/(h.kg)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处理后,所得氧化渣油能够满足道路沥青中110#C等级沥青的性能要求;以该氧化沥青为基质沥青,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SBS改性剂后,所制备改性沥青符合SBS改性沥青中I-A类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甲基咪唑作为脱酸剂,对柴油中的酸性组分进行深度脱除。考察了脱酸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甲基咪唑)/V(柴油)=0.5、反应温度353 k、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柴油中酸的脱除率为97. 6%,同时可得到副产物甲基咪唑环烷酸离子液体。  相似文献   

17.
以甲醇与甲醛为原料,选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分别作为引发剂进行缩合反应,制得乙二醇。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与甲醛质量比、引发剂加入速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优化了合成线路,使过程简单可行,产率提高。同时对DTBP的合成进行改进,达到了降低成本.清洁生产的目的。确定了以DCP为引发剂合成乙二醇的最佳工艺条件:DCP用量2%,甲醇与甲醛质量比10:1,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3h。以DTBP为引发剂合成乙二醇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4h,甲醇与甲醛质量比8:1,DTBP用量2.5%,引发剂加入速度0.05ml/min,在此条件下产物中乙二醇含量可达9.65%。  相似文献   

18.
Aquathermolysis of conventional heavy oil with superheated stea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quathermolysis study of conventional heavy oil in superheated steam. A new high temperature autoclave was designed, where volume and pressure could be adjusted. Aquathermolysis was studied on two different conventional heavy oil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times and temperatur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quathermolysis does take place for conventional heavy oil. As reaction time increases, the oil viscosity reduces. However, the reaction will reach equilibrium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nd won't be sensitive to any further reaction time any more. Analysis shows that, while resin and asphaltenes decrease, saturated hydrocarbons and the H/C ratio increase after reaction. The main mechanism of aquathermolysis includes hydrogenization, desulfuration reaction of resin and asphaltenes, etc.  相似文献   

19.
环氧丙烯酸酯粉末涂料的合成及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基本原料,合成可紫外光固化的粉末涂料。讨论了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及光引发剂的种类、光照时间等对固化产物的影响。其合适的反应条件为: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的反应条件为甲苯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在110℃反应180 min。固化条件为:以TPO为引发剂,120 W/cm的紫外灯光照15 s。  相似文献   

20.
从 Walling 共聚速率方程出发,经数学变换、积分,首次得到该方程的瞬时单体组成与反应时间的显式表达式。文中结合表达单体瞬时组成与转化率之间定量关系的 Meyer 共聚物组成方程和共聚物平均组成方程,计算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反应过程中转化率和共聚物平均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文献实验值在较宽转化率范围内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