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某染料生产废水水质特征,设计采用微电解-水解酸化-SBR-浅层气浮-砂滤-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3 00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COD_(Cr)、NH_3-N、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3.1%、76.9%、92.5%,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要求。介绍了工艺流程的设计及调试运行,给出了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湖北新冶钢东钢厂区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的概况、设计参数、工艺特点、运行状况及经济分析.为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根据原水水质对化学除油器+砂滤的钢铁废水传统处理工艺进行改良和优化.采用了具有污泥回流功能的化学除油器混凝系统及具有微絮凝功能的两级砂滤系统.实践表明:各工序出水满足设计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工程的投产实现了变...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突发污染及季节性水质问题,某汉江水源水厂在“混凝-沉淀-过滤”常规工艺后增加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文中对该厂活性炭池工艺的设计及运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各项检测分析表明,针对汉江水源水质,活性炭池采用气水反冲洗普通快滤池,停留时间为15.8 min、滤速为7.6 m/h、厚度为2.0 m的煤质压块破碎炭能取得较好运行效果。活性炭池在低藻和高藻不同水质时期可通过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藻类、氨氮、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消除臭和味,为水厂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该成果可为活性炭池运行管理及该地区其他水厂常规工艺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某化工企业对现有处理站进行扩建改造,介绍了扩建改造工艺的设计参数及主要构筑物。实践结果表明,化工中间体废水经过三效蒸发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预处理,以及EGSB、PACT生化处理后,出水水质均能达到排放要求,能够稳定达到新的接管标准。砂滤和活性炭吸附可作为备用的出水水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某油脂化工厂排放的达标废水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微絮凝.直接过滤、二级活性炭吸附、二氧化氯氧化消毒串连的深度处理工艺,并在小试基础上进行了油脂废水再生回用的工业化试验研究,处理规模为400m^3/d。各单元主要控制参数为:絮凝剂PAC质量浓度为20mg/L;纤维球滤罐滤速10-11m/h,活性炭吸附罐接触时间15-25min,  相似文献   

6.
采用"加药絮凝沉淀—微滤—特种纳滤—高盐膜—反渗透"工艺对某公司的有机胺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出水COD含量为2.6mg/L,总氮含量为0.8mg/L,总磷未检出,该结果达到辽宁省综合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整体工艺采用仪表监测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出水稳定达标,对内蒙古托克托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厂进行工艺改造,以"水解酸化-A/O-MBR-臭氧/生物活性炭-纳滤"为本改造工程的主体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滤池作为本工艺的最终保障。改造后对稳定运行的工艺出水进行连续检测,结果显示其水质可以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型臭氧-炭滤-消毒-砂滤组合净水工艺处理北江微污染原水,研究了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启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气水体积比为0.2:1,启动20 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79%左右,滤池挂膜成功;采用两段式气水混合反冲洗方式,反冲洗周期3~5 d,可有效控制水头损失,维持滤池稳定运行。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启动完成后,试验系统最终出水CODMn、氨氮、亚硝氮、浊度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相似文献   

9.
西北某炼油厂的炼油污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采用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加氯氧化-砂滤-活性炭吸附的工艺对炼油污水进行处理,并在运行过程中针对水质不稳等问题作了工艺整改,实践证明,该工艺处理出水COD<40 mg·l-1,氨氮<10 mg·l-1,可以达到本厂回用的标准需求.  相似文献   

