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工作研制了几种耐氯化氢腐蚀的镍基合金。当温度为500℃时,它们的腐蚀速率都低于0.5毫米/年。氯化氢对金属或合金的作用属于化学腐蚀。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或合金的耐蚀性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氯化物表面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二次铝灰中氮化铝导致的铝及其化合物浸出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钙化焙烧法处理二次铝灰。重点研究配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二次铝灰脱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化焙烧法可快速降低二次铝灰中氮化铝含量,可将二次铝灰中不利于浸出的氮化铝和氧化铝转变成易于浸出的12CaO·7Al2O3。最佳脱氮工艺参数条件:配料比为mCaO:m铝灰=0.4、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300min,在此条件下二次铝灰的脱氮率为85.25%。研究结果可为钙化焙烧法提高二次铝灰中铝及其化合物的浸出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熔体热历史对Al-Cu合金熔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包含几种不同性质微观不均匀区的Al-Cu合金熔体物理模型,认为合金熔体中同时存在着不可逆类固型原子团簇、可逆类固型原子团簇、可逆类液型原子团簇的不均匀现象.有效地解释了熔体热历史对Al-Cu合金熔体结构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及长期以来不易理解的熔体过热处理使熔体结构状态发生不可逆变化即熔体的粘滞系数η和溶质扩散系数DL出现滞后效应以及形核过冷度△T-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Al-Si共晶合金微粉宜采用坩埚式中频感应加热炉熔化.Al-Si共晶合金熔化时的熔化熵为16.05 J/mol*K,其体积变化与组元间合金元素Al-Si的体积变化不具有加和性.微粉压成块、炉內留有起熔体以及快速升温均有助于提高微粉熔化后的合金回收率.Al-Si共晶合金微粉在大气气氛下经熔化后凝固的合金,其氧含量升高、Si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Al-Si共晶合金微粉宜采用坩埚式中频感应加热炉熔化.Al-Si共晶合金熔化时的熔化熵为16.05 J/mol.K,其体积变化与组元间合金元素Al-Si的体积变化不具有加和性.微粉压成块、炉內留有起熔体以及快速升温均有助于提高微粉熔化后的合金回收率.Al-Si共晶合金微粉在大气气氛下经熔化后凝固的合金,其氧含量升高、Si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合金ZL114A为对象.在温度梯度、淬火时间和冷速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熔体结构变化及其对凝固组织的影响.DSC分析显示,合金熔体结构在700~1100℃之间发生一系列变化,据此选择5个超温处理温度Ts,测量经超温处理后试样中α-Al枝晶数量及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与浇铸温度720℃试样的凝固组织相比,经800,850,900,1080和1250℃超温处理后.α-Al和共晶组织α Si都得到细化与均匀化、α-Al枝晶间距及数量随熔体温度的升高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熔体的结构状态发生改变,是导致合金凝固组织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镍基合金为原料,高纯氮气为雾化气体,在合适的熔体温度、熔体漏速和雾化气体压力下,可制备出球形度好、氧含量0.014%、粒度约70μm的镍钎料粉末.以工业白油和聚合物为成膏体制备的镍焊膏,其焊接质量达到了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阶梯铸型、定量金相,电子显微技术,研究熔体过热处理、冷却速度对Al-Si过共晶合金铸件组织中初生硅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初生硅的大小和分布。过热温度越高,初生硅粒子越细小,分布越弥散。快冷有利于抑制初生硅的析出,而慢冷有利于粗大组织的恢复,但是随着过热温度的升高,初生硅对冷速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对Al-30%Si合金进行过热处理及高低温溶体混溶处理,观察分析其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过热度温度区间为200~500℃时,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初晶硅的平均尺寸略有减小,但形态依然为板片状和五瓣星状,而共晶硅的尺寸与形貌基本保持不变;高低温熔体混溶处理对合金组织的改善作用有限,在低温熔体温度为760℃时效果较好,初晶硅平均尺寸略有减小,五瓣星状的初晶硅基本消失,但共晶硅的尺寸与形貌未变.  相似文献   

10.
NiTi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温度直接影响并限制了其应用领域,为了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应用NiTi基合金,需要有效而准确的控制NiTi基合金的相变温度.研究表明,NiTi基合金中Ni元素的含量以及合金中所包含的夹杂相,如NiTi2、Ni3 Ti2、Ni4 Ti3等均会影响合金的相变温度.同时,向NiTi二元合金中添加第三...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铝合金熔体品质,改善铝合金铸轧板微观组织,运用ABB测氢仪、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等检测手段研究了熔体复合在线净化(旋转喷吹净化法+双层陶瓷过滤板过滤净化法)对双零铝箔用铸轧板除气去杂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对其物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熔体复合在线净化方法对铝合金熔体除...  相似文献   