10.
集成膜技术是由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和渗透蒸发法等单元操作中某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单元集成的优化组合.集成膜系统是应用集成膜技术开发出来的,应用在生产中的不同环节,是浓缩、大孔树脂吸附、活性炭吸附和冷却结晶等传统工艺的有效替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纳滤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分散式饮用水深度处理,能解决饮用水苦咸化,盐碱化或微污染等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规避的用水风险,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还能有效应对重金属等突发污染风险。但重金属污染易加重纳滤膜污染,需要增设预处理装置加以缓冲,实现纳滤装置的长久稳定运行。而天然沸石具有良好的筛分性能和吸附性能,能够有效缓冲重金属对纳滤装置的冲击。试验以重金属铜为例,证明水中铜离子会造成纳滤不可逆污染比例增加,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天然沸石对铜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静态吸附试验表明天然沸石对水中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3.03 mg/g,通过正交试验合理设计吸附预处理,能够有效为纳滤工艺提供安全进水,保证纳滤进水铜离子浓度低于10 mg/L。实践工艺中,吸附预处理能有效缓解纳滤膜不可逆污染,而且吸附-纳滤组合工艺对铜离子及部分其他重金属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雨水回用处理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不同方式的微絮凝过滤处理,结果表明:由轻质滤料组成的双重滤料与传统砂滤相比水力负荷高,工作周期长;采用轻质滤料与颗粒活性炭联用直接过滤也可收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生物稳定性较好;轻质滤料+砂滤工艺单位产水量综合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砂滤—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皮革涂饰废水,通过采取保温、升温,调整运行方式等措施实现了该处理工程的低温快速启动。运行实践表明,该工程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处理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中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水质要求。将处理出水回用于企业生产,达到了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目的,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废水再生为目的,针对羊绒印染废水的特点,本文提出采用絮凝-砂滤-纳滤集成膜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建造了一套处理40t/d印染废水的试验装置。经过实验室实验确定了絮凝剂A和助凝剂B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200mg/L和0.5mg/L。经过了6个月的连续试验,处理后的再生水的COD为30mg/L,而色度和浊度已检测不到,达到了再生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印染废水处理站的二级出水为原水,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式(砂滤、微絮凝、微絮凝直接过滤)对超滤膜性能及其去除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滤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造成膜的不可逆污染,微絮凝可缓解膜污染,微絮凝直接过滤对膜污染在微絮凝基础上有所改善;不同预处理方式均能保证出水浊度小于0.1NTU;微絮凝直接过滤预处理工艺对CODCr去除率接近70%,微絮凝直接过滤处理方法能有效缓解膜污染,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是较有优势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印染工业园区废水可生化性差、盐分高、氯离子浓度高的特点,采用预处理-水解-AO生化处理-芬顿高级氧化-中和脱气-絮凝沉淀-砂滤-消毒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可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介绍了废水的水质特征、处理工艺、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设计参数、工程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广东化工》2010,37(4):123-125
广东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喷胶棉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m3/d,污水分两部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处理水量各为500m3/d,即20.8m3/h。生活污水采用接触氧化—沉淀—砂滤工艺;生产废水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吸附—消毒工艺。从2007年5月运行以来出水一直稳定达到并高于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文章主要介绍该工程得工程概况,调试过程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PAC)的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PAC/MBR处理微污染地表水.中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稳定运行期间出水浊度、CODMMn和氨氮分别保证在0.3 NTU、1.9 mg·L-1和0.2 mg·L-1以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膜表面生物活性炭(BAC)滤层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出水通量呈阶梯式下降,防止了持续性的大幅度衰减.混合液中悬浮态PAC和生物活性炭能吸附大部分胞外聚合物(EPS),降低溶解态胞外聚合物含量,有利于减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19.
砂滤技术在水处理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砂滤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从级配、滤料种类、特殊水质等方面对影响过滤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论述。从除浊、除氨氮、除铁锰、除藻等方面详细的论述了砂滤技术的应用现状。对砂滤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从滤料改性、微絮凝过滤、生物强化过滤等方面总结了强化过滤的措施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退浆废水具有水量大,COD值高的特点,严重污染水环境。本文应用絮凝、微滤、纳滤、氧化集成基础处理退浆废水,探索了絮凝预处理对微滤COD截留率和流量的影响,研究了有机膜截留分子量与条件的影响,考察了酸化剂种类的影响。应用添加量为3 vol.%聚硅酸硫酸铝,选择孔径为0.2μm陶瓷微滤膜,然后采用DK纳滤膜处理,最后采用硫酸酸化的二氧化氯氧化法处理纳滤渗透液,将退浆废水的COD值从21560 mg/L降低到了76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