12.
超声处理温度区间对镁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超声处理温度区间对AZ91D和AZ31B镁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探讨了功率超声细化镁合金凝固组织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镁熔体经超声处理后, 凝固组织均有显著细化, 其中超声连续处理对镁合金的细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电解铝液中固体冷料占比,获得稳定高品质铝合金熔体,以8079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ABB测氢仪检测了铸轧生产时不同固体冷料占比(0%、20%、30%、40%、60%、70%)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等分析手段对双零铝箔用铸轧板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电解铝液中未添加固体冷料时,铝合金熔体含氢量高,每100 g Al约为0.162 mL,铸轧板局部晶粒粗大,并且产生局部严重偏析现象,力学性能差;随着固体冷料占比增加,铝合金熔体含氢量逐渐降低,铸轧板偏析逐渐减弱,铸轧板晶粒尺寸减小,分布趋于更均匀,力学性能逐渐改善;当固体冷料占比为30%~70%时,铝合金熔体平均含氢量每100 g Al低于0.108 mL,铸轧板晶粒细小均匀,未发现明显偏析现象,其抗拉强度不低于128.3 MPa,断后伸长率不低于38.0%,铝合金铸轧板组织性能达到较佳匹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了718镍基合金热车削过程中刀尖圆半径对切削力、切削温度以及切削区域应力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取刀尖半径的三个值(0.4、0.8和1.2 mm)。在室温和加热条件下,使用商用有限元软件Deform分析了不同刀尖圆半径下的切削力、切身抗力、切削区域应力以及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面,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较高温度的加工条件下,随着刀尖圆半径的增大,切削力和切深抗力都增大,同时研究了切削温度、切屑厚度和切屑-刀具接触长度。为了验证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分析,并观察到它们之间的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半固态锻造A356铝合金轮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低温浇注A356铝合金的组织和二次加热组织转变规律及半固态锻造铝合金轮毂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35~ 655℃下浇注,可获得具有细小均匀、近球形晶粒的A356铝合金圆棒坯,圆棒坯在600℃下加热60 min,晶粒进一步球化;在750kN锻压力下可锻造成铝合金轮毂,经T6热处理后,轮毂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27.6MPa,228.3MPa和7.8%.表明,低温浇注法制备半固态坯料与半固态锻造工艺相结合,可生产出高性能的铝合金轮毂.  相似文献   

16.
变形高温合金GH4133B是一种镍铬基奥氏体合金,广泛用于燃气轮机等高温机械部件中,在高温下承担着较大机械振动力的作用,文章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33B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铣削镍基高温合金刀具耐用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铣削镍基高温合金刀具耐用度的实验,结合铣削镍基高温合金的刀具磨损形态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铣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合理的切削工艺参数,实例表明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影响等离子表面冶金熔池中合金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是电流和粉末体系中的合金元素.粘度对冶金层组织有着重要影响,熔体的粘度大,结晶形态以枝晶状固溶体为主;熔体的粘度小,冶金层组织以多种形状的化合物和基体为主.并提出了用粘度作为研制等离子表面冶金粉末体系的一个判据,来指导合金粉末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非洲某铜钴合金(红合金)为原料,采用电化学—高压氧浸联合处理工艺,研究了电解温度、电解液Cu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液杂质Fe含量、高压氧浸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工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温度55~60℃、Cu浓度30~35g/L、电流密度200~250A/m~2是较合适的电解处理铜钴合金工艺参数条件。采用高压氧浸出电解所产生的阳极泥,控制反应温度210℃较为合适。电化学—高压氧浸联合处理铜钴合金可实现Cu、Co有价金属回收率均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喷涂距离和氩气流量对MoSi_2 涂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oSi_2粉末为喷涂原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K403镍基合金表面制备了二硅化钼涂层,考察了不同喷涂距离和氩气流量对MoSi_2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喷涂距离的增加,涂层的相组成由富硅相向富钼相演变;氩气流量的增大可减少涂层中的富钼相,但若流量过大,则会降低涂层的致密性;采用喷涂功率为30 kW、喷涂距离为100 mm和氩气流量为50 L/min的喷涂工艺可制备出以MoSi_2为主相且致密性较高的涂层,明显提高了基体的高温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